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君君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电磁超声
  • 1篇电磁超声换能...
  • 1篇多通道
  • 1篇多通道高速数...
  • 1篇油气长输管道
  • 1篇油气管道
  • 1篇有限元
  • 1篇远场涡流
  • 1篇声换能器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涡流
  • 1篇系统设计
  • 1篇漏磁
  • 1篇漏磁检测
  • 1篇洛伦兹
  • 1篇洛伦兹力
  • 1篇换能器
  • 1篇基于FPGA
  • 1篇仿真
  • 1篇高速数据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辛君君
  • 4篇黄松岭
  • 4篇赵伟
  • 2篇吴德会
  • 1篇董甲瑞
  • 1篇刘立力

传媒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无损检测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漏磁检测的瞬态仿真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为了提高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准确度,应充分考虑检测器行进速度对漏磁信号的影响。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原理,建立了漏磁检测系统的瞬态数学模型,并对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检测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管道裂纹静态漏磁场的分布模型,对由漏磁检测器运动产生感应的管壁环向涡流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其形成的"逆磁场"及其对外加磁场的影响,推导出动态磁化条件下的裂纹漏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由实际物理实验得到与仿真分析相一致的漏磁信号,这表明所建瞬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获得了不同裂纹所产生的漏磁信号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了裂纹几何特征,如深度、宽度等与漏磁信号峰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了关系曲面图。为实际利用漏磁信号检测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吴德会黄松岭赵伟辛君君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漏磁检测
油气管道裂纹远场涡流检测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有限元分析原理建立远场涡流仿真模型,并对管道裂纹的检测过程进行分析。首先,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远场涡流的轴对称数学模型,分析磁场在管壁的径向传播特性;再采用局部分析法在ANSYS软件中进行模型优化,减小其计算规模,并估计管道内壁磁场的轴向分布;最后,通过仿真模型得到不同裂纹作用下的检测信号,并讨论了该信号相位与裂纹几何参数,如深度、宽度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仿真结果为实际开展远场涡流裂纹检测提供了有效参考。
吴德会黄松岭赵伟辛君君
关键词:远场涡流有限元仿真
电磁超声测厚装置研制
辛君君
关键词:电磁超声换能器测厚洛伦兹力
基于FPGA的超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被引量:11
2008年
为了实现高清晰度油气管道漏磁检测器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的要求,采用AlteraCyclone系列FPGA EP1C6为核心控制模块,结合AD9223模数转换芯片构建了超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利用VHDL编程构造双口RAM和状态机,在FPGA中实现了采集过程中的数组组织与存储。该系统能够完成660路、最大采样率为132kHz、精度为12位有效数位的模拟信号采集。文中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过程,给出了系统的实验结果。
辛君君黄松岭刘立力赵伟
关键词:数据采集FPGAVHDL
油气管道变形检测技术被引量:16
2008年
为了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管道变形检测技术显得十分重要。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油气管道变形检测的主要方法、原理以及各自的特点,包括通径检测器法、超声波法和管内摄像法等。结合具体的检测方法,简单介绍了国内外采用不同方法的变形检测仪器及其研究现状。
辛君君董甲瑞黄松岭赵伟
关键词:油气管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