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利
- 作品数:226 被引量:1,30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新时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被引量:1
- 2018年
-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有效途径,理应率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大民众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确认新时期职业教育供给侧面临着投资结构、治理结构、师资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等八项重点改革任务,建议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 李欣旖闫志利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津、冀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技术被引量:2
- 2000年
- 韩丽萍闫志利赵成民孙瑞芳
- 关键词: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技术
- 河北沿海地区旅游农业发展优势、类型及对策研究
- 2014年
- 河北沿海地区是2011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基于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建设国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目标,分析该区域旅游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具体类型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河北沿海地区旅游农业快速发展的应对策略。
- 林瑞敏闫志利
- 关键词:旅游农业
- 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理论基础与推进措施被引量:4
- 2015年
- 职业教育合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在阐释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共同市场、整合职教资源、建立职教集团、完善就业服务等推进措施。
- 王伟哲闫志利
- 关键词:京津冀职业教育
- 河南省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 2017年
- 高职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为最终目的,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相关知识技能,还要具有优良的职业态度和综合素养。根据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目标,以河南省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实施及其考评情况,发现存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过于简洁、与专业课程分离、与学生实习脱节、忽视地方传统文化、考评主体与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需采取细化通识教育目标,强化专业课程渗透,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丰富通识课程内容,优化通识课程考评等对策。
- 曾姗闫志利
-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 职业院校经费绩效评价:域外模式与我国实践被引量:2
- 2020年
- 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职业院校经费绩效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了分层监控、协同治理、内外结合等多种评价模式.相对而言,我国职业院校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教育评估、财务评价、绩效管理、制度构建等"四期叠加"阶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的要求,需要借鉴域外经验,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化、评价模型适用化、评价内容标准化、评价过程规范化,进而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职业院校经费绩效管理体系.
- 韩佩冉辛夏夏闫志利
- 关键词:职业教育绩效评价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应分析与风险防范被引量:4
- 2014年
- 根据各地实践经验,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就其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慎重选择合作企业,探索多种订单类型,做好人才质量评估,不断加强学校建设,完善校企合作规制"等风险防范措施。
- 蔡云凤魏慧敏闫志利
- 关键词:订单式
- 京津冀职业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同一时空下的共生共荣系统,二者密切联系、互为依赖。本文在阐释京津冀职业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三地职业教育服务的现实差异情况,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 王伟哲闫志利
- 关键词:京津冀职业教育均等化
- 河北省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性别差异及对策被引量:3
- 2015年
- 为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以河北省为样本,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职业农民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选择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实施职业农民培训,需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性别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并通过优化培训环境、强化培训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 邵会婷张冬梅闫志利
- 关键词:职业农民性别
- 我国中职毕业生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使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分析了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确认存在着市场需求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的矛盾,其原因在于:中职教育初中生源逐年减少,社会吸引力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严重,中职学校软硬件建设乏力,教育与教学改革进展迟缓。满足人力资源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应积极拓展中职学校招生渠道,推进中高职衔接和普职沟通,降低人力资源市场分割效应,加强中职学校软硬件建设,构建中职学校运营市场机制。
- 宋晓欣闫志利
-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