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0例报道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30例ABP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经内镜(1~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鼻胆管引流(ENBD)等治疗。结果内镜治疗后22例(73.3%)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患者3~5d体温恢复正常;8例(26.7%)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平均住院18.7d,3例死亡(10.0%)。内镜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口少量出血,经简单治疗止血,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较,症状体征缓解、血常规、淀粉酶、血生化恢复正常及住院的时间更短,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ABP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 于澜姚欣敏胡先典刘展江山红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
-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6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抗炎抑酶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1~3d内)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或鼻胆管引流等治疗。结果经内镜治疗后32例(50.79%)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5d缓解;31例(49.21%)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平均住院18.7d。3例死亡(4.76%)。内镜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口少量出血,经简单治疗止血外,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较,症状体征缓解、血常规、淀粉酶、血生化正常及住院时间更短,病死率更低。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等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 于澜姚欣敏胡先典刘展江山红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
- 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比较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同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腔镜组)36例和行传统开放直肠癌手术38例(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人安全有效,符合微创手术切口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的优点及肿瘤根治原则。
- 李云涛刘雁军侯康夏乡江山红古建辉李世红任海亮刘展
- 关键词:老年直肠癌手术腹腔镜
- 老年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的手术情况比较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内侧入路和开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情况。方法 56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腔镜组及开腹组,分别行腹腔镜内侧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组)及传统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内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结肠癌患者安全有效,符合肿瘤根治原则,手术切口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
- 李云涛刘展侯康夏乡江山红何欢古建辉李世红罗丹任海亮刘雁军
- 关键词:老年结肠癌腹腔镜
- 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术与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比较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术与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对腋臭的治疗效果,探讨切口瘢痕增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136例腋臭患者分为负压联合搔刮组(n=63,采用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术治疗)及皮下修剪组73例(n=73,采用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拆线时间、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血肿、皮下积液、异味残留、伤口感染)。结果 皮下修剪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负压联合搔刮组,术后第1天的疼痛VAS评分高于负压联合搔刮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拆线时间均长于负压联合搔刮组,术后6月活力、躯体角色、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的SF-36评分高于负压联合搔刮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负压联合搔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瘢痕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腋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术对腋臭的治疗效果优于负压抽吸联合搔刮术,前者切口瘢痕增生不明显,可降低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何一丹江山红向滨陈见吴飞
- 关键词:负压抽吸搔刮腋臭
- 腹腔镜分期对进展期胃癌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镜分期对进展期胃癌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4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分期。结果腹腔镜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1.7%,术前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2.5%。腹腔镜分期显著优于临床分期P〈0.05。在24例术前临床分期均未发现腹膜转移的患者中,腹腔镜探查发现有腹膜转移(P1~P3)者7例,腹腔镜对腹膜转移的评估显著优于临床分期P〈0.05。12.5%(3/24)的患者在腹腔镜分期后治疗方案发生了变化。3例广泛腹腔种植转移的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能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估计治疗结果与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 李云涛杨枫刘展侯康夏乡江山红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胃癌外科手术
-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对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笔者医院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儿2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132例患儿为缝合器组,采用传统包皮手术132例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及治疗费用,记录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缝合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器组术后出血发生率高于传统组,术后水肿和感染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器组满意度评价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患儿包皮过长和包茎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出血少、疼痛较轻等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虽存在治疗费用高的特点,但可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美观度,满意度评价较理想。
- 何一丹江山红向滨陈见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包茎疗效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前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同期30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腔镜组)和28例传统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出血量(47.1±45.8)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90.3±50.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3±7.9)h小于开腹组的(63.2±16.1)h,术后住院时间(7.1±1.2)d短于开腹组的(12.5±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符合微创手术切口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的优点及肿瘤根治原则。
- 李云涛侯康刘展夏乡刘雁军江山红何欢古建辉任海亮
- 关键词: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外科手术结肠癌
- 腹腔镜胃癌分期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胃癌分期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4例胃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结果:腹腔镜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2.9%,术前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4.3%。腹腔镜分期显著优于临床分期P<0.05。在14例术前临床分期均未发现腹膜转移的病例中,腹腔镜探查发现有腹膜转移(P1-P3)者4例,腹腔镜对腹膜转移的评估显著优于临床分期P<0.05。结论:腹腔镜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的一种补充,能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有助于手术决策制定及估计治疗结果与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 李云涛杨枫刘展侯康夏乡江山红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胃癌外科手术
-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期RFA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2月至2006年7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对22例结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期RFA治疗肝转移癌,术后通过增强CT检查评价消融灶固化效果。采用X^2检验分析疗效。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8例肝转移癌为多发,16例有合并症。对31个肝转移癌进行RFA治疗,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5)d,无手术死亡。5例因消融不完全进行重复RFA,4例消融灶复发(2例重复RFA);6例死亡(2例死于消融灶复发)。消融灶复发率为18%(4/22),病死率为27%(6/22)。肝转移癌直径/〉2.0cm者RFA后消融灶复发率高于直径〈2.0cm者(X^2=5.867,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期RFA治疗肝转移癌,为多发性肝转移癌、合并基础疾病、高龄、手术耐受差和肿瘤切除困难的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
- 杨枫刘展李云涛侯康江山红夏乡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癌腹腔镜检查导管消融术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