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手术室麻醉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手术室麻醉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评分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减缓紧张情绪,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黄丽玲李优春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啶、七氟烷联合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麻醉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苏醒时(T4)]的MAP、HR水平、拔管30 min后口述评分法(VR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1、T4时,两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患者MAP分别为(63.57±1.28)、(64.40±1.47)mm Hg(1 mm Hg=0.133 kPa),HR分别为(74.82±3.85)、(73.95±3.85)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69.75±1.52)、(69.92±1.20)mm Hg及(92.70±2.54)、(88.42±2.1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选择右美托咪啶、七氟烷联合麻醉,对帮助患者保持血压平稳有重要作用,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黄小亮李军军李优春欧阳爱平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高血压右美托咪啶七氟烷
- 经氧合器吸入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期间降压效果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经氧合器吸入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体外循环期间出现高血压的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组在心脏停跳后根据血压(MAP>60 mmHg)向氧合器中吸入1%~3%七氟醚,C组在向通过氧合器加入舒芬太尼1μg/kg,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与C组相比,S组CPB过程中可以有效、迅速而平稳地把血压控制在所需范围内;C组需要加用其他药物。结论:氧合器中吸入七氟醚能有效、迅速而平稳地降压。
- 黄桂明钟宝林曾纪荣李优春刘晓成
- 关键词:七氟醚氧合器体外循环降压
- 右美托咪定辅助下的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究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下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支气管镜检术患儿,随机平均分作三组: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表面麻醉)、D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表面麻醉)、L组(喉罩+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患儿入室后经面罩吸入七氟醚5min,之后用2%利多卡因对气管内、咽喉部与舌根部行表面麻醉。在此基础上给予P组患儿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μg/(kg·min)、丙泊酚0.15mg/(kg.min)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对于D组则在表面麻醉后将右美托咪定经微量泵按2μg/kg的负荷剂量以恒定速度在10min内泵完,其后将泵速调整为1μg/(kg·h),于此同时在表面麻醉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75μg/(kg·min)、丙泊酚0.075mg/(kg.min)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L组与D组麻醉方式相同,但是在术前2mim可弯曲喉罩,各组均于表面麻醉15min后开始进行手术操作。比较三组各时刻麻醉诱导前(T_0)、表面麻醉后15min(T_1)、置镜后1min(T_2)、置镜后5min(T_3)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比较麻醉开始后、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心动过速、喉痉挛、心动过缓、躁动、呛咳等的发生率,观察经可弯曲喉罩行硬质支气管镜气管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在HR、RR、SpO_2、MAP的组间比较时,T_0时刻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刻,P组与D组、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R、RR、SpO_2、MAP的组内比较时,除T_2与T_3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麻醉过程中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D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D组、L组呛咳、呼吸抑制的比�
- 欧阳爱平刘诗文李优春李以平黄桂明
-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 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的择期手术患者1 309例,其中术后发生ALI患者38例、未发生ALI患者1 271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ALI患者比较,ALI患者年龄〉60岁、高风险手术(心脏、主动脉、胸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吸烟和酗酒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发生ALI的危险因素为高风险心脏手术(OR=7.27,95%CI 3.73~11.52)、主动脉手术(OR=18.41,95%CI 8.91~32.77)、胸部手术(OR=5.55,95%CI 2.27~9.08)、糖尿病(OR=1.72,95%CI 1.26~3.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85,95%CI 1.60~4.28)、胃食管反流病(OR=2.07,95%CI 1.37~2.89)和酗酒(OR=2.32,95%CI 1.48~3.31)(P〈0.05)。结论 高风险手术(心脏、主动脉、胸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和酗酒是术后发生ALI的危险因素。
- 钟宝琳黄桂明李以平陈以健李优春
- 关键词:手术急性肺损伤
-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开展心脏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R+D组和R组。R+D组患者麻醉方式: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R组患者麻醉方式:单纯瑞芬太尼。比较麻醉效果。结果:R+D组患者麻醉不同时期MAP、HR、SpO2无明显差异,R组患者在插管后1min(T1)时MAP、SpO2、HR下降明显(P<0.05)。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接近(P>0.05)。R+D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R组,躁动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比单纯瑞芬太尼麻醉更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且镇静效果更佳,可减少躁动发生,值得推广。
- 钟宝琳黄桂明陈以建李优春
- 关键词:瑞芬太尼心脏手术麻醉效果
- 神经阻滞联合枝川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枝川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枝川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枝川疗法治疗。应用VA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影响积分进行评定,比较两组评分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枝川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谌锐李优春李似伟
- 关键词:神经阻滞枝川疗法带状疱疹神经痛
- 在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用七氟醚麻醉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究在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应用七氟醚麻醉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抽签法随机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麻醉)和试验组(30例,加用七氟醚麻醉),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认知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且Ransay评分和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ESD术中应用七氟醚麻醉能够减少对胃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夏艳春黄辉民李优春
- 关键词: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七氟醚
- 静脉麻醉辅以高频喷射通气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静脉麻醉辅以高频喷射通气辅助呼吸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拟行经硬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及高频喷射通气组。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先经面罩加压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其后立即用利多卡因行口咽腔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照组患儿在表面麻醉后静脉泵入丙泊酚(2 mg·mL^(-1))0.1 mg·(kg·min)^(-1)、瑞芬太尼(2µg·mL^(-1))0.1µg·(kg·min)^(-1),同时将右美托咪定(2µg·mL^(-1))以2µg·kg^(-1)的负荷剂量在10 min内匀速泵完,然后调整泵速为1µg·(kg·h)^(-1)至手术结束;高频喷射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时辅以高频喷射通气。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前术后脉搏氧饱和度(SpO_(2));观察比较2组患儿吸入麻醉诱导前(T_(0))、用利多卡因行口咽腔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后20 min(T_(1))、第一次置入硬支气管镜后1 min(T_(2))、第一次置入硬支气管镜后5 min(T_(3))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_(2);比较2组患儿围术期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的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后的P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间比较,T_(0)、T_(1)、T_(2)时刻的HR、MAP、R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3时刻高频喷射通气组的SpO_(2)更高,同时高频喷射通气组明显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P均<0.05)。2组患儿均未观察到恶心、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2组患儿呛咳、屏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高频喷射通气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留自主呼吸�
- 欧阳爱平黄桂明方艳李优春刘诗文郭丽丽
-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
-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90例拟行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表面麻醉组(D组)、单纯表面麻醉组(T组)、瑞芬太尼+丙泊酚+表面麻醉(R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吸入七氟醚诱导后表面麻醉(利多卡因2 mg/kg)。D组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0.15 mg/(kg·min)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4μg/kg负荷剂量(10 min),继以4μg/(kg·h)持继泵注直至手术结束,持续吸入七氟醚至手术开始前;R组持继静脉泵注丙泊酚0.10 mg/(kg·min)+瑞芬太尼0.1μg/(kg·min)直至手术结束;T组于表面麻醉后持续面罩吸入七氟醚15 min。整个麻醉过程所有患者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吸入麻醉前(T0),表面麻醉后15 min(T1),支气管镜置入后1 min(T2)、置入后5 min(T3)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 O2)、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记录麻醉用药后及支气管镜检过程中、手术后不良反应及麻醉处理等情况。结果 D组与T组、R组比较,HR、RR、MAP总体变化相对更稳定,Sp O2不如T组稳定,但吸氧后可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其恶心、呛咳、屏气、躁动、呼吸抑制、喉痉挛、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易出现心动过缓,但可用阿托品预防纠正。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
- 欧阳爱平刘诗文李优春李莉黄毅生李以平郭丽丽
- 关键词:小儿麻醉气道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