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孝均

作品数:190 被引量:2,460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7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0篇土壤
  • 45篇紫色土
  • 42篇施肥
  • 22篇水稻
  • 17篇养分
  • 16篇柑橘
  • 14篇小麦
  • 13篇肥力
  • 12篇轮作
  • 12篇烤烟
  • 12篇长期施肥
  • 11篇氮肥
  • 11篇土壤肥力
  • 11篇紫色
  • 10篇氮素
  • 9篇磷素
  • 9篇钾素
  • 9篇肥料
  • 7篇沙质土
  • 7篇沙质土壤

机构

  • 135篇西南大学
  • 49篇西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滨州学院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省水土保...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渝西学院
  • 2篇重庆市农业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188篇石孝均
  • 21篇毛知耘
  • 19篇王定勇
  • 19篇张跃强
  • 18篇温明霞
  • 17篇张宇亭
  • 16篇周鑫斌
  • 11篇王洁
  • 11篇易时来
  • 10篇赵亚南
  • 9篇周则芳
  • 9篇熊明彪
  • 9篇郭涛
  • 8篇赵秀兰
  • 8篇朱金山
  • 8篇陈宏
  • 8篇刘峰
  • 7篇宋光煜
  • 6篇徐明岗
  • 6篇王帅

传媒

  • 20篇西南农业大学...
  • 15篇植物营养与肥...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西南大学学报...
  • 13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土壤学报
  • 4篇草业学报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年份

  • 12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沙质土壤抗蒸发及保水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沙质土壤抗蒸发及保水能力的方法,是将秸秆改良材料添加到土壤中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合,其添加标准为: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小于0.5%时,秸秆改良材料添加量为1000-1200kg/亩;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0....
王定勇赵秀兰韦武思朱金山石孝均陈宏
一种花椒树冠层氮浓度无损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椒树冠层氮浓度无损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花椒树样本的树体冠层高光谱图像和地上部点云数据,得到花椒旺长期和状果期归一化植被指数,点云特征参数;S2、采集花椒树样本的冠层叶片,测定得到冠层氮浓度...
王洁魏勇赵敬坤王帅彭清徐文静石孝均
地膜覆盖对蔬菜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辣椒-萝卜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通过1 a的田间原位观测,研究地膜覆盖对菜地生态系统土壤的水热条件、CH_4排放通量及各土层CH_4剖面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春夏辣椒种植季的土壤温度(P<0.01),而在秋冬萝卜种植季则改变不明显(P>0.05);覆膜种植土壤含水率在萝卜季显著高于常规种植(P<0.05),而在辣椒季则差异不显著(P>0.05);在整个观测周期内,覆膜和常规种植条件下,土壤CH_4的排放通量均无明显变化规律,CH_4排放通量的均值分别为-7.64μg·(m^2·h)^(-1)和-9.00μg·(m^2·h)^(-1),整个观测期CH_4净吸收量分别为0.54 kg·hm^(-2)和0.64 kg·hm^(-2),表明地膜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能削弱土壤作为CH_4汇的能力.在各土层CH_4浓度观测方面,发现两种种植方式在整个观测周期内各土层CH_4浓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表现为:10 cm>20 cm>30 cm,覆膜土壤CH_4浓度在20 cm、30 cm深土层显著低于常规种植(P<0.05),而在1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土壤CH_4的排放通量与5 cm地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含水率之间显著负相关(P<0.05),而在常规种植条件下,CH_4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5 cm地温及土壤含水率均无相关性;两处理10 cm、20 cm土层CH_4浓度均与地表CH_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30 cm土层CH_4浓度与地表温度及5 cm地温均呈显著正相关,各土层CH_4浓度与土壤含水率无显著相关关系.
张凯莉郝庆菊冯迪石将来石孝均江长胜
关键词:地膜覆盖菜地CH4通量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被引量:111
2006年
采用密闭室法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不同施N量和施N方式对水稻和小麦生育期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明显降低稻-麦轮作系统中的氨挥发损失,在整个稻麦轮作体系中,优化和习惯的氨挥发损失占N肥施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05%±1.37%和9.81%±0.38%。稻季与麦季的氨挥发损失差异显著。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与N肥施用量呈乘幂关系上升,麦季则呈正的线性关系。水稻施肥后氨挥发持续的时间短,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周以内,麦季持续时间较长,在施肥后10天左右。稻季和麦季的基肥阶段是主要的氨挥发时期,占各自氨挥发损失N的50%左右。
邓美华尹斌张绍林朱兆良石孝均
关键词:优化施肥习惯施肥氨挥发
油菜生长季氮素在紫色土中的淋失被引量:20
2006年
利用原状回填土渗漏池研究了油菜生长季节氮素在紫色土中的移动特点和淋洗损失以及影响氮素移动和淋失的因素。结果表明.油菜生长期间氮素的渗漏淋失星波浪式的变化.在移栽后的第10天、40天、90天和110天左右出现了4次淋洗峰;油菜季各处理氮素淋失总量变动在1.81~5.43kg/hm^2.平均为3.35kg/hm^2;油菜季氮素淋失量,前期(移栽后0~50天):中期(51~100天);后期(101天~收获)约为3:1:2。降雨量、氮肥用量、肥料品种和土壤性质影响了NO3^- -N在紫色土中的移动和淋失。
易时来石孝均
关键词:氮素淋失紫色土
长期施肥对稻麦轮作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探明西南地区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轮作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和碳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的影响,依托重庆北碚29年稻麦轮作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有机无机配施(NPKM)、秸秆还田配施含氯化肥[(NPK)_(Cl)S]和秸秆还田配施无机肥(NPKS)5个处理,测定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及与土壤碳循环相关的水解酶活性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施肥(NPK、NPKM和NPKS)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各施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CK提升11.6%~40.2%,其中以NPKS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cPOC、i_POC和M_s+c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粗颗粒有机碳(cPOC)组分对土壤碳库变化反应最敏感,土壤总有机碳每提升1个单位有0.4个单位的碳保存于cPOC中。在化学保护、物理保护和未受保护三大有机碳库中,化学保护有机碳库是紫色土有机碳的主要固存组分,平均占66.1%;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碳库的分配受施肥影响,NPKM和NPKS处理土壤未受保护有机碳和物理保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较CK处理显著升高,增幅为10.1%~24.1%。施肥显著提高土壤碳循环水解酶活性,与CK相比,NPKM和NPKS处理的土壤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和β—木糖苷酶(BDX)活性提高14.5%~89.1%,提升效果最佳;水解酶(AG、BG和BDX)活性与土壤未受保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有机无机配施是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的最佳培肥措施。
徐文静张宇亭魏勇张建伟胡琪娟刘瑞张学良石孝均
关键词:长期施肥紫色土有机碳组分水解酶活性
施钾对紫色土稻麦产量及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5
2003年
通过 9年定位试验 ,研究了水稻—小麦轮作中 ,连续施用钾肥对紫色土钾素形态、含量变化及钾肥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钾明显提高稻麦产量 ,维持紫色土有效钾库的平衡 ,提高并保持土壤的持续供钾能力 ;在每年 75 0 0kghm- 2 稻秆还田的基础上 ,每季配施 70kghm- 2 (K2 O)左右的化学钾肥是维持紫色土土壤钾库平衡的有效措施。
熊明彪舒芬宋光煜石孝均毛知耘
关键词:紫色土土壤钾素
柑橘高接换种需注重砧穗亲和及微肥施用被引量:2
2016年
柑橘高接换种是调整品种结构、推行新品种、提高优良品种比例、实现良种化、提高单产和品质、达到快速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几年,处于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带的忠县、垫江、长寿等区县受经济闪素及产业升级的驱动,数万亩夏橙等原有品种采用高接的方式更新成不知火、清见、沃柑等当前市场销售旺盛的品种。
徐春丽张珍珍石孝均张跃强
关键词:高接换种柑橘微肥施用亲和砧穗
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花椒氮累积量的无损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花椒氮累积量的无损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花椒树样本的地上部点云数据,得到花椒树点云特征参数;S2、测量花椒树样本的地上部氮累积量;S3、根据花椒树点云特征参数和花椒树样本的地...
王洁魏勇王帅赵敬坤彭清徐文静石孝均
重庆市烟区土壤-烤烟氯素含量及其变化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采用调查研究、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烟区土壤、烟叶含氯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于2002~2003年进行了不同施氯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氯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庆植烟土壤含氯量低,平均为13.4mg/kg,变幅大(为痕量~99.7mg/kg),有90%的土壤含氯量在烟草种植区划规定的最适宜植烟的土壤含氯量(≤30mg/kg)范围内,土壤含氯量>45mg/kg不适宜烟草种植的土壤样本仅占3.7%,土壤含氯量≤2mg/kg的缺氯土壤样本占19.2%。重庆植烟土壤类型主要是黄壤,占植烟土壤的75.6%。重庆市烟叶含氯量很低,平均为0.70g/kg,变幅0.11~9.19g/kg,有99%的烟叶含氯量低于优质烟叶要求的含氯下限(3.0g/kg),烟叶含氯量低已成为影响烟叶质量的限制因素。2003年的调查结果与1988年相比,15年后烟区土壤含氯量降低了5mg/kg,烟叶含氯量下降60.0%。在一定的施氯量范围内,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其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
关博谦石孝均霍沁建许安定吴跃明
关键词:植烟土壤烟区草种植施氯量烤烟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