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江

作品数:112 被引量:675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3篇棉花
  • 16篇胁迫
  • 14篇根系
  • 11篇氮素
  • 11篇幼苗
  • 11篇基因
  • 10篇叶绿
  • 10篇叶片
  • 9篇叶绿素
  • 9篇水分
  • 8篇叶绿素荧光
  • 8篇棉花幼苗
  • 8篇干物质
  • 7篇植物
  • 6篇玉米
  • 6篇植株
  • 6篇种子
  • 6篇萌发
  • 5篇生理特征
  • 5篇土壤

机构

  • 99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国家农业信息...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沧州市农林科...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山东棉花研究...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农村技术...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沧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12篇张永江
  • 90篇刘连涛
  • 88篇李存东
  • 84篇孙红春
  • 22篇白志英
  • 11篇陈静
  • 9篇刘良云
  • 8篇王占彪
  • 7篇王晓丹
  • 7篇张科
  • 6篇赵春江
  • 6篇宋世佳
  • 5篇王国平
  • 4篇李亚兵
  • 4篇董合忠
  • 4篇侯名语
  • 4篇刘玉春
  • 4篇平文超
  • 3篇韩迎春
  • 3篇冯璐

传媒

  • 25篇棉花学报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华北农学报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棉花
  • 3篇遥感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河北农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光学技术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的调控及评价指标筛选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株型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对棉花的栽培适应性和产量等有着巨大影响。研究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相关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为化学封顶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于2015—2016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以黄河流域大面积种植的冀棉863和农大棉601为试验材料,设置人工打顶、化学封顶和不打顶3个处理,测定产量构成及株高、茎粗、果枝数等株型相关指标,开展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人工打顶和化学封顶处理的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不打顶处理,冀棉863和农大棉601在化学封顶处理下的籽棉产量比不打顶处理分别提高了7.19%和6.18%。与不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的株高、节间数、果枝数、果节数,显著增加了上部果枝的近远端直径比。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处理显著降低了主茎的节间长度和上部果枝长度。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可通过株高和上部果枝的近远端直径比来评价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的调控效果。【结论】化学封顶可显著调控棉花的营养生长,且与人工打顶相比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株高和上部果枝近远端直径可作为评价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调控效果的最佳评价指标。
祝令晓刘连涛张永江孙红春张科白志英董合忠李存东
关键词:棉花株型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不同基因型玉米光合生产效率差异及其遗传生理学基础
2001~2002年在北京、河北香河、河北坝上沽源不同生态区,选用64个玉米基因型为试材,从光合性能角度,分层次研究了影响玉米产量形成关键光合生理指标及其遗传生理学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光合生产效率存在基因型差异....
张永江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
文献传递
一种种子萌发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萌发纸,涉及植物组织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纸层、强纤维层和保水层,所述基纸层与所述强纤维层交替设置,同一层级的强纤维层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相邻强纤维层的通孔同轴设置,且上层强纤维层的通孔半径大于...
刘连涛白燕丹孙红春张永江张科李存东
文献传递
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为研究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了营养液培养下棉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II的潜在活性、PSII光化学最大效率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棉花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氮浓度为4 mmol·L-1;随处理时间延长,处理间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处理第12天时,除根冠比外,各指标均与氮浓度极显著相关;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对氮素的响应最为灵敏;鲁棉研28各光合指标下降程度大于银瑞361和农大棉8号,3个品种对氮素敏感性依次为:鲁棉研28>银瑞361>农大棉8号。
陈静刘连涛孙红春张永江王占彪李存东
关键词:氮素棉花幼苗光合特性
棉花表型技术研究进展
2023年
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表型技术的应用对棉花智慧栽培管理和数字化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监测传感器及表型平台的发展,棉花表型技术研究进入重要阶段。概述了棉花的表型构成和主要表型指标;从图像类表型平台、点云类表型平台2个方面综述了棉花表型获取相关传感器及高通量系统平台的发展现状,总结其适用场景、通量、效率及精度;详细综述了棉花多源表型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包括图像、三维建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表型大数据建模等技术方法;总结讨论了当前表型技术在棉花精准栽培管理和数字育种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棉花表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李远鲲郭新宇张颖张颖张永江张永江
关键词:棉花高通量多尺度
外源褪黑素对镉胁迫下棉苗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镉抑制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积累,影响幼苗发育。褪黑素能缓解镉胁迫对棉花光合作用抑制,但其具体效应尚不明确。202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的智能温室内以农大棉601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浓度褪黑素(melatonin,MT)缓解镉胁迫(75μmol·L^(-1)的CdCl2溶液)下棉苗光合及发育抑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镉胁迫(75μmol·L^(-1))下喷施一定浓度的MT后,尤其是浓度为50μmol·L^(-1)时,棉苗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镉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但是,随着MT浓度的增高,其对棉苗镉胁迫的缓解作用表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且高浓度(200μmol·L^(-1))MT处理对缓解棉苗镉胁迫无显著效果。本研究条件下,50μmol·L^(-1) MT缓解棉苗镉胁迫的效果最佳。据此初步认为,施用适宜浓度的MT能有效地改善镉胁迫条件下棉苗的生长状况,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棉花耐镉性。
黄沛域卢玉姗张广兴牛继梦孙晓雪袁欣彤贾雨杉平文超孙红春张永江刘连涛
关键词:镉胁迫褪黑素光合特征
NO对氮胁迫棉花幼苗根系形态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以‘农大棉8号’为试验材料,在水培缺氮的情况下,利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棉花幼苗,研究了外源NO对氮素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根系形态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外源NO能够增加氮素胁迫下棉花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主根直径和根干重。低浓度的NO(SNP浓度50~100μmol/L)能显著提高根表面积9.39%、根体积10.78%、主根直径8.63%、根系干重39.2%;高浓度NO对氮素胁迫缓解效应较弱。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低浓度的NO(SNP浓度50~100μmol/L)表现对氮素胁迫下棉花根系生长具有良好促进效应,可能利于增强棉花的抗逆性。
陈静刘连涛李存东孙红春张永江王占彪
关键词:棉花根系形态氮素胁迫一氧化氮
氮素对棉花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中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0kg.hm-2,中氮189.5kg.hm-2,高氮395.0kg.hm-2)处理,研究棉花生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LAI)、透光率(CLP)、群体光合势(LAD)、群体净同化率(NAR)及作物生长率(CGR)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棉花群体生理指标有所提高,但数值过高不利于产量提高。中氮处理达到最高产量,其LAI最高值为4.3,CGR最高值为16.71kg.hm-2.d-1,叶面积载荷量为21.6mg.cm-2。因此,适当氮素供应对棉花群体性能改善较为显著,对调控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及氮素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刘连涛孙红春张永江李存东
关键词:棉花氮素
水氮调控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23年
水分和氮素是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探究水分和氮素对棉花形态、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本研究以‘农大棉36号’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W1,相对含水量为45%±5%)和正常供水(W2,相对含水量为70%±5%)两个水分条件以及不施氮肥(N0)、低氮[N1,69mg(N)∙kg^(-1)]、常规施氮[N2,138mg(N)∙kg^(-1)]3个氮素水平,分析不同水分和氮肥条件下棉花地上部和根系形态、光合性状、抗氧化酶活性、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W2处理相比,W1处理显著抑制了棉花生长,降低了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P<0.05),显著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合能力,从而造成棉花产量下降(P<0.05);与N2处理相比,N0和N1处理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常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肥和低氮处理促进棉花地上和地下生长,显著提高主茎叶SPAD、净光合速率和F_(v)/F_(m)(P<0.05),增强抗氧化酶(SOD、POD、CAT)和氮代谢酶(GS和NR)活性(P<0.05),减轻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造成的抑制,提高棉花产量。在低氮条件下,正常供水比干旱胁迫处理亦促进棉花的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和氮代谢酶活性,减缓了低氮胁迫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产量(P<0.05)。因此,可通过增施氮肥提高干旱胁迫下的棉花产量,亦可通过适当增加灌水量提高低氮胁迫下的棉花产量,本研究为明确氮素胁迫和水分胁迫下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孟妍君马鑫颖宋晨孙红春刘连涛张科张永江白志英李存东
关键词:棉花植株形态生理性状籽棉产量
被动荧光探测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利用叶绿素荧光被动探测方法初步探讨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生理机能的影响。水分胁迫梯度通过将离体叶片放在干燥器时间不同而获得。室内采用积分球耦合A SD光谱仪,结合加/不加滤光片照明的方法得到反射率差值光谱,即代表叶绿素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含水率的降低,叶绿素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峰高在686 nm处有先上升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在740 nm处则缓慢下降。双峰比值D if686/D if740与叶片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R2=0.3850,n=21),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下利用调制式荧光仪测定的荧光参数F v/Fm与740 nm荧光光谱峰值线性正相关,与双峰比值有负相关趋势。表明该被动方法可以探测水分胁迫引起的叶片光系统受胁状况,为田间被动遥感探测植物叶绿素荧光和生理状态提供参考。
张永江赵春江刘良云王纪华马智宏王人潮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水分胁迫玉米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