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思思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花叶
  • 6篇花叶病
  • 6篇大豆
  • 4篇侵染
  • 4篇侵染过程
  • 4篇胼胝质
  • 4篇抗花叶病
  • 4篇花叶病毒
  • 4篇大豆花叶
  • 4篇大豆花叶病
  • 4篇大豆花叶病毒
  • 3篇胞间连丝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标记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调控
  • 1篇抗性
  • 1篇抗性品种

机构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吴思思
  • 5篇侯春燕
  • 5篇李文龙
  • 5篇王冬梅
  • 5篇肖东强
  • 4篇刘刚

传媒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第三届泛环渤...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抗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胼胝质沉积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本试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在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SMV)互作体系中胼胝质积累的分子调节机制,以冀豆7号分别与SMV株系N3和SC-8组成不亲和与亲和组合,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
李文龙吴思思肖东强刘刚侯春燕王冬梅
大豆抗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胼胝质沉积的分子调控机理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互作体系中胼胝质积累的分子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时定量PCR、Western B1otting检测、酶活性测定和免疫金标记技术证明在亲和与不亲和组合中,β-1,3-葡聚糖...
李文龙吴思思肖东强刘刚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胼胝质胞间连丝
文献传递
大豆抗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胼胝质沉积的分子调控机理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互作体系中胼胝质积累的分子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酶活性测定和免疫金标记技术证明在亲和与不亲和组合中,β-l,3-葡聚糖...
李文龙吴思思肖东强刘刚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胼胝质胞间连丝
大豆不同花叶病毒抗性品种胼胝质荧光标记初探被引量:6
2013年
选用6个大豆品种与4个不同的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分别组成抗病级别不同的组合,通过对接种叶片与上位叶症状观察、苯胺蓝染色辅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药物学试验,探讨了不同抗病级别组合中胼胝质(即β-l,3-葡聚糖)积累的特点及其在大豆抵抗大豆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接种病毒后,在抗病级别分别为0~3的各个组合的叶肉细胞中,在侵染早期(接种后6、72 h)不同的组合在不同时间点分别观察到了胼胝质荧光,且胼胝质荧光出现的时间与抗病级别密切相关,即抗病性越强的组合在侵染点处观察到胼胝质的时间越早;而在抗病级别为5的组合中一直未能观察到胼胝质荧光。另外,在抗病级别为0级和1级的各组合中给叶片预注射2-DDG(2-deoxy-D-glucose,一种胼胝质合成抑制剂)再接种病毒,在上位叶能观察到坏死斑的出现并且通过RT-PCR能够检测到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以上结果表明,大豆被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后,抗病性越强的品种就会在侵染点处越早地积累胼胝质,胼胝质的沉积与大豆抗病毒侵染密切相关。
吴思思李文龙肖东强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胼胝质
大豆抗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胼胝质沉积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本试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在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SMV)互作体系中胼胝质积累的分子调节机制,以冀豆7号分别与SMV株系N3和SC-8组成不亲和与亲和组合,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
李文龙吴思思肖东强刘刚侯春燕王冬梅
不同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组合中胼胝质的荧光标记及其功能初探
胼胝质,即β-1,3-葡聚糖,在植物抵抗病毒侵染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在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侵染中的作用所知甚少。本试验选用8个大豆品种与4个不同的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组成的23个不同抗病级别的组合,首先通...
吴思思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胞间连丝胼胝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