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46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财政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病菌
  • 7篇玉米
  • 6篇玉米大斑病
  • 6篇玉米大斑病菌
  • 6篇斑病
  • 6篇大斑病
  • 6篇大斑病菌
  • 5篇保健
  • 5篇保健功
  • 5篇保健功效
  • 4篇漆酶
  • 4篇霉病
  • 4篇灰霉病
  • 4篇活性
  • 4篇番茄
  • 4篇番茄灰霉病
  • 3篇代谢
  • 3篇药食
  • 3篇药食同源
  • 3篇基因

机构

  • 2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9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河北博嘉农业...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经济管理...
  • 1篇保定市教育科...

作者

  • 40篇刘宁
  • 18篇胡景辉
  • 17篇雷雅坤
  • 17篇孙丽敏
  • 10篇董金皋
  • 9篇曹志艳
  • 8篇李树仁
  • 4篇贾慧
  • 3篇刘书静
  • 3篇李社增
  • 3篇鹿秀云
  • 3篇马平
  • 3篇郭庆港
  • 2篇冯涛
  • 2篇李宝庆
  • 2篇曹爽
  • 2篇李芝
  • 2篇马双新
  • 2篇王彦恩
  • 1篇刘敏

传媒

  • 12篇华北农学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化学教育
  • 1篇化学试剂
  • 1篇科研管理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微生物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Φnsted酸催化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参与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被引量:1
2009年
以Hantzsch酯为氢源,采用Brφnsted酸作有机催化剂催化C=C、C=N、C=O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得到较高的产率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简要评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王彦恩刘敏刘宁唐然肖张英群马晶军王春曹爽
关键词:BRΦNSTED酸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揭示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六大生态类型区1994—2014年种植结构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胡景辉孙丽敏雷雅坤刘宁
玉米大斑病菌漆酶基因Stlac2结构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漆酶基因Stlac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其蛋白功能,探究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对Stlac2表达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以便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CBI查询获得玉米大斑病菌EOA90070(Stlac2)基因的全序列,通过Clustal X与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brB(PMAA_082060)基因、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br2(AFUA_2G17530)基因、构巢曲菌(Aspergillus nidulans)YA(AN6635)基因等漆酶家族基因进行蛋白序列比对,查看Stlac2中的铜离子结合位点,利用在线软件SOPMA和ProtParam对其二级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检测,通过SWISS-MODEL对Stlac2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预测,采用SAVES对三维结构进行评价。通过对ABTS的氧化试验确定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对玉米大斑病菌漆酶产量的影响;利用RT-qPCR方法分析小分子物质对Stlac2表达规律的影响;采用原核表达系统,以pET-30a表达载体为框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将表达蛋白纯化,以ABTS为底物,420 nm下检测漆酶活性。【结果】Stlac2具有典型的Cu离子结合位点,与漆酶典型的Cu离子结构域相似。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分别为18.59%、25.63%、11.91%和43.86%,分子量为61.64 k D,等电点为5.00,平均疏水性为-0.37,表明其为亲水蛋白。当在PDA中添加0.01 g·L^(-1)香草醛、4-羟基苯甲醛、丁香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酸和香兰素时,玉米大斑病菌胞外漆酶的产量为香草酸>香兰素>4-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酸>丁香醛>对照。而在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存在时,玉米大斑病菌Stlac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约为对照的5—8倍。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在67 k D处成功诱导表达出一条特异性蛋白条带,大量表达纯化后,漆酶活性为(40.7±0.3
马双新刘宁贾慧戴冬青许苗苗曹志艳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生物信息学分析RT-QPCR原核表达
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对尿酸代谢调控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特点,其发展为降尿酸药物减毒增效及辅助治疗高尿酸食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基于嘌呤代谢和尿酸产生途径,概述了高尿酸血症化学合成药物治疗情况,对植源性天然产物提取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造现状进行梳理;从抑制尿素合成、促进尿酸排泄、肾保护作用及减轻炎症等方面分析了典型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调节尿酸代谢途径;最后对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宋向飞雷雅坤刘宁胡景辉孙丽敏李树仁
关键词:药食同源尿酸代谢皂苷类多糖类多酚类
药食同源花叶类植物对高尿酸血症的功效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枢纽。药食同源指既有食用功能,也有药用功能。花叶类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饮用方便、药性温和的特点,在调控机体代谢方面疗效显著。基于药食同源原料目录、相关药典及Patsnap、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适合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食用的低嘌呤特色花叶类植物,并对其主要功能成分和功效进行了论述。旨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饮食提供参考,引导人们健康饮食,有助于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宋向飞雷雅坤刘宁胡景辉孙丽敏李树仁
关键词:高尿酸银杏叶紫苏菊苣绞股蓝
具有抗菌活性的水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筛选被引量:6
2018年
从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树皮、叶片中分离筛选得到了17株形态各不相同的内生真菌,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筛选得到了1株对以上4种病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命名为SS-17。通过对SS-17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及ITS分子鉴定,初步鉴定为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
张垚白金峰徐凯莉刘宁
关键词:HU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BAB-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1
2009年
菌株BAB-1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和API50CHB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确定菌株BAB-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采用16种培养基对菌株BAB-1进行了发酵培养,结果表明,3号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菌体生长和抑菌物质的产生。进一步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rpm,初始pH7.24,接种量3%,装样量为70mL/250mL时菌体生产量最高,菌量达到1.63×109cfu/mL;而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rpm,初始pH7.24,接种量2%,装样量为100mL/250mL时最适合抑菌物质的产生,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1cm。
刘宁郭庆港安海李社增鹿秀云马平董金皋
关键词:灰霉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优化
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BAB-1菌株鉴定及发酵培养基筛选
灰霉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普遍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重要病害,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特别是北方保护地番茄生产的快速发展,并已呈现日趋加剧之势。茄科蔬菜以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害最重。番茄灰霉病作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减产2...
刘宁李社增鹿秀云李宝庆郭庆港马平
文献传递
炭载Pd-Fe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活性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用NH4Cl作配位剂的配位还原法来制备的Pd-Fe/C催化剂,发现由于NH4Cl能与Pd形成配合物,使Pd Cl2的还原电位负移,与Fe Cl3的还原电位接近,从而在低温下制备得到了高合金化程度的Pd-Fe/C催化剂。XPS表征结果表明:Pd与Fe形成合金后,Pd的电荷密度的减少,增加了Pd0的含量。因此,得到的Pd-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比用相同方法制得的Pd/C催化剂高,而且该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没有电催化活性。
王彦恩曹爽刘书静冯涛刘宁唐亚文陆天虹
关键词:催化剂氧还原
具有辅助降解纤维素功能的大斑刚毛座腔菌糖苷水解酶GH61的鉴定、异源表达及功能分析
2023年
糖苷水解酶61家族(GH61)属于一类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的纤维素降解酶类,既具有微弱的纤维素内切酶活性,也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纤维素晶体结构促进纤维素酶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在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对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的GH61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及荧光定量PCR验证,筛选出受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底物诱导表达的GH61家族基因StGH61-11。将StGH61-11进行重组表达,使用2,6-二甲氧基苯酚氧化反应测定其酶活力并优化诱导条件,表征其酶学性质并检测其对纤维素酶水解木质纤维素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S.turcica基因组中存在21个GH61家族基因,且S.turcica在玉米秸秆的诱导下滤纸酶活明显增加,对其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在以玉米秸秆为碳源时GH61家族基因中有11个基因的表达量增加。将其中StGH61-1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最佳诱导条件为25℃、1 mmol/L IPTG诱导9 h,此时获得的蛋白比活力可达到(54.08±1.67)U/g。重组蛋白StGH61-11的最佳催化条件为温度50℃、pH 5,在最佳催化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活性,协同度最高可达2.5,糖化率最高可达46.5%。
马玉倩孙东辉岳浩峰辛佳瑜刘宁曹志艳
关键词:协同降解异源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