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晚英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德育课程、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当前高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 王晚英方志中
- 关键词:高职德育课程资源
- 影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教材因素探析
- 2010年
- 本文从教材因素着手,对目前影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来整合教育内容、针对学生兴趣来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完善课外实践教学来弥补教材在高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 李赟王晚英张荣
-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
- 利用时事热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被引量:4
- 2008年
-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针对性不强和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对该课程普遍不感兴趣。本文认为时事热点是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多方帮助。
- 王晚英
- 关键词:时事热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一、课题界定(一)概念界定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人的方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已于199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较有代表性的是"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
- 王晚英饶素良邓玉喜李赟贾瑜龙卫兵
- 文献传递
- 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当前高职院校正大力推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必要性、具体工作思路以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 王晚英
-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被引量:9
- 2013年
- 一、课题界定(一)概念界定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人的方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已于199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较代表性的有"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999》。
- 王晚英饶素良邓玉喜李赟贾瑜龙卫兵
-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教学观行动导向教学模块教学工学
- 新时代民族复兴叙事的三维透视被引量:1
- 2023年
- 新时代民族复兴叙事包含“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从“为什么要实现民族复兴”维度看,它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从“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维度看,它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文明复兴四方面内容;从“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维度看,它直指“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王晚英
- 关键词:民族复兴叙事
-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被引量:7
- 2020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所面临的叙事背景和叙事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作为政治哲学命题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叙事逻辑和认同策略方面,给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提供诸多启示。文章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事范式、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技术手段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概论"教学效果。
- 王晚英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叙事
- 湖湘文化融入本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四重价值
- 2022年
-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章以“文化思政”作为分析视角,基于“文化—思政”双向互动逻辑,用思政教育取向来汲取湖湘文化资源,以文化教化来实现思政教育目标,重点探讨湖湘文化融入本土高校思政教学的四重价值,即“政治性—文化性”属性维度,有利于以文化性凸显政治性;“情境—陶冶”策略维度,有利于发挥湖湘文化熏陶、陶冶作用;“资源—特色”生成维度,有利于彰显本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湖湘”特色;“高校—地方”互动维度,有利于以文化认同强化地域认同。以期为湖湘文化融入本土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
- 王晚英陈振会
-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校思政课
- 基于学生专业的高职思政课“1+N”教学模式探索
- 2021年
- 教学模式创新对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通过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现实困境的剖析,以“大思政教学观”为理念,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域四个方面构建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高职思政课“1+N”教学模式,对思政课教学构成元素进行有机重构与整合,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王晚英
-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