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琼锋
- 作品数:57 被引量:552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基于专业成长的农村教师培养模式探寻——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
- 2014年
- 教师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基础教育实践的"三位一体",形成和谐发展的运行体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课程模块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与中小学应建立合作共同体,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强化师范生的专业精神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
- 黎琼锋
-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合作共同体
- 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被引量:41
- 2007年
-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责任是一种规约下的承诺,教师以承诺规范自己并逐渐形成专业责任感;教师的道德品性是教师个体对道德的理解与诠释,通过实践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精神以自律为核心,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 黎琼锋
- 关键词:教师道德自律
- 基于专业成长的教师培养模式探寻
-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基础教育实践上“三位一体”,形成和谐发展的运行体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课程模块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
- 吴郭泉黎琼锋麦茂生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价值引领:教师的道德责任被引量:4
- 2008年
-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负有重要的道德责任。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承担教育引导和道德示范作用。在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里,教师的道德责任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尊重、理解以及召唤等方式澄清和引导价值的生成,从而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并为教育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 黎琼锋
- 关键词:道德责任教育引导召唤
- 论教学作为一种“可能生活”被引量:5
- 2008年
- "可能生活"是人类行动能力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是"可能生活"的目的,实现"可能生活"是幸福生活的前提。教学是促进人生成与发展的活动,是人的可能性的展开过程,是有目的的创造性生活,教学应是一种"可能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指回到人和人的真实生活,它为教学走向"可能生活"创造了条件,而教学过程的价值关注是实现"可能生活"的必要路径。
- 黎琼锋
- 关键词:教学
- 提升专业品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农村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的探索被引量:5
- 2010年
- 提升专业品性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教师专业自主性、专业素养及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承担教师教育职责的高校应以提高专业自主性为重心推进农村教师教育改革,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形成专业精神为核心,创新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最终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 黎琼锋解庆林
-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 在公平与效益之间——农村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农村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在教育公平与效益之间获得平衡,既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更注重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兼顾公平与效益的原则上,以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缓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以提升教师专业品性为核心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以顶岗实习支教为路径探索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 黎琼锋陈洪江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公平农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 植根乡土文化, 情牵乡村教育--论教育情怀及其培养路径
- 教育活动需要持续的、炽热的教育情感投入,这种情感投入可以称之为"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构成教师道德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师德素养.教育情怀包括教育爱、教育理想、教育良心.承担乡村教师培养职责的地方院校,应把培育乡村教育情怀作...
- 黎琼锋
- 关键词:教育情怀师德素养
- 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的共生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通过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于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感。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
- 黎琼锋
-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育幸福教师专业发展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被引量:31
- 2018年
-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缺乏规范统一的评定标准、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健全、忽视教师个体需求与发展等现状问题,从人的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关联入手,遵循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提出规范资格评审标准、完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注重"以人为本"管理等措施,以促进"双师型"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 黎琼锋潘婧璇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