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云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荧光
  • 5篇蛋白
  • 5篇牛血清白蛋白
  • 4篇荧光光谱
  • 4篇有害物
  • 4篇氢溴酸
  • 4篇溴化
  • 4篇溴化氢
  • 4篇光谱
  • 4篇光谱法
  • 3篇荧光法
  • 3篇荧光光谱法
  • 2篇有害物质
  • 2篇酸性
  • 2篇酮类
  • 2篇酮类化合物
  • 2篇强酸
  • 2篇强酸性
  • 2篇氢氧化
  • 2篇溴代

机构

  • 17篇河北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师范...

作者

  • 17篇李志云
  • 10篇刘保生
  • 6篇张书文
  • 5篇种宝红
  • 5篇曹世娜
  • 2篇李改霞
  • 2篇郭莹
  • 2篇张丽惠
  • 1篇厉志红
  • 1篇成贞辉
  • 1篇于春慧
  • 1篇范云茹
  • 1篇巴信武
  • 1篇刘彦方
  • 1篇吕运开
  • 1篇韩荣
  • 1篇王天成
  • 1篇李彤彤

传媒

  • 7篇发光学报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列吡嗪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光谱法的改进实验被引量:4
2014年
在pH 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利用以蛋白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传统荧光光谱法和以药物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弹性散射荧光法,分别研究了293和303K温度下格列吡嗪(Gli)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反应机理,两种方法所得结论均一致。即Gli与BSA之间猝灭方式为动态猝灭;两者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结合位点主要位于BSA的疏水区,结合位点数约为1;Hill系数nH小于1,表现为弱的负协同作用。弹性散射荧光法得到的Gli-BSA体系的结合常数均比传统荧光光谱法大,表明以药物荧光变化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更准确、合理,并通过紫外光谱法对其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传统荧光光谱法利用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其谱图只能反映蛋白分子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部分信息,而弹性散射荧光法利用药物为研究对象,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表达药物与蛋白之间的作用信息。
刘保生曹世娜李志云种宝红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格列吡嗪荧光光谱
铽-洛美沙星稀土敏化荧光增强法测定诺氟沙星
2014年
采用稀土敏化荧光增强法,对诺氟沙星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在pH6.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洛美沙星能够与Tb3+结合发生共振能量转移.其最佳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320 nm,λem=545 nm.在该体系中加入诺氟沙星,可使其荧光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测定诺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诺氟沙星含量的线性为4.0×10^-8~1.0×10^-6 mol/L;方法检出限为8.4×10^-9 mol/L.将该方法用于诺氟沙星胶囊及尿样中诺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0%~4.69%和2.52%~4.40%;回收率分别为94.5%~ 105.6%和91.2%~96.5%,结果满意.
刘保生种宝红李志云曹世娜
关键词:洛美沙星诺氟沙星
一种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合成α-溴代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合成α-溴代酮类化合物的新工艺,本工艺又分为溴化氢-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和溴-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两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用溴化氢(氢溴酸溶液)作为溴代剂时,先将酮类化合物与氢溴酸搅拌混合后...
李志云张书文
文献传递
改进荧光法研究氟洛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为解决经典荧光光谱法在研究药物与蛋白结合机理中存在的缺陷,以蛋白与兽用药氟洛芬(FF)的结合为例,在生理条件(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下,以氟洛芬为荧光检测对象、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猝灭剂,通过改进荧光研究方法研究了药物与蛋白结合机理。结果表明,FF与BSA之间发生了静态猝灭,主要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其结合位点数约为1,Hill系数n H略大于1,表现为弱的正协同作用。同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改进荧光法能更准确和全面地表征蛋白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种宝红刘保生李志云曹世娜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牛血清白蛋白紫外吸收光谱相互作用
不同方程计算药物小分子与蛋白结合常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Tris-HCl缓冲溶液(pH=7.4)中,分别研究了莫西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利用计算药物小分子与蛋白结合常数的常用方程:Scatchard修正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双对数方程、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改进的双对数方程,分别计算了各沙星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药物与蛋白为1∶1的结合反应,除Scatchard修正方程外其他方程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其中改进的双对数方程的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
郭莹刘保生李志云张丽惠吕运开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
一种合成α-溴代酮并联产溴代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α-溴代酮并联产溴代烃的方法,技术方案包括:烧瓶中先加入芳基烷基酮类化合物、醇类或环氧化合物和水,在搅拌和加热条件下,将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溴与酮类化合物进行溴代反应,生成α-溴代酮和溴化氢,溴化氢溶...
张书文李志云
劳氏紫瑞利共振散射荧光法测定肝素钠被引量:1
2014年
近中性的BR (Britton-Robinson,H3PO4-HAc-H3BO3)缓冲溶液中,肝素钠与劳氏紫形成离子缔合物,在564 nm处生成新的瑞利共振散射(RRS)峰,随着肝素钠浓度的增加RRS峰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劳氏紫瑞利共振散射荧光测定肝素钠的新方法.该方法在0.025~0.500 mg/L内RRS强度与肝素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I=0.125+16.88p(mg/L).用于肝素钠注射液含量测定,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7%~3.01%,方法回收率为104.0%~106.4%,结果满意.
李志云刘保生
关键词:肝素钠
一种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合成α-溴代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合成α-溴代酮类化合物的新工艺,本工艺又分为溴化氢-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和溴-过氧化氢氧化溴化法两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用溴化氢(氢溴酸溶液)作为溴代剂时,先将酮类化合物与氢溴酸搅拌混合后...
张书文李志云
双(4-吡咯基-1'-苯基)甲烷(醚、砜)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4
2006年
用ω-溴代对氯苯乙酮、ω-溴代对溴苯乙酮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分别合成了二种3-对卤代苯甲酰甲基-2,4-戊二酮(1a和1b),进而与芳香二胺2a~2c通过Paal-Knorr反应合成了多取代对称双吡咯3a~3c,4a~4c,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成贞辉张书文李志云巴信武
关键词:乙酰丙酮芳香二胺
硝基羟乙唑与溶菌酶反应机制的荧光光谱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分别在298,310,318 K温度下,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 H=7.40生理条件下硝基羟乙唑(TRI)与溶菌酶(LYSO)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RI与LYSO间通过静态猝灭方式相互作用。测定了LYSO与TRI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利用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LYSO-TRI体系的作用力类型;由Hill系数得出了LYSO或TRI的协同性;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TRI到LYSO的结合距离,同时采用同步光谱法考察了TRI对LYSO构象的影响。
刘保生韩荣李志云李彤彤李改霞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溶菌酶反应机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