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琴

作品数:52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籽油
  • 26篇茶叶
  • 26篇茶叶籽
  • 21篇茶叶籽油
  • 15篇酶法
  • 15篇类化
  • 15篇类化合物
  • 15篇化合物
  • 14篇水酶法
  • 11篇酚类
  • 11篇酚类化合物
  • 8篇酶法提取
  • 7篇水酶法提取
  • 5篇油茶籽
  • 5篇油茶籽油
  • 5篇茶皂素
  • 5篇茶籽
  • 4篇油茶
  • 4篇油茶皂苷
  • 4篇皂苷

机构

  • 50篇华侨大学
  • 7篇贵州周以晴生...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厦门出入境检...
  • 1篇安捷伦科技(...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52篇王晓琴
  • 5篇王俐娟
  • 4篇曾秋梅
  • 3篇黄兵兵
  • 3篇金薇薇
  • 2篇卢鹤
  • 2篇解丽娟
  • 2篇赵珺
  • 2篇黄东方
  • 2篇陈国
  • 2篇伍华告
  • 2篇李春焕
  • 1篇林立毅
  • 1篇王旸
  • 1篇耿頔
  • 1篇李建民
  • 1篇徐敦明
  • 1篇吕美玲
  • 1篇赖国银
  • 1篇陈昭华

传媒

  • 7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食品科学
  • 2篇华侨大学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色谱
  • 1篇福建茶叶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技术辅助浸提乌龙茶多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微波技术开展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水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四因素对茶多糖得率影响排序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料水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 W、微波时间40 min、浸提温度65℃、料水比1∶50,验证试验乌龙茶多糖得率为3.14%。
王晓琴范文斌
关键词:微波乌龙茶多糖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研究茶叶籽中的酚类化合物被引量:14
2017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技术定性分析茶叶籽中的酚类化合物。茶叶籽样品经乙醇水溶液提取后经反相色谱分离,通过Q-TOF/MS进行化合物的鉴定。基于山茶属及相关植物化学组成的文献,建立了一个含有106种酚类化合物的数据库。对UHPLC-Q-TOF/MS采集得到的一级质谱数据进行数据库检索,然后对检索到的化合物色谱峰进行二级质谱扫描,根据得到的碎片离子推断化合物的结构。初步推断出茶叶籽提取物中的24种酚类化合物,包括13种酚酸类、4种儿茶素类和7种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与标准品比对,进一步确证了这些化合物。结果表明UHPLC-Q-TOF/MS技术可以用于对茶叶籽中酚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准确、可靠的定性分析,促进新化合物的发现与鉴别。
赖国银王俐娟卢鹤曾秋梅徐敦明王晓琴林立毅张志刚吕美玲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酚类化合物茶叶籽
一种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其将茶叶籽脱壳去衣后,研磨、粉碎,装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萃取溶剂,在温度为40-55℃下提取3-7小时,然后回收溶剂,得到茶叶籽油。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可有效提...
王晓琴解丽娟王旸
文献传递
一种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包括在非加热条件下快速提取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将提取物采用UHPLC‑Q‑TOF/MS技术进行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分...
王晓琴邢晨方恩华
一种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分类及结构推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分类及结构推测方法,包括按照皂苷元骨架结构差异分成三种不同类型;总结油茶籽油不同类型皂苷类化合物在质谱中的裂解特征;对油茶籽油样品进行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和检测基础上,结合裂解特征,根据皂苷...
王晓琴邢晨徐敦明
文献传递
一种水酶法-半仿生法提取茶叶籽中黄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酶法-半仿生法提取茶叶籽中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籽干燥、去壳,粉碎过筛;(2)称取茶叶籽粉,加部分水,加热灭酶,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酶液及水,搅拌均匀,酶解0.5-2.0h;(3)在酶解后...
王晓琴林莉
文献传递
含共轭亚油酸的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共轭亚油酸的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籽粉制备:茶叶籽去壳,粉碎过筛,烘干至恒重,得到茶叶籽粉;(2)水酶法提取:按照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2-1:10,称取茶叶籽粉,在此茶叶籽粉中先...
王晓琴黄兵兵
文献传递
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复合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果胶酶开展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及副产物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R=-61.384+0.719A+2.994B+4.829C+3.475D+0.015AB+0.075AD+0.045BC+0.065BD-0.122A2-0.040B2-0.913C2-0.663D2;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8 h、料液比1∶5.3(g∶mL)、果胶酶添加量7.3 mL(0.2%),验证试验茶叶籽油得率为27.0%,为茶叶籽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王晓琴黄伙水陈明陈晓旭
关键词:茶叶籽油水酶法果胶酶茶皂素
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破乳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破乳处理方法,其采用离心方式收集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并通过碱性蛋白酶来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而获得清油,提高茶叶籽油的提油率,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
王晓琴曾子菲
文献传递
芍药属油用植物种质资源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在关于芍药属油用植物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了芍药属油用植物种质资源及牡丹组的研究现状,同时为了全面汇总芍药属油用植物的研究进展,本文介绍目前研究较为有限的芍药组。主要包括芍药属油用植物种质资源简介及分布,芍药属油用植物种籽结实特性、生化成分、活性物质以及含油率,籽油主要理化指标、油脂提取工艺、脂肪酸组成、营养保健功能及所提油脂的加工利用、籽粕化学成分及功能特性。最后总结芍药属油用植物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春焕王晓琴
关键词:种质资源种籽籽油籽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