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民

作品数:33 被引量:207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颅脑
  • 11篇脑损伤
  • 10篇颅脑损伤
  • 6篇预后
  • 6篇重型
  • 5篇手术
  • 5篇重型颅脑
  • 4篇伤患者
  • 4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颅内
  • 4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内压
  • 3篇肿瘤
  • 3篇轴索
  • 3篇轴索损伤
  • 3篇文献复习
  • 3篇颅脑损伤患者
  • 3篇颅内压
  • 3篇弥漫

机构

  • 32篇杭州市第二人...
  • 2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33篇王卫民
  • 22篇姜启周
  • 17篇程军
  • 13篇吴建跃
  • 13篇陆峰
  • 11篇肖国民
  • 10篇徐海松
  • 7篇赵晖
  • 6篇裘五四
  • 4篇方蓉
  • 2篇张眉
  • 2篇陈立夏
  • 1篇全月英
  • 1篇张瑛
  • 1篇林冰
  • 1篇阮爱娟
  • 1篇何贤妹
  • 1篇冯国和
  • 1篇吴正虎
  • 1篇戚乐

传媒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科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健康研究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2007浙江...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18例
1999年
垂体腺瘤如向鞍隔、硬脑膜、颅骨、邻近的静脉窦等部位侵袭生长,即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由于临床上发现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瘤体一般都比较大,在鞍区又呈浸袭性生长,与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海绵窦、垂体柄及视丘下部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因而全切除难度较大,切除不彻底术后容易复发。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浸袭性垂体腺瘤18例(占同期垂体腺瘤的18%),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叶锦平王保平秦力王卫民
关键词:垂体肿瘤腺瘤肿瘤侵袭
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5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和疗效评价。手术方式应用美国AESCULAP神经内窥镜,采取血肿侧颞中回或外侧裂入路,颅骨钻孔后稍扩大...
陆峰姜启周王卫民肖国民程军吴建跃徐海松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三脑室侧脑室清除血肿内窥镜神经内窥镜手术破入脑室
文献传递
弥漫性轴索损伤类型与伤残预后
1998年
本文报告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约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9.5%.将56例病人根据其临床表现及CT特征不同成分4个类型:皮质下型(Ⅰ型)、中央型(Ⅱ型)、脑干型(Ⅲ型)及混型(Ⅳ型,Ⅳ型又分成Ⅳa及Ⅳb两个亚型).全组死亡27例,死亡率48.2%.DAI各型中以Ⅰ型预后为好,Ⅲ型及Ⅳb型预后最差,死亡率最高(分别为55.5%及78.6%),而Ⅱ型及Ⅳb型别致残率最高(分别为50%及45.5%).
王卫民姜启周程军陆峰赵晖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轴索损伤
不典型脑脓肿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病程经过及表现不典型的脑脓肿相关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问题。方法:回顾分析 1997.7~2007.6本院收治的23例病原学来源不明确、病程分期不典型的脑脓肿病人。男19例,女4 例,年龄27~74岁,大于60岁11...
王卫民姜启周肖国民程军裘五四吴建跃
关键词:临床诊治分析穿刺引流精神症状
文献传递
急性颅高压双瞳散大病人的颅内压改变及其预后
1998年
本文报告了21例有颅内压持续监护的因脑外伤引起急性颇高压双瞳孔散大病例.存活7例,死亡12例,植物性生存2例。发现引起双侧瞳孔散大的颅内压约在8.2kPa左右,呼吸停止时可达10.8kPa以上。如术后颅内压持续高于8.0kPa则很难存活。文章认为除手术时机外。能否将颅内压控制在引起双瞳散大的阈值范围之内,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陈立夏王卫民
关键词:瞳孔散大颅内压监护预后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GCS评分和CT评分的比较及其组合应用
2001年
姜启周王卫民乐志平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GCS评分CT评分
儿童颅脑损伤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颅脑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通过我院1997年7月~2007年6 月收治入院的196例儿童颅脑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全组196例中,男117例,女79例,年龄最小2月,最大14岁,平均7.6岁。其...
王卫民姜启周肖国民程军吴建跃裘五四徐海松方蓉
关键词:颅脑损伤交通事故伤
文献传递
硬膜下积液向慢性血肿转化的CT与临床被引量:1
1999年
王卫民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慢性血肿CT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60例帕金森病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实验组同时联合TMS治疗,1次/d,每次20 min,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UPDRS总分、精神行为情绪(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Ⅱ)和运动功能(UPDRSⅢ)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UPDRS总分、精神行为情绪(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Ⅱ)和运动功能(UPDRSⅢ)各项评分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郝泽林卢晓东王卫民程军孙佳桦
关键词:帕金森病重复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
呼吸停止至脑死亡期间颅内压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人呼吸停止时、停止后以及脑死亡后的颅内压变化。方法将近两年收治的进行颅内压监测、最后发生呼吸停止并进入脑死亡的病例中,选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7例,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16例进行分析。23例病人均在术中...
王卫民姜启周肖国民程军陆峰吴建跃徐海松
关键词:颅内压特重型颅脑损伤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