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全
-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骨缺损数字化骨水泥修补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颅骨缺损数字化骨水泥修补的效果。方法15例患者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及选用EH复合型骨水泥材料修补颅骨缺损(骨水泥组),26例患者运用钛合金材料修补颅骨缺损(钛网组)。测量术后CT片修补片中心位点至中线的距离,并与健侧对比,判断修补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骨水泥组颅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相比钛网组,并发症少(P<0.01),无外形缺陷。结论数字化EH复合型骨水泥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
- 夏海全李祖晟姜昊荣孙宝利
- 关键词:骨粘合剂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
-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7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4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脑脊液漏,手术次数超过2次,手术时间超过3h,白蛋白<25g/L,GCS评分低于8分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需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方案。
- 姜昊荣顾天一夏海全
- 关键词:颅脑外伤
- 小骨窗开颅术与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与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A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B组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3.7%(41/49),明显高于B组的65.3%(3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远期良好率为55.1%(27/49),明显高于B组的26.5%(1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颅骨钻孔引流术。
- 夏海全姜昊荣顾天一杨其国
- 关键词: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颅骨钻孔引流术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 2007年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uo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常提示预后不良.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挫裂伤、脑出血、脑肿胀引起颅内压升高,下丘脑及脑干损伤,更易引起多器官功能紊乱、衰竭.本文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GCS≤8)进行研究,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提高对MODS的治疗水平.……
- 李祖晟丁惠雯姜昊荣夏海全潘云萍钟勇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重型颅脑损伤颅脑外伤
-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8年2月-2012年2月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气管切开术患者210例,分析年龄、吸烟史、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GCS评分、卧床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吸痰、留置胃管、使用呼吸机)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 210例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56例,感染率为26.7%;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在年龄≥50岁者为35.1%,显著高于<50岁者的17.2%;有吸烟史者为41.6%,显著高于无吸烟史者的15.7%;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37.3%,显著高于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21.7%;有合并症者为36.9%,显著高于无合并症者的22.1%;GCS评分<7分者42.9%,显著高于≥7分者的18.6%;卧床时间≥10d者为32.1%,显著高于<10d者的17.1%;气管切开时间≥5d者35.3%,显著高于<5d者的20.8%;有吸痰者为36.8%,显著高于无吸痰者的18.3%;有侵入性操作者肺部感染率为32.3%,显著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的9.2%;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昏迷程度、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及吸烟史是颅内血肿术后患者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 夏海全孙杰姜昊荣顾天一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肺部感染
- 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护理被引量:8
- 2008年
- 总结11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做好分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卓亚娟张芬芳夏海全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可调压式分流管护理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微创脑外科血肿清除术;对照组60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治疗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2周后血肿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开颅术,两者安全性相当,值得推广。
- 顾天一姜昊荣夏海全
- 关键词:脑外科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微创手术
- 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11例脑积水患者采用可调压分流管进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后颅内压、脑室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术后3~6个月全部随访,按照Salmon标准评定脑积水分流术疗效:基本恢复正常(3级)6例(54.5%),明显好转(2级)3例(27.2%),轻度改变(生活自理,1级)2例(18.1%)。没有无变化(0级)、恶化(-1级)及2个月内手术死亡(-2级)病例。所有病例未出现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低颅压综合征、感染、出血和死亡。结论:应用可调压分流管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措施。
- 夏海全李祖晟姜昊荣
- 关键词:脑积水可调压式分流管
-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重症脑外伤运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效果。方法:从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脑损伤病例136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68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验组:68例,实施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统计组间术后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GOS评分,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比率为66.17%,轻度残疾比率为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5%及11.76%,且实验组患者中度残疾比率4.4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11%,脑死亡及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较为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尝试在临床上应用。
- 顾天一姜昊荣夏海全
- 关键词:颅脑外伤并发症
-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在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高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高龄脑出血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0例,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脏器功能支持、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白蛋白10g,2次,d,在加用白蛋白后静脉推注呋塞米20mg,连续应用10d。对两组患者人院时及治疗7、14d后的动脉血乳酸、静脉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治疗第14天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7、14d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2.56±0.63)、(1.98±0.65)mmol/L,均高于观察组的(1.91±0.70)、(1.28±0.6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7、14d后静脉血清CRP水平分别为(120.02±40.65)、(48.75±30.11)mg/L,均高于观察组的(60.52±30.83)、(13.45±6.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14天的病死率为22.73%(25/110),高于观察组的13.33%(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可减轻高龄脑出血患者的炎性反应,降低病死率,疗效与安全性显著,有望成为高龄脑出血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
- 姜昊荣顾天一夏海全
- 关键词:脑出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白蛋白类呋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