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富强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骨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爆裂
  • 1篇胸腰椎爆裂骨...
  • 1篇胸椎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爆裂骨折
  • 1篇胰岛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渤
  • 5篇谭富强
  • 3篇刘浠
  • 2篇欧东
  • 2篇易威威
  • 1篇蒋电明
  • 1篇欧云生
  • 1篇叶禾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成骨中经典Wnt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14年
长期以来,骨折患者术后骨缺损或骨不连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骨形成并重建骨的生物力学和稳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迄今为止,已发现多种信号因子具有成骨作用,如Wnt分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其中,Wnt和BMP分子介导的经典成骨信号在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研究两者在不同成骨阶段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可更好地利用基因治疗手段修复骨缺损和骨不连.本文就经典的Wnt与BMP信号在不同成骨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谭富强刘渤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作用分子机制WN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9介导的成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在骨骼发育、骨形成和干细胞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BMP9具有特殊的蝴蝶样构型的半胱氨酸支架结构;在BMP家族中,BMP9是体内和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能力最强的蛋白;较传统BMP而言,BMP9具有更特殊的调控因子和更复杂的串扰机制;在修复骨缺损、促进脊柱融合方面,BMP9也显示出良好的骨再生能力。本文就BMP9结构特点、成骨作用、调控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谭富强刘渤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9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离、培养并鉴定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BMSCs经腺病毒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AdBMP-9)诱导后的成骨分化及其在明胶海绵上的生长.方法 采用全骨髓培养分离提取兔BMSCs,噻唑蓝(MTT)检测第2、3、4、5代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兔BMSCs表面抗原CD44和CD34.利用AdBMP-9转染第3代BMSCs,分别于诱导后7、14 d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S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早期和晚期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钙结节及骨钙素(OC)的表达.同时在14 d行油红O染色观察其成脂分化能力,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与明胶海绵复合生长.结果 成功分离提取兔BMSCs,经传代,细胞由长梭形变为短梭形,第3代形态、大小趋于稳定.MTT检测发现第2、3、4、5代细胞均呈对数生长,生长曲线近似“S”型,第2代细胞生长最慢,第4代生长最快(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44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和2.63%.AdBMP-9诱导后,可检测到早期和晚期成骨标志物及脂滴的生成,转染后的BMSCs可较好地与明胶海绵复合生长.结论 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可分离得到较纯的兔BMSCs,在AdBMP-9诱导下,其可向成骨、成脂分化,且能较好地与明胶海绵复合生长.
谭富强刘渤刘浠欧东易威威温亚枫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椎体次全切结合长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 D、E型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评价采用Ⅰ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Denis D、E型严重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Denis D、E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复位、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腰痛、神经功能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角矫正、丢失及椎管占位率.结果 1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07.1 min(148 ~ 306 min),平均失血量为585 ml(300~1 500 ml),术中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所有患者随访18 ~54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6个月时CT示植骨界面均达到骨性融合.随访期内无感染、钉棒断裂及内固定松动、移位,无钛网下沉和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尚未发现邻近节段退变征象.末次随访时,Denis疼痛评分明显改善,12例疼痛完全缓解(P1),2例轻微疼痛(P2),不需要服用止痛药.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3级改善.伤椎前缘高度比术前为(41.2±8.9)%,术后l周为(8.3±4.8)%,末次随访时为(8.9±5.1)%,平均丢失0.6%.矢状位后凸角术前为(36.9±4.9)°,术后1周为(8.1±3.4)°,末次随访时为(8.5±3.8)°,平均丢失0.9°.术前与术后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伤椎椎管占位率方面,术前为(74.9±11.3)%,术后1周为(4.1±1.6)%,末次随访时为(1.8±1.4)%,术前与术后椎管占位率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以及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Denis D、E型严重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Ⅰ期达到椎管减压、骨折复位、三柱重建和坚强融合,有效缓解患者腰痛,�
谭富强刘渤欧云生蒋电明刘浠欧东
关键词:胸椎腰椎
锌指蛋白A20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前后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检测椎间盘髓核细胞退变前后锌指蛋白A20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获取我院骨科患者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采用阿辛蓝染色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退变情况,免疫组化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A20、TNF-α、IL-1β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体外培养胚胎小鼠髓核细胞,分为对照组(只加入等量的PBS)、内毒素(LPS)刺激组和NF-κB抑制组,分别以Real-time PCR检测LPS刺激细胞和加入NF-κB抑制剂后,A20、TNF-α、IL-1β、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ST-4)、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ADAMST-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20、TNF-α、IL-1β、ADAMTS-4、ADAMTS-5、MMP-13、p65、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变化。结果退变组髓核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正常组,并有明显的聚集现象;退变组髓核细胞中A20、TNF-α、IL-1β、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LPS刺激胚胎小鼠髓核细胞后,LPS刺激组A20、TNF-α、IL-1β、ADAMST-4、ADAMST-5、MMP-13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高于NF-κB抑制组与对照组(P<0.05),A20、TNF-α、IL-1β、ADAMTS-4、ADAMTS-5、MMP-13、p65、p-p65蛋白含量也较NF-κB抑制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核细胞炎症反应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20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抑制髓核细胞退变时炎症反应起到关键作用。
刘浠易威威温亚枫叶禾谭富强刘渤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锌指蛋白A20炎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