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红春

作品数:144 被引量:1,151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4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4篇棉花
  • 26篇胁迫
  • 16篇氮素
  • 16篇叶片
  • 15篇水分
  • 15篇根系
  • 14篇干旱
  • 11篇幼苗
  • 11篇种子
  • 10篇小麦
  • 9篇生理特性
  • 9篇铃-叶系统
  • 9篇基因
  • 9篇旱胁迫
  • 9篇干旱胁迫
  • 8篇生理特征
  • 8篇土壤
  • 7篇源库
  • 7篇水分胁迫
  • 6篇性状

机构

  • 144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沧州市农林科...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3篇中国农村技术...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山东棉花研究...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泰科技股份...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平顶山教育学...
  • 1篇保定职业技术...
  • 1篇河北省农业厅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篇威县农业局

作者

  • 144篇孙红春
  • 135篇李存东
  • 102篇刘连涛
  • 84篇张永江
  • 32篇白志英
  • 12篇陈静
  • 12篇冯丽肖
  • 8篇刘玉春
  • 8篇王晓丹
  • 8篇谢志霞
  • 7篇王占彪
  • 6篇贾蕾
  • 6篇刘灵娣
  • 6篇朱继杰
  • 6篇张海娜
  • 6篇张科
  • 6篇宋世佳
  • 5篇任新茂
  • 5篇陈文雪
  • 4篇高雪飞

传媒

  • 33篇棉花学报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华北农学报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中国棉花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作物学报
  • 3篇节水灌溉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第九届全国作...
  • 2篇中国作物生理...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的调控及评价指标筛选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株型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对棉花的栽培适应性和产量等有着巨大影响。研究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相关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为化学封顶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于2015—2016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以黄河流域大面积种植的冀棉863和农大棉601为试验材料,设置人工打顶、化学封顶和不打顶3个处理,测定产量构成及株高、茎粗、果枝数等株型相关指标,开展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人工打顶和化学封顶处理的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不打顶处理,冀棉863和农大棉601在化学封顶处理下的籽棉产量比不打顶处理分别提高了7.19%和6.18%。与不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的株高、节间数、果枝数、果节数,显著增加了上部果枝的近远端直径比。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处理显著降低了主茎的节间长度和上部果枝长度。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可通过株高和上部果枝的近远端直径比来评价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的调控效果。【结论】化学封顶可显著调控棉花的营养生长,且与人工打顶相比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株高和上部果枝近远端直径可作为评价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调控效果的最佳评价指标。
祝令晓刘连涛张永江孙红春张科白志英董合忠李存东
关键词:棉花株型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盛花期光合产物在'铃-叶系统'中运转分配规律研究
试验以大铃、中铃和小铃三个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为材料,通过在盛花期测定棉株中部主茎和果枝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并用14CO2饲喂中部主茎叶,研究14CO2光合产物在棉株不同层次'铃一叶系统'中的运转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盛花期...
陈文雪李存东孙红春张海娜贾蕾
关键词:棉花叶位铃-叶系统盛花期光合产物
文献传递
稀土对红花的生物学效应研究Ⅰ.稀土对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为研究稀土对红花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给稀土用于红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理生化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稀土溶液浸泡红花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50 mg/L和100 mg/L的稀土溶液是处理红花种子的适宜浓度,能够促进红花种子的萌发,稀土能够提高红花的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物质的转化,刺激胚芽与胚根的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白岩韩延彬孙红春刘守赞李雁鸣
关键词:红花稀土元素种子萌发
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7
2008年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棉花模型的综合模拟功能,提高其生产管理系统的机理性、数字化、可靠性和通用性水平,该研究运用软构件和参数化技术,决策支持与系统设计技术,结合GIS空间技术,充分发挥模拟模型的动态预测功能、GIS的空间信息管理功能、知识模型的管理决策功能,最终建立了基于数字模型和模拟分析的网络化数字棉作栽培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以品种、气候、土壤、生产条件等数据作为基本输入,可为农业生产者、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等不同用户提供棉作区划、方案设计、模拟预测、实时调控、生产分析等棉花生产管理服务。系统的实现为棉花生产系统的数字化设计、精确化预测、动态化管理和网络化控制提供了支持。
郭银巧赵传德刘小军姜晓剑曹卫星朱艳李存东孙红春
关键词:棉花GIS生长模拟模型决策支持系统
一种种子萌发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萌发纸,涉及植物组织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纸层、强纤维层和保水层,所述基纸层与所述强纤维层交替设置,同一层级的强纤维层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相邻强纤维层的通孔同轴设置,且上层强纤维层的通孔半径大于...
刘连涛白燕丹孙红春张永江张科李存东
文献传递
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为研究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了营养液培养下棉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II的潜在活性、PSII光化学最大效率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棉花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氮浓度为4 mmol·L-1;随处理时间延长,处理间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处理第12天时,除根冠比外,各指标均与氮浓度极显著相关;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对氮素的响应最为灵敏;鲁棉研28各光合指标下降程度大于银瑞361和农大棉8号,3个品种对氮素敏感性依次为:鲁棉研28>银瑞361>农大棉8号。
陈静刘连涛孙红春张永江王占彪李存东
关键词:氮素棉花幼苗光合特性
氮素对棉花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中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0kg.hm-2,中氮189.5kg.hm-2,高氮395.0kg.hm-2)处理,研究棉花生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LAI)、透光率(CLP)、群体光合势(LAD)、群体净同化率(NAR)及作物生长率(CGR)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棉花群体生理指标有所提高,但数值过高不利于产量提高。中氮处理达到最高产量,其LAI最高值为4.3,CGR最高值为16.71kg.hm-2.d-1,叶面积载荷量为21.6mg.cm-2。因此,适当氮素供应对棉花群体性能改善较为显著,对调控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及氮素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刘连涛孙红春张永江李存东
关键词:棉花氮素
种子子指对棉株下部外围“铃-叶系统”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2006年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播前根据种子的大小和饱满度状况设三个子指处理,观测了棉花下部果枝外围果节铃及其对位叶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结果显示,大粒饱满的种子处理显著提高了该部位开花当天铃对位叶叶面积,还明显地促进了源叶生理质量的改善,且成熟时单铃子棉的干物重得到明显增加。小粒饱满比大粒不饱满的种子更明显地影响了该部位“铃-叶系统”的生长和生理状况,显著降低了成熟时的单铃子棉干物重。
张海娜李存东孙红春陈文雪
关键词:棉花子指
去留叶枝对棉花叶片、叶柄、铃柄解剖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以冀棉958为材料,于花铃期观察去留叶枝对果枝叶片、叶柄和铃柄解剖学结构,研究去留叶枝对棉花形态建成、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留叶枝和去叶枝两种整枝方式,于花后15 d(花铃初期)、45 d(花铃后期)取中部果枝(第6果枝)第1果节叶片、叶柄、铃柄,通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去叶枝有利于提高果枝叶光合能力及蒸腾作用;有利于果枝叶及叶柄输导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即能促进同化物及水分的运输。花铃初期去叶枝有利于铃柄同化物运输到棉铃,花铃后期留叶枝有利于铃柄同化物运输到棉铃。去叶枝棉花理论产量显著高于留叶枝理论产量,表明去叶枝能够显著促进光合同化产物的形成与运输,对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张颖任锋潇靖姣姣杜欢孙红春刘连涛白志英李存东
关键词:整枝方式冀棉958维管束
水氮调控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23年
水分和氮素是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探究水分和氮素对棉花形态、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本研究以‘农大棉36号’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W1,相对含水量为45%±5%)和正常供水(W2,相对含水量为70%±5%)两个水分条件以及不施氮肥(N0)、低氮[N1,69mg(N)∙kg^(-1)]、常规施氮[N2,138mg(N)∙kg^(-1)]3个氮素水平,分析不同水分和氮肥条件下棉花地上部和根系形态、光合性状、抗氧化酶活性、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W2处理相比,W1处理显著抑制了棉花生长,降低了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P<0.05),显著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合能力,从而造成棉花产量下降(P<0.05);与N2处理相比,N0和N1处理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常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肥和低氮处理促进棉花地上和地下生长,显著提高主茎叶SPAD、净光合速率和F_(v)/F_(m)(P<0.05),增强抗氧化酶(SOD、POD、CAT)和氮代谢酶(GS和NR)活性(P<0.05),减轻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造成的抑制,提高棉花产量。在低氮条件下,正常供水比干旱胁迫处理亦促进棉花的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和氮代谢酶活性,减缓了低氮胁迫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产量(P<0.05)。因此,可通过增施氮肥提高干旱胁迫下的棉花产量,亦可通过适当增加灌水量提高低氮胁迫下的棉花产量,本研究为明确氮素胁迫和水分胁迫下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孟妍君马鑫颖宋晨孙红春刘连涛张科张永江白志英李存东
关键词:棉花植株形态生理性状籽棉产量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