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玉翠
- 作品数:66 被引量:5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美国教师教育的三种取向之争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美国,根据对教师教育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大致可区分出三种取向。解制取向否定教师教育的必要性,主张用学生成绩衡量教师质量、用替代性途径绕过正规教师教育;专业化取向批驳解制取向的简单化理解,致力于探寻教师教育的知识基础,努力建构有力的教师教育来改善教师的地位;社会正义取向则热衷于揭示上述两种立场如何复制甚至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致力于为民主社会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教师和学生。
- 鞠玉翠
- 关键词:解制社会正义教师教育论争
- 用民主的方式养成民主品格
- 2017年
- 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我国追求人民民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社会的建设有赖于受过良好教育,有相当的参与性,并能平等理智对待彼此的公民。
- 鞠玉翠
- 关键词:民主制度建设道德主体教育规范当代民主批判思维
- 元认知及其培养──兼谈如何学会学习被引量:5
- 1999年
- 鞠玉翠
- 关键词:知识经济心理学元认知
- “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笔谈
- 2024年
-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小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构成,明确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前提。基于此,本刊特邀了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多位学者围绕“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这一论题,从基本理路、基本特征、课程体系、教研体系、学生发展体系、跨学科教师队伍、专与全的关系、劳动教育、家校关系以及未来就业形势对高质量育人体系构建的启示等十个论题进行了阐述,以飨读者,也期待更多关注这一话题的研究者继续参与研讨,为深化这一问题作出贡献。
- 卜玉华王素斌鞠玉翠李宝敏陈红燕董轩杨光富宁本涛张永高星原高星原王志向朱益明朱益明
- 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被引量:62
- 2003年
- 传统的师范院校口耳相传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和教育实践层面的师徒制培养,都忽略了教师个人实践理论这个至关重要的教师成长要素,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中的教师实践理论更新问题显得极为迫切。因此研究教师实践理论形成与改善、更新的机制和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 鞠玉翠
-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范院校教育理论
- 试探教师之适度宽容
- 宽容是个体一项重要的品质,在学校道德氛围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教育场景中教师对宽容的忽视和不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损害.文章首先厘定了宽容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差异存在;产生否定反应;对干涉意愿...
- 丁金花鞠玉翠
- 关键词:教师宽容品质人文素养
- 文献传递
- 正义·责任与教育——全国教育哲学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综述
- 2015年
- 2014年10月25—26日,全国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两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正义·责任与教育:变革时代的教育问题”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鞠玉翠
- 关键词:教育哲学正义教育问题
- “全息式五育融合”:建构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一种思路被引量:9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辨析有关全面发展的若干观念。在此基础上,“全息式五育融合”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路与方式:“用健全身心,以明智方式,做恰当事情,生美妙情思,担复兴大任。”即以“恰当做事”所涉及的规则或规程为基础,以“真实情境问题”为规则的实践载体,以“自主-支持”为策略,让师生充分体会惊奇感、趣味感、成就感、意义感、成长感、使命感、愉悦感、幸福感等生命情感,激发生命活力,实现全面发展。
- 鞠玉翠
- 教育的民间公平观——“两免一补”政策在李村实施中的遭遇被引量:2
- 2007年
- "两免一补"是国家为了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所采取的一项政策,体现了扶弱济贫、保证儿童受教育权的制度安排和公平观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该政策在李村实施中却产生了巨大的风波。村民们的自私偏好等公平观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导致风波产生的原因;实事求是地实施政策,更能给百姓带来公平感。
- 鞠玉翠王佳佳
- 用正当方式培育和满足合理需要——兼谈公民责任感的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用正当的方式满足合理需要"是带有普遍性的管理和对待人的正义原则,其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促进生命发展,体现了当代正义论对人的平等尊严的维护,也由此确立了每个人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其客体在本文主要指每个公民,主体可以是国家、社会机构(特别是学校)、官员、教师、家长以及所有公民。它要求:不压制合理需要;用理性和规范限制不合理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满足合理需要等方面。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纠正不合理需要,培育和提升人的需要境界,培养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也是应有之意。在达成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公民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培养。
- 鞠玉翠
- 关键词:正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