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内固定器AF后路复位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采用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不稳定及畸形较重而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接受后路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15d佩带胸腰支具下床行走。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s角)的纠正、内固定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1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0个月。手术7d后均逐渐恢复穿衣、起卧床、步行、大小便及洗漱等生活自理能力,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非弯腰的轻体力工作。所有病例骨折复位良好,后凸及侧凸畸形均获得满意的矫正,缩小的椎管管径完全得到恢复。随访均无畸形矫正丢失和伤椎及椎间高度下降,且未出现钉棒松动及断裂。结论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后路复位胸腰椎骨折的性能良好,并具有牢稳的固定强度,对无神经功能障碍舶脊柱胸腰段骨折复位固定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林秋喜蔡拉加石昭宏刘晓初莫成敏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严重会阴部撕裂伤并重度骨盆骨折的分期综合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严重会阴部撕裂伤并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及疗效。方法 对11例严重会阴部撕裂伤并重度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分期救治,入院急救予抗休克,用简单、有效操作控制大出血及清创,骨盆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术后转入ICU治疗,维护生命体征平稳、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和防止凝血机制紊乱,相关专科处理并发症;病情较平稳条件下及早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会阴部感染伤口。结果 随访3-36个月。11例患者会阴部伤口均愈合。术后影像学评定按Matta标准,优4例,良5例,中2例。骨盆骨折功能评分根据Majeed标准,优3例,良7例,可1例。结论 对严重会阴部撕裂伤并重度骨盆骨折,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下,多科协作、分期治疗,疗效较好。
- 莫成敏蔡拉加
- 关键词:骨盆骨折
- 椎体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人院后均卧硬板床,腰部垫高进行复位。治疗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100mL: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给予患者闭合复位,术后给予患者牵引悬吊,卧硬板床,将软枕垫在骨折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及治疗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1)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3.81±2.09)mm,(20.14±2.26)mm,(21.89±2.60)mm;对照组:(15.24±2.21)mm,(17.39±2.57)mm,(17.40±1.81)],除治疗前外(t=0.278,P〉0.05),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治疗组(t=5.163,P〈0.01;t:7.491,P〈0.01);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60.721,P〈0.05),即存在分组效应。(2)脊柱后凸Cobb’s角。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脊柱后凸Cobb’s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26.18±2.03)°,(9.56±1.11)°,(9.57±1.08)°;对照组:(27.36±2.71)°,(14.59±1.28)°,(14.52±1.48)°];除治疗前外(t=1.836,P〉0.05),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脊柱后凸Cobb’s角均大于治疗组(t=15.706,P〈0.01;t=14.300,P〈0.01);两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s角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14.381,P〈0.05),即存在分组效应。(3)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莫成敏蔡拉加林剑雄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骨质疏松胸椎腰椎唑来膦酸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并行PVP术患者24例,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比较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的比值(FEV1%)的变化;分析VAS评分及肺功能系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一年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均于术后7 d内出院,出院前可站立行走,生活自理。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1周VC、FVC、FEV1%优于术前(P〈0.01或P〈0.05)。术后1年VAS评分及VC、FVC、FEV1%亦优于术前(P〈0.01),且也优于术后1周的情况(P〈0.01或P〈0.05)。VAS评分与VC、FVC、FEV1%呈负相关(r=-0.0964、-0.0702、-0.533,P〈0.01)。本组患者术后一年腰椎BMD高于术前(P〈0.01)。结论 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COPD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能快速解除患者疼痛、恢复活动能力、帮助恢复肺功能,还能增强骨密度、预防再骨折的发生,疗效良好。
- 莫成敏蔡拉加
-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关节镜下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 2006年
-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诊治,复位丝线内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关节镜下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12例用丝线内固定治疗其中Ⅱ度2例,Ⅲ度10例,急性损伤7例,陈旧性5例,手术方法: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胫骨打交叉骨隧道。把ACL骨折骨块用丝线套扎固定。术后支具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手术后1到2年,X线示骨折1个半月愈合,前抽屉试验阴性,患者感觉均良好。结论膝关节镜下诊治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有微创的特点,应用该手术可同时治疗膝关节合并伤,固定可靠,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不用二期手术取内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特殊的关节内骨折,以往对于有ACL止点,骨折明显移位,需要关节切大切口,复位后用钢丝或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大,且要二期手术治疗,自2003年来我们用关节镜治疗,丝线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林秋喜莫成敏李亦标刘晓初
- 关键词:关节镜丝线固定
- 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胸腰椎骨质疏松压...
- 莫成敏蔡拉加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
- 儿童小指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被引量:1
- 2002年
- 莫成敏周必光杨中华彭正人
- 关键词:儿童断指再植术手术方法
- 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两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1例,重建术式均由患者最后决定,其中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9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12例(异体肌腱重建组)。术后随访患者,记录Lysholm评分、后抽屉试验及KT-1000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访8~36个月,两组患者终末随访的Lysholm评分、KT-1000结果和后抽屈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组1例(11.1%)出现膝关节10°屈曲受限;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2例(16.7%)出现膝关节10°屈曲受限,屈曲受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后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均取得满意的结果,并且疗效相似。
- 莫成敏林秋喜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
- “双开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体后缘离断症及椎管狭窄症
- 林秋喜蔡拉加石昭宏莫成敏刘晓初
-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体后缘离断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按微创外科先进理念进行设计,创伤小,尽量减少干扰脊柱生物力学结构,保持脊柱稳定,避免了医源性椎管狭,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
- 关键词: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外科
- 双弯梅花钉一期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 2000年
- 对于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Custilo分类Ⅱ、Ⅲ型)的治疗,是否采用内固定手术及采用何种内固定术式,至今仍然是个有争论的问题。我们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1月采用双弯梅花钉一期内固定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莫成敏蔡拉加林秋喜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