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钢锋

作品数:47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原虫
  • 30篇疟原虫
  • 26篇恶性疟
  • 26篇恶性疟原虫
  • 13篇基因
  • 8篇裂殖子表面蛋...
  • 8篇氯喹
  • 8篇表面蛋白
  • 7篇氯喹抗性
  • 7篇弓形虫
  • 6篇基因分型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人体寄生虫
  • 5篇裂殖子表面蛋...
  • 4篇蛋白
  • 4篇人体寄生虫学
  • 4篇寄生虫学
  • 4篇教学
  • 3篇等位

机构

  • 41篇广东药学院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海南省热带病...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医药学院
  • 3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卫生防...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学院

作者

  • 47篇江钢锋
  • 10篇汪琦
  • 10篇李娟兰
  • 10篇朱家勇
  • 10篇陈沛泉
  • 7篇金小宝
  • 6篇张玉英
  • 5篇洪佳冬
  • 5篇宋杰
  • 4篇覃珊珊
  • 4篇于丹
  • 4篇王善青
  • 4篇吴军
  • 4篇江静波
  • 4篇陈莎丽
  • 4篇吴强
  • 3篇黄建成
  • 3篇马艳
  • 3篇李海云
  • 3篇覃姗姗

传媒

  • 8篇广东药学院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广东寄生虫学...
  • 4篇基础医学教育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疟原虫中国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 基因的序列分析(英文)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测定恶性疟原虫中国海南分离株MSP1 基因的全序列,并进行多态性分析。方法:来自海南省保亭县2 例恶性疟患者的血样(分别滴在滤纸上)直接制备基因组DNA 后,用MSP1 基因特异的5 对寡核苷酸引物在体外扩增目的基因,用ABIPRISMTM末端标记循环测序试剂盒进行直接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已知的等位基因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了2 个恶性疟原虫中国分离株MSP1 基因的全序列,与已知的MSP1 等位基因型进行序列比较,证实其属于MAD20 型。推导其氨基酸序列除了第2 区、第4 区和第8 区以外,其余序列完全一致。其中HN2 的第4 区含K1 型序列。结论:两株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的MSP1 基因属于MAD20 型,与MAD20 等位基因比较,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一些小差异。本文首次提供了恶性疟原虫中国(海南)分离株MSP1
江钢锋刘瑞梓ClaudiaA.DaubenbergerGerdPluschke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MSP1
dsRNA抑制SAG3表达对弓形虫入侵蛋白ROP2、MIC2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表面抗原3(SAG3)对弓形虫入侵相关蛋白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弓形虫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电穿孔的方法将针对SAG3基因3-′UTR区的dsRNA转入弓形虫速殖子体内,转染后的虫体感染Hela细胞,转染后2 h提取总RNA,RT-PCR检测SAG3的抑制效率,同时检测弓形虫入侵蛋白ROP2、MIC2的表达情况。结果dsRNA电穿孔转染弓形虫速殖子后抑制SAG3 mRNA表达,ROP2、MIC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抑制SAG3的表达影响ROP2、MIC2的表达。
张玉英汪琦朱家勇江钢锋覃姗姗李娟兰金小宝
关键词:弓形虫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第1至第4区的多态性分析
1998年
本文对5株恶性疟原虫海南株MSP1基因5'端(第1~第4区)进行体外扩增,其中2株的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直接用末端标记循环测序法测定其DNA序列,另3株虫株的目的基因片段用pGEM-T载体克隆化后再测序,结果获得了6个MSP1分子第1~第4区的序列片段,与已报告的MSP1分子比较,证明属MAD20等位基因型。同时发现,6个序列片段中,除了HN3和HN5株的序列彼此完全一致,其余株序列的保守区(第1和第3区)也一致外,可变区的第2区和第4区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与MAD20的序列也略有不同,序列分析也证明海南株的MSP1也存在基因内重组现象,此外,3株经克隆化处理的虫株中,发现1株含2种不同的MSP1等位基因,本研究初步提供了我国恶性疟原虫海南株MSP1存在多态性的依据。
江钢锋刘瑞梓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
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时SAG3基因表达抑制对β-微管蛋白mRN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表面抗原3(SAG3)基因表达被抑制对弓形虫β-微管蛋白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电穿孔的方法将针对SAG3基因3′-UTR区的dsRNA转入弓形虫速殖子体内,转染后的虫体感染Hela细胞,感染后5min提取总RNA,RT-PCR检测SAG3基因的抑制效率,并分别于感染后5min、30min和1h检测β-微管蛋白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SAG3基因表达被抑制,弓形虫转染宿主细胞后5min、30min和1h的β-微管蛋白mRNA水平均降低。结论SAG3影响弓形虫入侵蛋白β-微管蛋白mRNA水平。
张玉英汪琦朱家勇江钢锋覃姗姗李娟兰金小宝
关键词:弓形虫RNA干扰
恶性疟原虫对换血恒河猴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Ⅱ血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1997年
本研究通过对将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血传接种人经切脾、换血的雌性恒河猴,引起猴体血清肾功能生化指标的一系列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恶性疟原虫对恒河猴肾功能的影响是短暂的,随猴体内恶性疟原虫的消失,肾功能指标的波动得以恢复。
李海云吴军江钢锋黄建成江静波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恒河猴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
全文增补中
恶性疟原虫对换血恒河猴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Ⅲ.血清电解质及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变化
1997年
本项工作通过对将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HN)血传接种人经切脾、换血的恒河猴。导致恒河猴血清电解质及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酵的一系列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恶性疟原虫短期内引起血清电解质水平波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酵下降,但随猴体内恶性疟原虫的消失,紊乱得以恢复。
李海云吴军江钢锋黄建成江静波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恒河猴血清电解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全文增补中
弓形虫RH株SAG1基因序列体外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根据SAG1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成功扩增出编码SAG1抗原的基因片段,扩增出的基因片段大小与预期长度(1006bp)相符,结果经测序验证,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AG1蛋白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
陈莎丽张玉英覃珊珊李娟兰金小宝江钢锋汪琦
关键词:弓形虫SAG1基因体外扩增生物信息学分析
微孢子虫与慢性腹泻被引量:1
2000年
微孢子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原虫 ,其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在近 10多年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针对微孢子虫引起的人类慢性腹泻 ,从其病原学、致病作用、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方法、治疗药物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对国外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以期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
江钢锋
关键词:微孢子虫慢性腹泻病原学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疟疾防治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存在于恶性疟原虫5号染色体上的多药抗药性基因1(pfmdr1)和7号染色体上的cg 2基因和pfcrt基因被认为是氯喹抗性相关基因,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宋杰江钢锋沈际佳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基因
与红细胞膜及细胞骨架相互作用的疟原虫蛋白质
1993年
红内期疟原虫与宿主红细胞膜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着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宿主细胞膜的结构和渗透性发生了改变。然而,疟原虫造成红细胞膜改变的详细的分子和生化机制尚未被阐明,在红细胞膜的胞浆面有一蛋白质网状结构,称为膜骨架,主要包括谱蛋白、肌动蛋白、钩状蛋白、区带4·1和4·9等。细胞骨架通过钩状蛋白和区带3的连结以及区带4.1和血型糖蛋白连结而与双层脂质的整个细胞膜蛋白质相关连。疟原虫合成了某些蛋白质。
江钢锋
关键词:红细胞膜细胞骨架疟原虫蛋白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