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春燕

作品数:80 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小麦
  • 31篇锈菌
  • 31篇叶锈菌
  • 10篇细胞
  • 10篇花叶
  • 10篇花叶病
  • 9篇过敏
  • 9篇过敏性
  • 9篇过敏性反应
  • 9篇大豆
  • 8篇花叶病毒
  • 8篇教学
  • 8篇钙调素
  • 7篇细胞间隙液
  • 7篇程序性死亡
  • 7篇大豆花叶
  • 7篇大豆花叶病
  • 7篇大豆花叶病毒
  • 6篇蛋白
  • 6篇生物化学

机构

  • 75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诺禾致源...
  • 1篇河北省环保产...

作者

  • 75篇侯春燕
  • 71篇王冬梅
  • 30篇韩胜芳
  • 26篇刘刚
  • 18篇刘娜
  • 11篇张洁
  • 10篇魏凤菊
  • 8篇陈琰
  • 8篇李文龙
  • 6篇李小娟
  • 5篇窦世娟
  • 5篇吴思思
  • 5篇肖东强
  • 5篇白志英
  • 4篇张迎迎
  • 4篇于秀梅
  • 4篇乔妹
  • 3篇刘娟
  • 3篇侯名语
  • 3篇王月明

传媒

  • 13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2010全国...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首届全国生物...
  • 1篇第三届泛环渤...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2年
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是植物正常发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目前已成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植物PCD的一般特征、植物营养和生殖生长中的PCD以及植物 -病原物互作中的PCD进行了综合评述 。
白志英王冬梅党磊侯春燕
关键词: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发育超敏反应
拟南芥AtATG8c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研究AtATG8c基因在拟南芥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功能。首先在DNA水平鉴定获得了atatg8c突变体的T-DNA插入纯合植株,接着在转录水平进一步检测AtATG8c基因的敲除情况,RT-PCR结果显示atatg8c为T-DNA插入敲除突变体。对野生型和突变体拟南芥在幼苗期与成苗期进行盐、干旱、营养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幼苗期还是在成苗阶段,atg8c突变体较野生型对不同逆境胁迫更为敏感,主要表现出在幼苗期根的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在成苗期叶片表现出萎蔫、枯黄、衰老快的特征。说明AtATG8c基因在拟南芥抵抗各种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田丽娟魏凤菊高翔赵甜甜刘刚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拟南芥非生物胁迫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LRRs类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本试验以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26和Thatcher分别与叶锈菌生理小种260组成不亲和及亲和组合,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库,通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筛选了6个在接种后较0h表达明显变化的属于LRRs类基因的Unigenes,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对这6个LRRs类基因在接种叶锈菌后的表达进行了分析,为深入研究这些LRRs类蛋白在小麦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试验基础。
张芳芳李芳孙嘉炜顾佳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转录组测序RT-QPCR
大豆抗花叶病毒侵染过程中胼胝质沉积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本试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在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SMV)互作体系中胼胝质积累的分子调节机制,以冀豆7号分别与SMV株系N3和SC-8组成不亲和与亲和组合,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
李文龙吴思思肖东强刘刚侯春燕王冬梅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及TaSGR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实时定量PCR(RT-q PCR)是确定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量化基因表达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实验准确的先决条件。本文以小麦ACTIN1、ACTIN2、GAPDH、GAPDH2、ATUB、BTUB、EF1A1、EF1A2和TA共9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在小麦(Triticum aesetrum)与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互作过程中,利用RT-q PCR技术,检测这9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经ge 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分析可知,在小麦接种叶锈菌后不同时间点,GAPDH和TA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较高,可以作为RT-q PCR的内参基因。在此基础上,利用筛选得到的最适内参GAPDH对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Ta SG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做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亲和组合接种后中后期,Ta SG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迅速增加,达到了对照的近7倍水平,而在不亲和组合接种后不同时间点,Ta SGR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0 h相比差异均不明显。
李晖牛宏伟刘娜陈琰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RT-QPCR内参基因GENORMNORMFINDER
研究生规模化形势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生物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硕士研究生大规模招生的形势,《生物化学实验》应重视实验理论课教学,单独设课,单独记分,采取渐进式课程设置,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并加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大学本科生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竞争力。
于秀梅刘刚侯春燕韩胜芳王冬梅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荧光指示剂孵育法测定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胞质游离Ca^(2+)的变化被引量:6
2004年
研究以孵育法将Ca2+荧光探针Fluo-3AM载入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胞质中,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建立了测定原生质体胞质游离Ca2+动态变化的试验方法。
刘刚刘娜侯春燕韩胜芳张洁赵军峰王冬梅
关键词:原生质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钙调素及其亚型参与小麦抗叶锈菌侵染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
侯春燕王冬梅
关键词:钙调素WESTERNBLOTTING实时定量PCR
钙和细胞骨架介导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的研究
王冬梅侯春燕韩胜芳张洁白志英李小娟马利华王智炘刘娟
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探讨HR的超微结构特征、生化特征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为阐明小麦抗叶油病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其在小麦抵抗叶锈菌的机理上首先报道小麦抵抗叶锈菌典型防卫反应-HR反应,属于植物程序性死亡范畴;证明了细菌骨架参与小麦...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细胞程序性死亡
“生物化学”课程中文化内涵挖掘与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生物化学”是一门公认的、重要的、难学的专业基础课。现阶段除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更新外,如何从更深角度打造魅力课程,切实提升课程的理论和审美价值,需要专职教师不断切磋琢磨。作者基于17年来的教学经验,运用哲学思维,指导生化教学,统揽全局地认知生物化学领域的微观世界;用绘画美学描绘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奇妙世界;加强诗词歌赋的价值引领,以中华文明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把抽象的生化知识演绎成美妙的故事,配上动听的音符制作成生化歌曲,进一步提升生化的内涵和吸引力。
窦世娟侯春燕李小娟韩胜芳于秀梅王冬梅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