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

作品数:400 被引量:3,506H指数:2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9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3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3篇电气工程
  • 7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8篇机械工程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1篇文化科学
  • 21篇电子电信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理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3篇电流
  • 43篇互感器
  • 36篇网络
  • 34篇电能
  • 33篇传感
  • 32篇感器
  • 32篇传感器
  • 31篇电流互感器
  • 29篇漏磁
  • 26篇仪器
  • 25篇漏磁检测
  • 23篇信号
  • 23篇虚拟仪器
  • 23篇互感
  • 22篇电能表
  • 21篇电压
  • 19篇网络化
  • 17篇谐波
  • 17篇教育
  • 13篇电磁

机构

  • 348篇清华大学
  • 60篇中国计量科学...
  • 15篇四川省电力试...
  • 8篇学研究院
  • 7篇唐山供电公司
  • 7篇深圳供电局有...
  • 6篇国网吉林省电...
  • 5篇北京信息科技...
  • 5篇江南大学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5篇四川电力科学...
  • 5篇北京市建筑设...
  • 5篇国网江西省电...
  • 5篇北京云道智造...
  • 4篇中国计量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3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燕山大学
  • 3篇国网四川省电...
  • 3篇北京航天飞行...

作者

  • 398篇赵伟
  • 165篇黄松岭
  • 45篇邵海明
  • 38篇王珅
  • 34篇李传生
  • 33篇王家福
  • 23篇李世松
  • 16篇江波
  • 16篇张煌辉
  • 15篇侯国屏
  • 14篇屈凯峰
  • 14篇肖勇
  • 12篇梁波
  • 11篇赵志刚
  • 10篇林飞鹏
  • 10篇吴静
  • 9篇张钟华
  • 9篇宋小春
  • 9篇杨鹏
  • 9篇陈垒

传媒

  • 125篇电测与仪表
  • 19篇清华大学学报...
  • 14篇计量学报
  • 12篇仪器仪表学报
  • 12篇无损检测
  • 10篇清华大学教育...
  • 8篇实验室研究与...
  • 7篇学位与研究生...
  • 5篇电力系统自动...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电气电子教学...
  • 5篇中国测试
  • 4篇暖通空调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高电压技术
  • 4篇电工电能新技...
  • 4篇电网技术
  • 4篇2010国防...
  • 3篇计量技术
  • 3篇电工技术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14篇2021
  • 19篇2020
  • 13篇2019
  • 19篇2018
  • 29篇2017
  • 14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16篇2012
  • 17篇2011
  • 29篇2010
  • 33篇2009
  • 18篇2008
  • 20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4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站管道裂纹电磁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研究
电站管道裂纹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检测.本文研究利用电磁超声导波来检测管道裂纹缺陷,设计了电磁超声换能器,并进行了裂纹检测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管壁的裂纹缺陷,是一种有前景的管道裂纹元损...
黄松岭王珅赵伟
关键词:超声换能器
文献传递
电力系统暂态过电压测量技术综述被引量:10
2022年
暂态过电压是破坏设备绝缘、造成电力系统严重故障,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设法对暂态过电压进行准确测量尤为重要。文章较全面地梳理归纳了现有的各种暂态过电压测量技术,并按照相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将其划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并具体就分压器、套管末屏、GIS传感器、电场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方面,总结了各种暂态过电压测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穆舟江波赵伟谢施君
关键词:暂态过电压非接触式
数字化变电站对电测量技术及仪器的新需求被引量:16
2010年
数字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发展建设的热点之一,但至今还未见有针对其电测量子系统的专题讨论。本文分析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及对电测量子系统提出的新要求,梳理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关键电测量技术及仪器,盘点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电测量子系统应攻克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变电站电测量子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娅琦赵伟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电测量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
试论现代测量技术的主要进步特征及发展趋势
数字化、可重构化、模型化、高可靠化、实时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自确认化,是现代测量技术的主要进步特征.在这些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和影响下,现代测量技术逐渐朝着按不同测量任务自动重构测量仪器软硬件,智能地构建测量模型并执行测量...
赵志刚赵伟黄松岭
文献传递
传感器动态建模FLANN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提出一种改进的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FLANN),并将其应用于传感器动态建模。首先,将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传感器系统表达为动态差分方程模型;再充分考虑动态模型输出的历史值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模型输出与参数的偏导数进行重新推导,得到了对权值参数偏导数的更高精度估计;最后,利用该模型梯度进行迭代训练,加快了网络收敛速度并提高了收敛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FLANN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十分适合传感器动态系统的建模。
吴德会赵伟黄松岭郝宽胜
关键词:动态模型传感器
高清晰度油气管道腐蚀检测器数据分析系统设计被引量:7
2007年
及早对油气管道管壁缺陷进行识别、定位和量化统计是指导管道维修工作、维护管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管道腐蚀和金属损失缺陷比较成熟的在役检测方法是使用行进于管道内部的漏磁检测器来进行检测。安装霍尔元件探头的管道漏磁检测器本身是缺陷漏磁信号的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最终要送到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和处理。介绍了用于直径1016mm的国内第一台高清晰度油气管道腐蚀检测器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软件系统的设计。该软件能够自动完成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数据分析人员的时间并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管道检测自动化的整体需求。
王珅黄松岭赵伟李育忠李久春常连庚
关键词:检测器数据分析
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漏磁检测的瞬态仿真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为了提高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准确度,应充分考虑检测器行进速度对漏磁信号的影响。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原理,建立了漏磁检测系统的瞬态数学模型,并对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检测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管道裂纹静态漏磁场的分布模型,对由漏磁检测器运动产生感应的管壁环向涡流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其形成的"逆磁场"及其对外加磁场的影响,推导出动态磁化条件下的裂纹漏磁场有限元仿真模型。由实际物理实验得到与仿真分析相一致的漏磁信号,这表明所建瞬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获得了不同裂纹所产生的漏磁信号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了裂纹几何特征,如深度、宽度等与漏磁信号峰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了关系曲面图。为实际利用漏磁信号检测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吴德会黄松岭赵伟辛君君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漏磁检测
一种电压互感器电压系数串并联两步测量线路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电压互感器的电压系数测量领域的一种电压互感器电压系数串并联两步测量线路及方法,线路包括被测电压互感器T<Sub>0</Sub>、半绝缘电压互感器T<Sub>1</Sub>、全绝缘电压互感器T<Sub>23</...
邵海明张煌辉王家福赵伟李传生
文献传递
基于最优滤波算法的配电网PMU及其性能测试被引量:9
2019年
应用于配电网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unit,PMU),面临更恶劣的测量环境和更高测量精度双重压力,已有的PMU装置未能满足配电网测量高精度和快速响应要求。为实现配电网测量目标,PMU研制的核心是与配电网环境相适应的高性能测量算法。应用PMU最优滤波原理设计出针对配电网的PMU测量算法,并基于NI Compact-RIO 9036平台搭建了PMU功能样机,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该测量算法。为检验测量算法实际性能,根据配电网测量要求,在样机平台上由FPGA生成测试信号源,形成配电网PMU性能自评估系统。通过对样机系统在静态、动态、暂态、强谐波和噪声条件下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测量方案的高精度和快速响应能力,证明了其优异的实际测量性能,展示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邢光正汪芙平黄松岭赵伟王赞基
关键词:相量测量单元频率测量FPGA
计及静态安全分析熵特性的电力系统自组织临界过程仿真被引量:5
2015年
自组织临界理论和熵概念在电力系统连锁性故障及复杂性分析方面已取得重要应用。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N-1安全校核的支路开断风险熵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基于PSASP/UPI程序的多运行状态断面混合仿真平台,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风险评估及慢动态演化趋势研究。7机10节点系统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潮流熵指标相比,文中提出的指标在反映各支路静态安全宏观风险大小和微观异构性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定量评估电网安全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史坤鹏张雪敏赵伟范国英傅吉悦
关键词:自组织临界性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