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卜玉华

作品数:129 被引量:65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5篇教育
  • 26篇教学
  • 15篇基础教育
  • 14篇教师
  • 13篇儿童
  • 12篇少先队
  • 12篇课堂
  • 11篇教育学
  • 11篇课堂教学
  • 8篇伦理
  • 7篇新基础教育
  • 7篇育人
  • 7篇班级
  • 6篇学科
  • 6篇英语
  • 6篇育人价值
  • 6篇社会
  • 6篇生命·实践
  • 6篇课程
  • 5篇道德

机构

  • 118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杭州英特外国...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中国教育报刊...

作者

  • 118篇卜玉华
  • 4篇李政涛
  • 2篇李家成
  • 2篇程亮
  • 2篇杨光富
  • 2篇鞠玉翠
  • 2篇宁本涛
  • 1篇黄书光
  • 1篇叶澜
  • 1篇朱益明
  • 1篇吴冠军
  • 1篇杨小微
  • 1篇杜明峰
  • 1篇王素斌
  • 1篇马和民
  • 1篇王建军
  • 1篇吴亚萍
  • 1篇张永
  • 1篇王保星
  • 1篇黄忠敬

传媒

  • 7篇基础教育
  • 6篇教育理论与实...
  • 6篇南京社会科学
  • 5篇教育科学研究
  • 5篇教育伦理研究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学前教育研究
  • 4篇人民教育
  • 4篇中国教育学刊
  • 4篇中国德育
  • 4篇少年儿童研究
  • 4篇少先队研究
  • 3篇课程.教材....
  • 3篇教育学报
  • 3篇教育科学文摘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教育研究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 8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均衡格局下我国学校的价值重构及其发展路径被引量:1
2013年
在当前义务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学校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竞争格局向优质均衡格局转变的过渡阶段。为此,有两点需要值得重视:一是价值立场上,所有学校都能够打破"个善"优先的局面,谋求义务教育的"共善",实现"个善"与"共善"的有机共生局面。二是发展策略上,优质学校能够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在确定性中把握不确定性,实现"改进完善性变革";薄弱学校能够从依附型的"借力发展"模式,向自主型的"内生力发展"模式转变,最终实现"整体转型性发展"。
卜玉华
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
2015年
4月25-2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教育报刊社等单位协办能“中国中小学名校长课堂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在郑州一中举行。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卜玉华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陈佑清能学术报告,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等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本刊特选取几位专家的观点与读者共享。
卜玉华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反馈自我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思想
论当前我国学校变革中应深度把握的四个基本关系
目前,我国学校变革正向整体转型发展,需要注意认识和把握四对基本关系: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日常推进与关键事件、以及外驱力与内动力问题。能否辩证地处理每一对关系,都关涉着我国学校变革的成效。因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学校目前处...
卜玉华
文献传递
从还原论到超复杂系统论:未来学校研究的方法论转向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未来学校研究受还原论视角影响,呈现出本体还原论、伦理还原论和时间还原论的研究取向。这一视角的优势在于“目的-手段”的高效性,但也使未来学校研究存在将要素重构等同于学校建设、忽视学校价值性以及把学校视为封闭系统等弊端。对此,作为对复杂系统论的完善与补充,超复杂系统论突破了还原论的局限。基于超复杂系统论,未来学校研究需要关注现实层次、时空体、相互作用以及预期四个特征,聚焦超复杂性,立足整体性、伦理性与预期性,建构系统的、合目的性的和开放的未来学校图景。
于金申卜玉华
关键词:还原论方法论
课堂空间中儿童形象的产生机制:权力抑或教育?被引量:10
2019年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是能否通过开放课堂空间,赋权于学生以保证主动自觉学习的学生形象产生。为此,研究运用了以视频为线索的主体访谈法、田野研究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发现当教师权力过剩时,学生形象呈现出“课桌蜗居型”“向日葵型”和“隐性反抗型”等多种形象,说明课堂教学有必要进一步消解教师权力,赋权于学生。然而,当教师下移权力,变更课堂空间结构之后,学生便呈现出“学习规则的变更人”“不动脑筋的教学应声虫”和“不善合作的散兵游勇”等多种被动学习的形象,说明空间重构及权力下移并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条件。只有在教师变更课堂空间结构和下移权力,并加以教育引领之后,学生主动学习的形象才可敞现出来。这说明空间结构及权力并不是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条件,教师的价值引领是必要条件。
卜玉华钟程
关键词:课堂空间微观社会学微观权力儿童形象
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与实践转化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学科教学育人价值认识、开发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历经20余年探索,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指导,通过明确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内涵与立场、探究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分析框架与实践转化策略、聚焦学科教学育人价值开发与“课型”研究、深化学科教学育人价值开发与多元融通,形成了学科教学育人价值深度开发与实践转化的中国方案;构建了重视“学科的独特”、实现“结构的关联”、推动“过程的转化”、促进“多元的融通”、生成“贴地式深度介入”研究机制、推进“理实共生”、传播“中国方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式学科教学育人价值开发创新路径。
李政涛叶澜吴亚萍叶澜吴亚萍伍红林
关键词:学科教学育人价值
学生思维发展与英语教学对话结构的改进:话语互动的视角
如何在语言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近年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但因教师在认识上的不清晰导致教学实践出现了一些偏差.思维发生于对话之中,有必要从话语互动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在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学...
卜玉华齐姗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思维发展
试析课堂教学反馈问题——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教师的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推进中的催化剂,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状态。我们的研究发现,传统技术型反馈和独白型反馈均存在着压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的危险,需要突破。良好的教学反馈一方面要兼顾两个基本维度:既能拓展或提升学生的认识视野,也能传递积极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在动态的课程中准确诊断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增强教学反馈的针对性。
杨茜卜玉华
关键词:课堂教学反馈
学校变革三十年:进步与转型被引量:2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校一直处于由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的转型过程中。经过近三十年的变革,目前,学校整体转型问题已成为学校变革的核心问题。三十年来,学校在体制、经费、设备、价值、人员等基础条件方面的变革逐步深入,将学校整体转型问题作为一个有深度的“新问题”推到了学校变革的面前,这是一种“新的变革共识的形成”。
卜玉华
儿童政治理解研究的国际视野
2019年
儿童政治理解及其教育问题是近现代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领域。本文对外国此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此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形成了三类主题与领域。这些研究取得了较有启发性的成果:如儿童在政治理解方面,呈现出五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此外,儿童在权力、宽容以及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也呈现出年段特征。
卜玉华车子彤戴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少先队教育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