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

作品数:68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5篇心房
  • 20篇糖尿
  • 20篇糖尿病
  • 16篇肌细胞
  • 15篇心肌
  • 14篇心房颤动
  • 14篇糖尿病兔
  • 14篇房颤
  • 11篇心房肌
  • 11篇血管
  • 11篇紧张素
  • 10篇心房重构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细胞
  • 10篇梗死
  • 9篇心房起搏
  • 9篇血管紧张
  • 9篇血管紧张素
  • 9篇起搏
  • 8篇依那普利

机构

  • 66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心脏病学...
  • 4篇天津市胸科医...
  • 2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武警部队

作者

  • 68篇李健
  • 55篇李广平
  • 27篇杨万松
  • 22篇程立君
  • 19篇刘彤
  • 17篇富华颖
  • 15篇刘长乐
  • 11篇徐昭
  • 10篇张承宗
  • 9篇周长钰
  • 8篇黄体钢
  • 8篇尹力
  • 7篇王学文
  • 6篇李立丰
  • 5篇许纲
  • 5篇刘恩照
  • 4篇代建军
  • 4篇郑成环
  • 4篇蔡金荣
  • 4篇王兴华

传媒

  • 10篇天津医药
  • 6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4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快速心房起搏模型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III型受体(ATlR)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应用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Ang)-(1-7)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心房起搏对照组(C组),心房起搏+依那普利组(EN组),心房起搏+厄贝沙坦组(IB组),心房起搏+血管紧张素-(1-7)组(A组),每组6只。S组植入起搏器,但不行起搏刺激及药物干预。C组植入起搏器并起搏,但无药物干预。EN组及IB组分别于起搏开始前3d开始给予口服依那普利2mg·kg^-1·d^-1或厄贝沙坦60mg·kg^-1·d^-1。A组给予Ang-(1-7)6μg·kg^-1·h^-1持续静脉泵人。各组犬经500次/min快速心房起搏2周后,采集右心房肌标本,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房肌组织中ACE2和ATlRmRNA表达。结果心房起搏组较假手术组ACE2表达降低,ATlR表达明显升高,应用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可使ACE2表达增加和ATIR水平下调。结论快速心房起搏2周可诱发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活化,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Ang-(1-7)可抑制起搏后的RAS系统激活,降低心房颤动的易感性。Ang-(1-7)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ATIR和上调ACE2来介导。
李杨王学文李健徐昭李广平
关键词:心房起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及缬沙坦对犬心房肌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的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及缬沙坦对犬心房肌细胞外向钾通道电流的作用,探讨其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急性分离单个犬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细胞膜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缓慢延迟整流钾电流(Iks)、超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及短暂外向钾电流(Ito)。结果0.5μmol/L AngⅡ可增加Ikr、Iks,抑制Ito,对Ikur无明显影响;5μmol/L缬沙坦对Ikr、Iks、Ikur及Ito均有抑制作用。结论AngⅡ可能通过对外向钾电流的影响促进AF时的AER,缬沙坦作为AT1受体阻滞剂,可改善AF时的AER,对AF有防治作用。
代建军李广平李健许纲杨万松
关键词:钾通道
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冠心病定量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进行无创的、功能上的定量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PW -DTI)分析左室壁心肌长轴方向的运动 ,取样于二尖瓣环2点和6个室壁中点测量有关参数 ,制定冠心病PW -DTI诊断标准 :(1)任1个位点收缩期峰速度(Vs)<6cm/s ;(2)至少2点舒张早期峰速度(Ve)<8cm/s ;(3)至少7点e/a<1。具备1条即确诊。以此标准对4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冠心病预测诊断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与心电图 (ECG)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对比研究。结果 :PW -DTI诊断冠心病总敏感性(85.19 %)高于2-DE(70.37 % ),与ECG(88.89 % )相当。对单支病变敏感性PW -DTI高于2 -DE(81.82 %vs27.27 % ) ,特异性60.00 % ,与ECG(50.00% )相当 ,低于2 -DE(80.00% )。总准确性 (74.47% )与ECG(72.34 % )及2 -DE(74.47% )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病变冠状动脉 (54支 )检出率PW -DTI(61.11% )低于ECG(83.33 % )与2 -DE(81.48% )。结论 :PW -DTI是一项定量诊断冠心病的可靠的无创方法 ,其诊断敏感性可能优于2 -DE。
李健周长钰蔡金荣郑成环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四氧嘧啶介导的兔糖尿病(DM)模型,评价吡格列酮对DM兔心房结构性重构和电重构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家兔96只分成正常对照组(CN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吡格列酮A组(DPG组,4 mg/...
刘长乐富华颖李健程立君王兴华杨万松李广平刘彤
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钠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Nav1.5)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心房起搏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Ang(1-7)组犬行快速心房起搏(500/min)2周;假手术组犬不行起搏刺激,普通饲养2周。应用RT-PCR检测各干预因素对Nav1.5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房起搏组犬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犬可逆转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的Nα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Ang-(1-7)组犬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降低犬心房肌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可逆转快速起搏所致的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的降低,Ang(1-7)则无明显影响。
王学文李健徐昭杨万松李广平
关键词: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类基因表达
兔左右心室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相等:质疑心室颤动的一个假说
目的关于健康心脏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发生,最新的观点认为是由存在于左心室中并向右心室运转的稳定高频率'转子'驱动的,且相关研究支持的一个假说是:左心室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I_(K1))电流的外向成分大于右心室细胞所产生...
李健李广平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兔心房电生理及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富华颖刘彤李广平刘长乐李健杨万松程立君
Langendoff灌流兔左心房肌细胞分离模型的建立及电生理特性分析
2012年
目的:建立离体兔左心房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模型并分析其电生理特性。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0只,通过Langendoff灌流系统,经冠状动脉灌流、酶解消化法分离兔左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细胞膜动作电位(AP)、内向L型钙通道电流(ICaL)和快钠通道电流(INa),分析APD90和APD50时程大小及随频率的适应性变化;分析ICaL和INa的电流密度-电压(I-V)曲线特征。结果:收获的单个左心房肌细胞形态良好,成功记录到典型的AP、ICaL和INa。AP静息电位为(-62.8±2.4)mV。随着刺激频率增加,APD90和APD50均相应缩短,与基础刺激频率1Hz比较,在4Hz和5Hz时明显缩短(P<0.05)。ICaL电流密度(pA/pF)为-4.79±1.28。INa电流密度(pA/pF)为-118.41±16.67。ICaL在-40mV去极化电压下开始激活,在+10mV处电流达最大峰值,反转电位在+40~+50mV范围。INa激活电位在-60mV处,-40mV处电流达最大峰值,反转电位在+20~+30mV范围。结论:此模型分离的左心房肌细胞具有正常的电生理活性和特征,可用于研究房颤的电重构及离子通道重构现象。
刘长乐李广平富华颖李健程立君杨万松刘彤
关键词:肌细胞动作电位钠通道
胺碘酮急性灌流对左室肌3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L-型钙离子流异质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正常兔心室内膜心肌(Endo)细胞、心外膜心肌(Epi)细胞及中层心肌(M)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跨壁离散度(TDR)和3层心肌细胞的L-型钙通道(Ica-L)电流的异质性,以及胺碘酮急性灌流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混合气-二型胶原酶解法分离30只兔左室游离壁3层心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生理台氏液和10μmol/L浓度胺碘酮急性灌流时的动作电位(AP)和Ica-L电流,并记录APD20、APD50及APD90。结果:(1)生理台式液下APD以M细胞最长,Endo细胞最短;胺碘酮处理后Endo细胞的APD20、APD50及APD90,Epi细胞的APD20、APD50与生理台式液比较均延长(P<0.05),M细胞的APD20、APD50、APD90缩短(P<0.05);胺碘酮处理后3层心肌细胞的APD20、APD50及APD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处理后TDR较生理台氏液下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生理台式液下各组电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急性灌流对3层心肌细胞的Ica-L均有所抑制,但只有M细胞处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对3层心肌细胞的电流电压(I-V)曲线形态和Ica-L电压依赖性无显著影响。结论:兔3层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应用胺碘酮后APD减小,但不影响3层心肌细胞的Ica-L形态。
李琼李健王佩显周欣李玉明
关键词:心内膜心包动作电位心肌再灌注胺碘酮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发生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导致的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及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普罗布考组,每组10只,普罗布考组在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后予普罗布考1000 mg/d...
富华颖刘彤刘长乐李健程立君李广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