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坚轶

作品数:32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5篇白血
  • 15篇白血病
  • 14篇急性
  • 12篇基因
  • 8篇凋亡
  • 7篇凋亡相关
  • 7篇凋亡相关基因
  • 7篇相关基因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7篇PNAS-2
  • 6篇急性白血
  • 6篇急性白血病
  • 6篇表达谱
  • 5篇血液
  • 5篇髓系
  • 5篇急性髓系
  • 4篇血液病
  • 4篇预后

机构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医学部

作者

  • 32篇朱坚轶
  • 28篇陈芳源
  • 15篇黄洪晖
  • 11篇钟华
  • 11篇韩洁英
  • 9篇韩晓凤
  • 8篇欧阳仁荣
  • 8篇徐岚
  • 8篇钟济华
  • 7篇倪蓓文
  • 7篇肖菲
  • 7篇钟璐
  • 6篇顾春红
  • 5篇沈莉菁
  • 5篇王婷
  • 5篇王海嵘
  • 3篇梁爱斌
  • 3篇滕晔
  • 3篇王椿
  • 2篇俞夜花

传媒

  • 5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突变细胞株体外协同机制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究FLT3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抑制剂ASP2215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抑制剂SAHA,对伴FLT3-ITD突变的细胞株MV4-11的协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P2215、SAHA单药或两药联合处理白血病细胞株MV4-11,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LT3及下游信号分子STAT5的磷酸化,分析凋亡调控蛋白Mcl-1、Bcl-xL、Bcl-2、Bax和caspase-9、caspase-3的蛋白含量。结果:(1)相较于FLT3野生型细胞株THP-1,ASP2215能够特异性地抑制FLT3-ITD突变AML细胞株MV4-11细胞的增殖。(2)ASP2215和SAHA单药处理均能抑制MV4-11细胞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使用时能够协同抑制MV4-11细胞株的活性,不同药物浓度联合的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值皆小于1。(3)ASP2215和SAH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MV4-11细胞凋亡,两者联合能够进一步增加MV4-11细胞凋亡。MV4-1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伴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剪切活化,且活化程度随细胞凋亡增加而上升。相较于单药作用,两药联合能够引起更多的caspase-3和caspase-9剪切活化。形态学上,细胞凋亡和坏死改变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依次增多,且两药物联合能够引起细胞更明显的凋亡和坏死改变。(4)FLT3抑制剂ASP2215能够降低FLT3受体及下游分子STAT5的磷酸化水平,SAHA对FLT3及下游STAT5分子磷酸化也有轻度抑制作用。ASP2215和SAHA都能引起Mcl-1和Bcl-x L抗凋亡蛋白水平的降低,轻度下调Bcl-2蛋白和轻度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两药联合相较于单药能够进一步下调Mcl-1、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和Bcl-2/Bax蛋白比例。结论:ASP2215联合SAHA能够协同抑制伴FLT3-ITD突变MV4-11细胞株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两药对FLT3-STAT5通路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以及对凋亡相�
朱庆锋胡晓丽朱坚轶郎雯竞钟济华陈芳源
关键词:细胞抑制凋亡
拉米夫定预防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患者的安全性,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含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前后B—NHL患者乙型肝炎五项、HBV.DNA和肝功能指标变化。将39例HBV核心抗体(HBcAb)(+)/HBV表面抗体(HBsAb)(-)的B—NHL患者分为拉米夫定预防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化疗后HBV再激活、肝功能损害等指标。结果108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B—NHL患者中,15例患者为HBV表面抗体(HBsAg)(+),占所有患者的13.89%;39例为HBsAg(-)/HBcAb(+)患者,占所有患者的36.11%。15例HBsAg(+)的患者中HBV再激活率为13.3%,13例拉米夫定预防患者中1例(7.7%)HBV再激活,2例未预防的患者中1例HBV再激活。39例HBsAg(-)/HBcAb(+)患者中HBV再激活率为7.7%(3例),14例拉米夫定预防组HBV再激活率为0,25例未预防的患者中3例(12%)HBV再激活。结论B—NHL合并HBV携带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导致HBV再激活的风险是可控的,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HBV再激活。
朱坚轶陈芳源肖菲黄洪晖钟华韩晓凤王婷徐岚钟璐倪蓓文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拉米夫定
单核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在R-CHOP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作用分析
肖菲陈芳源黄洪晖钟华钟璐韩晓凤徐岚朱坚轶倪蓓文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miR-146a的表达变化及其预后分析
李昕蔡佳翌盛贤福肖菲朱坚轶刘佳陈芳源钟华
硫化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硫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RTPCR技术,检测硫化砷作用前后NB4细胞、APL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显示,硫化砷作用于NB4细胞后,PNAS-2基因表达下调;RTPCR结果发现,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有明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APL原代细胞经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也呈下降趋势。结论硫化砷能够下调PNAS2基因在NB4细胞株和APL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推测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治疗APL的靶基因之一。
黄洪晖朱坚轶顾春红王海嵘滕晔陈芳源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NB4细胞株砷诱导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突变基因谱,讨论基因突变在疾病预后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间在上海7家综合性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新诊断的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患者的骨髓液,提取RNA和DNA后,应用白血病融合基因和髓系相关基因突变组套进行检测。分析白血病融合基因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染色体核型组的患者情况。Kaplan-Meier曲线用于患者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453例初诊AML患者,男女比例1.2∶1,中位年龄49.5(11~85)岁。其中289例患者共检测到了540个突变/融合基因,132例(29.1%)患者存在2个及以上的突变/融合基因。发生频率在10%以上的突变/融合基因有:NPM1突变12.8%,ETO 11.92%,TET2突变11.04%,以及WT1过表达者占10.6%。5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与表观遗传修饰相关的基因突变频率较高,ASXL111.93%,DMNT3A 13.99%,IDH1/IDH26.58%,TET213.17%。其中DMNT3A突变发生频率是50岁以下患者的3倍以上(P=0.017)。本研究中,低危核型组患者基因突变发生比例低。中危核型组中,NPM1、TET2、FLT3-ITD、DNMT3A、ASXL1、CEBPA双突变等都有较高的发生频率。高危核型组中ASXL1、TET2、DNMT3A、PHF6突变发生频率在10%以上,其中ASXL1和PHF6突变率明显高于低危和中危核型组(P<0.05)。正常核型AML(NK-AML)患者254例(占56%),其中伴有表观遗传修饰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56例,该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较无相关基因突变组患者短,中位无白血病生存期(L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大于50岁且有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突变的NK-AML患者,其中位OS 12个月,中位LFS 10个月,而无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位OS和LFS分别为18个月和12个月。结论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核型分组的AML患者基因突变发生频率有差异。>50岁的AML患者表观遗传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
赵初娴王健民李军民邹善华陈芳源梁爱斌侯健胡晓霞张赟翔顾史洋朱坚轶李萍杜鹃杨一宁秦尤文王小蕊王椿
关键词:基因突变
三氧化二砷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分析以三氧化二砷(ATO)为基硇的诱导和维持治疗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初诊成年AP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巩固维持治疗经过,并作5、7年随访分析.结果 诱导治疗阶段,ATO+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药联合化疗组与ATRA联合化疗组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达到CR时间明显缩短.诱导治疗后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两组分别为86.2%、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维持治疗阶段,ATO序贯维持组和化疗序贯维持组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4±5.4)%和(45.5±10.2)%,7年OS率分别为(52.5±23.7)%和(27.3±9.3)%;两组5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94.7±5.5)%和(41.3±10.1)%,7年DFS率分别为(52.6±23.7)%和(275±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TO序贯维持组复发率(14.7%)低于化疗序贯维持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ATO联合ATRA、化疗的诱导化疗方案可缩短诱导化疗时间,提高PML-RAR α融合基因转阴率,而且,包含ATO的序贯维持治疗明显改善APL患者的长期生存,减少复发,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徐岚陈芳源黄洪晖钟华钟璐沈莉菁朱坚轶韩洁英陈冰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砷剂
血液病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从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分离的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合并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分离细菌菌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09年至2011年从血液科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583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17株(54.4%)、革兰阳性球菌266株(45.6%)。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90.3%~100%):而部分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出现耐药.其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2.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菌株: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对所测试的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占64.4%、36.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3.2%、81.2%。结论:本院血液病房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临床上应根据血液科细菌分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抗生素。
韩毅黄洪晖应春妹汪雅萍韩晓凤朱坚轶肖菲陈芳源
关键词:血液病细菌耐药性检测药敏试验
凋亡相关基因PNAS-2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细胞凋亡障碍是白血病乃至肿瘤发病的重要机制。据资料显示新近发现的凋亡相关基因PNAS-2(apoptosis-related protein)与NB4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证实在硫化砷作用后的NB4细...
朱坚轶
文献传递
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独立预后因素分析
路莎莎朱坚轶黄洪晖韩晓凤沈莉菁王婷钟济华陈芳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