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俊义

作品数:255 被引量:2,224H指数:2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4篇期刊文章
  • 13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3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9篇胡麻
  • 54篇小麦
  • 39篇旱地
  • 38篇春小麦
  • 33篇栽培
  • 30篇干物质
  • 24篇土壤
  • 23篇玉米
  • 22篇水分
  • 22篇籽粒
  • 16篇油菜
  • 16篇施肥
  • 16篇干旱
  • 15篇干物质积累
  • 14篇亚麻
  • 14篇籽粒产量
  • 14篇利用效率
  • 12篇油用
  • 12篇油用亚麻
  • 11篇性状

机构

  • 238篇甘肃农业大学
  • 34篇甘肃省农业科...
  • 17篇会宁县农业技...
  • 15篇河北科技师范...
  • 13篇中国气象局兰...
  • 12篇迁西县林业局
  • 9篇会宁县农牧局
  • 7篇兰州大学
  • 6篇张家口市农业...
  • 5篇榆中县农业技...
  • 5篇甘肃省农业工...
  • 4篇西南大学
  • 4篇定西地区旱农...
  • 4篇甘肃省农牧厅
  • 2篇甘肃省社会科...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甘肃省农垦农...

作者

  • 255篇牛俊义
  • 61篇高玉红
  • 40篇吴兵
  • 27篇谢亚萍
  • 27篇闫志利
  • 25篇刘宏胜
  • 20篇方子森
  • 19篇王鹤龄
  • 17篇张金文
  • 16篇郭丽琢
  • 13篇崔政军
  • 12篇刘建华
  • 11篇张中凯
  • 11篇崔红艳
  • 10篇赵利
  • 10篇李玥
  • 9篇高珍妮
  • 8篇党占海
  • 8篇李映
  • 7篇姜寒玉

传媒

  • 3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9篇干旱地区农业...
  • 17篇中国生态农业...
  • 17篇甘肃农业科技
  • 17篇草业学报
  • 12篇核农学报
  • 9篇中国油料作物...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河北果树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河北农业科学
  • 4篇草原与草坪
  • 4篇土壤与作物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河北林业科技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4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20篇2015
  • 18篇2014
  • 11篇2013
  • 22篇2012
  • 11篇2011
  • 14篇2010
  • 14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2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肥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2014年
以不施肥(T1)和施用化肥(T2)为对照,比较了农家肥(T3)、胡麻油渣(T4)、肉蛋白生物有机肥(T5)、绿能瑞奇精制有机肥(T6)、金阜丰土壤调理剂(T7)、优质豆粕生物有机肥(T8)、黑珍珠生物有机肥(T9)、爸爱我生物有机肥(T10)、HA有机肥(T11)和益撒803生物有机菌肥(T12)等不同有机肥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可明显加快胡麻前期的生长速度;有机肥促进胡麻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现蕾期以后干物质日积累量明显增加,盛花-青果期达到高峰值,日积累量达333.51 mg·株-1·d-1,比T1显著增加20.80%。施用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T4、T8比T2处理分别显著增产9.92%、10.38%。胡麻产量与有效分茎数和单株有效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和0.82。施用有机肥处理的胡麻籽粒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T8处理的亚麻酸含量比T2处理的显著增加了3.78%。
崔红艳许维成孙毓民牛俊义方子森郭丽琢
关键词:有机肥胡麻
水氮耦合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与胡麻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为明确水氮耦合效应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胡麻耗水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当地的灌水量和施肥量,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轮选2号(V1)、定压22号(V2)2个胡麻品种为主区,3个灌水量0(W1)、1 200(W2)和1 800 m^3·hm^(-2)(W3)为副区,3个氮肥梯度0(N1)、60(N2)和120 kg·hm^(-2)(N3)为副副区,研究水氮耦合对胡麻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主要影响100 cm以上土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W3>W2>W1,N3>N2>N1,成熟期0~1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W3较W2、W1分别高9.04%和30.93%,N3较N2、N1分别高5.96%和9.68%;品种、灌水、氮肥对产量有显著影响,V2较V1增加8.94%,W3、W2较W1分别增加40.35%和27.42%,N3、N2较N1分别增加13.86%和8.50%,除VXN外,各处理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P<0.01),而三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农学利用率随着灌水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偏生产力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综合评价水氮互作效应对胡麻耗水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建议在试验区条件选择V2品种、灌水为1 800 m^3·hm^(-2),施氮量为60 kg N·hm^(-2)。综上,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在增加旱地胡麻籽粒产量、促进土壤水分吸收的基础上,能够保证胡麻的高产高效。本研究结果为旱区胡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崔政军崔政军剡斌高玉红牛俊义赵邦庆吴兵李瑛
关键词:胡麻水肥耦合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被引量:39
2009年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以及不同时期全膜双垄沟覆膜栽培条件对土壤的温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栽培的土壤含水量、地温、叶面积、干物质等指标均高于半膜覆盖栽培,半膜栽培又高于露地栽培;在全膜覆盖下,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各项指标均高于全膜双垄沟项凌覆膜,而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又高于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和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同时,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相对于露地、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分别增产313%、9.22%、17.61%、27.40%。
孙学保杨祁峰牛俊义张文斌牛芬菊
关键词:旱地玉米覆膜方式覆膜时期
基于APSIM的胡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被引量:5
2018年
作物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是作物生长模型的核心,在已有作物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模型基础上,采用辐射利用率,考虑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呼吸作用消耗同化量,构建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胡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通过不同肥料、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及氮磷水平的初步检验,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和较强的适用性。不同肥料设置,干物质积累模拟值的RMSE值为0.3486~1.9538 g·株^(-1),平均为1.0467g·株^(-1),决定系数R^2取值范围在0.6311~0.9832,平均为0.8532;3种播种方式的干物质积累模拟值的RMSE值为0.5685~1.1164 g·株^(-1),平均为0.8692 g·株^(-1),决定系数R^2取值范围在0.8745~0.9662,平均为0.9282;7种种植密度干物质积累模拟值的RMSE值为0.0807~0.2086 g·株^(-1),平均为0.1584 g·株^(-1),R^2取值范围在0.9677~0.9965,平均为0.9869;12种氮磷水平模型检验模拟值的RMSE值为0.0952~1.2375 g·株^(-1),平均为0.4000 g·株^(-1),R^2取值范围在0.8964~0.9959,平均为0.9700。最后对APSIM模型和Aqua Crop模型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不同氮磷水平胡麻生物量的模拟进行了简单对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构建胡麻生长模型奠定基础,为应用模型分析胡麻生长及制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李玥武凌高珍妮牛俊义
关键词:胡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
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87
2007年
研究了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高度,其中施氮磷肥和施氮磷有机肥分别比对照的草地丰富度提高了42.9%和44.7%,植被高度平均提高4.5和5.6 cm。不同施肥处理对高寒沙化草地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影响。氮、磷和有机肥混施后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与对照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氮磷肥后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不同施肥类型对高寒沙化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采用氮、磷和有机肥混施的方案可最大限度的增加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的增加2.5倍。从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增加综合考虑,氮、磷和有机肥混施为高寒沙化草地施肥的最佳处理。
郑华平陈子萱王生荣牛俊义
关键词:高寒沙化草地施肥植物多样性生产力
大量及微量元素对胡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以‘张亚2号’胡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盆栽的方法,以霍格兰全价营养液为对照,以全价营养液中分别缺少N、P、K、Mg、S、Ca、Fe、B、Mn、Cl、Zn、Cu、Mo元素为13个处理,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探讨大量及微量元素对胡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胡麻幼苗子叶大小、真叶数目、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侧根长度和条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B元素对胡麻幼苗叶片的影响较显著,缺B处理的植株子叶大而浓绿,真叶数目大于CK;S元素对胡麻幼苗株高的影响显著,4叶期时,缺S处理的株高为CK的62%;各元素对胡麻幼苗茎粗的影响不显著;B、Cl、Zn和Mo元素对胡麻幼苗侧根的影响显著,4叶期时,缺B、Cl和Mo处理的植株侧根长度分别为CK侧根长度的548.4%、267.7%、358.4%,6叶期时,缺Zn处理的植株侧根长度仅为CK侧根长度的12.1%;N和B元素对胡麻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显著,8叶期时,缺N和B处理的干质量分别为CK干质量的251.3%、319.7%.
李兴华方子森牛俊义
关键词:胡麻微量元素缺素症状
豌豆灌浆期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2012年
为探求豌豆灌浆期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情况,采取盆栽土培人工控水试验方法,模拟了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测定了不同程度、不同历时的干旱胁迫和复水对豌豆灌浆期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细胞内溶物-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脂膜相对透性(RC)的影响,并对叶片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豌豆灌浆期叶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膜脂相对透性(RC)增加,且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和胁迫历时延长降(增)幅加大;复水可对干旱胁迫所引起的叶片保护酶、细胞内溶物以及过氧化产物、膜脂相对透性的变化产生部分补偿效应或等量补偿效应,且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补偿作用增强;干旱胁迫增强了豌豆叶片的综合抗氧化能力,历时5 d的干旱胁迫处理复水后能够继续保持此趋势,但历时10 d的干旱胁迫处理复水达到10 d时抗氧化能力呈现降低趋势。因此,在豌豆灌浆期实行适度的"干湿交替"灌溉措施,有利于叶片保持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防止植株早衰,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闫志利牛俊义席玲玲周海燕蒋娟
关键词:豌豆灌浆期叶片土壤水分抗氧化力
陇东旱塬区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研究——以镇原试区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以镇原试区主栽作物冬小麦、春玉米为例,选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模拟公式,计算陇东旱塬区主栽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势、光温生产潜势、气候生产潜势。结果表明,水分是该地区实现生产潜力的最低限制因子;作物可增产潜力均较大,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分别是冬小麦:24 394、16 978、5 323 kg/hm2,春玉米:138 400、110 979、16 868kg/hm2。生产中应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抗逆应变型种植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农业资源潜力。
马小黎刘建华牛俊义
关键词:陇东旱塬区资源利用率
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被引量:30
2008年
从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和农作学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稻蟹共作技术的研究现状,立足生产需要,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稻、蟹种的培育及选用,水稻栽植方式与配套农机具的研发,施肥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稻田生态效应的发挥与高效种养模式的建立以及多学科合作与技术体系的逐步完善等。
闫志利林瑞敏牛俊义刘建华
小麦越冬前阶段发育与热效应、形态建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应用小麦越冬前生长阶段发育估测算法(Haunstages),从阶段发育与叶片数量、生长度日及叶热间距3个方面解析了不同处理下阶段发育与有效积温和形态建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处理中,Haunstage0~Haun stage2.5主茎叶片数量、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差异性不大。Haunstage 2.5之后,陇鉴301和宁麦5号主茎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总体上表现为高密度小、叶片较多;低密度大、相应叶片少。低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增大,高密度中等肥料配比水平能够增大主茎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当生长阶段达到Haunstage3.5时,陇鉴301和宁麦5号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达到整个越冬前的最大值,1R17恰好相反。
王军强牛俊义樊廷录刘建华魏玉杰陈志国邱晓庆
关键词:冬小麦越冬前生长度日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