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胜芳

作品数:62 被引量:342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小麦
  • 21篇锈菌
  • 21篇叶锈菌
  • 13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生物化学
  • 5篇细胞
  • 5篇胁迫
  • 5篇激发子
  • 5篇教学
  • 5篇HR
  • 5篇程序性死亡
  • 5篇大豆
  • 4篇细胞程序性死...
  • 4篇细胞间隙液
  • 4篇磷素
  • 4篇过敏
  • 4篇过敏性
  • 4篇过敏性反应
  • 4篇纯化

机构

  • 60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科技部
  • 1篇保定市农业局
  • 1篇北京诺禾致源...

作者

  • 60篇韩胜芳
  • 47篇王冬梅
  • 30篇侯春燕
  • 14篇刘娜
  • 12篇张洁
  • 12篇刘刚
  • 11篇肖凯
  • 9篇陈琰
  • 6篇魏凤菊
  • 5篇李小娟
  • 5篇杨高山
  • 4篇张迎迎
  • 4篇乔妹
  • 4篇谷俊涛
  • 4篇刘鹏
  • 3篇刘娟
  • 3篇于秀梅
  • 3篇阎爱华
  • 3篇白志英
  • 3篇王帅帅

传媒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实验生物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首届全国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指示剂孵育法测定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胞质游离Ca^(2+)的变化被引量:6
2004年
研究以孵育法将Ca2+荧光探针Fluo-3AM载入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胞质中,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建立了测定原生质体胞质游离Ca2+动态变化的试验方法。
刘刚刘娜侯春燕韩胜芳张洁赵军峰王冬梅
关键词:原生质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感染叶锈菌后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中激发子的进一步分离纯化
该实验选用小麦品种洛夫林10与两个叶锈菌小种165和366组成产和性不同的组合:即洛夫林10×165(亲和)与洛夫林10×366(不亲和).分别从接种后第5天和第3天的小麦叶片中提取细胞间隙液(IWF),记作IWF<,1...
韩胜芳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激发子
文献传递
小麦HCP1基因克隆及其在叶锈菌侵染诱发的HR中的功能研究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不亲和组合通常以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的方式来抵抗叶锈菌的侵染.HR 形成早期,重要的生理生化变化之一是发生氧化迸发产生活性氧.前期试验我们通过构建叶锈...
刘鹏杨高山王帅帅刘刚阎爱华韩胜芳王冬梅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H2O2过敏性反应
蒜鳞片薄壁细胞衰退过程中酶的细胞化学定位及DNA生化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蒜在储藏过程中,鳞茎薄壁细胞衰退,其营养物质供给幼芽萌发生长。采用细胞化学方法,对蒜休眠进程中的鳞茎薄壁细胞进行了ATPase以及APase的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薄壁细胞的质膜、细胞壁和胞间连丝上的酶活性随着蒜自休眠至萌发的不同发育进程而呈现增强的趋势,且在萌芽期酶活性表现最为强烈,表明细胞内物质的降解、转化与输出的加强有助于细胞内含物向新生芽的彻底转移。配合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衰退薄壁细胞的DNA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现出典型的DNA Ladder,为蒜鳞茎薄壁细胞的衰退属于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范畴补充了生化证据。
魏凤菊张迎迎侯春燕韩胜芳王冬梅
关键词:细胞程序性死亡三磷酸腺苷酶DNALADDER细胞化学定位薄壁细胞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与氮吸收对氮素供应的响应及生理机制被引量:61
2007年
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小麦的生物学性状、生理参数和氮同化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系干质量、茎叶干质量、植株氮累积量基本上为氮高效品种>中效品种>低效品种.低氮条件下,氮吸收高效品种(冀97-6360)的根系活跃吸附面积、TTC还原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片NO3-含量最大;生理高效品种(石新5418)具有较高的叶片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低的植株全氮含量、叶片NO3-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低氮条件下植株氮利用效率与氮吸收系数显著相关.不同小麦品种在高氮条件下的生物学性状、生理参数和氮同化代谢酶活性与低氮条件下不尽一致.
韩胜芳李淑文吴立强文宏达肖凯
关键词:氮利用效率氮代谢
半定量RT-PCR法检测低磷胁迫下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试验以大豆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以β-微管蛋白基因为内参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 RT-PCR法)检测在低磷胁迫下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期建立适于检测该基因表达的semi RT-PCR试验体系。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2 h时,与对照相比基因表达量有所增加,在4 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6 h略有下降。这表明大豆根系质膜H+-ATPase基因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适应低磷胁迫的逆境有关,半定量RT-PCR法可以用来检测特定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量。
张洁张晓红张振海韩胜芳王冬梅
关键词:大豆半定量RT-PCR低磷胁迫
小麦悬浮细胞应答激发子刺激的过敏性反应中Ca^(2+)和NO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以感染叶锈菌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作为激发子,刺激小麦品种洛夫林10和郑州5389的悬浮细胞,探讨由激发子引发悬浮细胞过敏性反应中Ca2+和NO的变化及相互作用。以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和DAF-FM DA分别对细胞内Ca2+和NO进行标记,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药物学实验对Ca2+和NO的产生机制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悬浮细胞的[Ca2+]cyt水平对激发子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叶锈菌小种表现不亲和的洛夫林10悬浮细胞分别在激发子刺激后330秒和700秒出现2个钙峰;而对该小种表现亲和的郑州5389悬浮细胞在激发子刺激后[Ca2+]cyt水平稍有波动但变化不明显。药物学实验证明,[Ca2+]cyt的升高依赖于胞外钙离子内流,钙离子与激发子刺激诱发的过敏性防卫反应紧密相关。同样,在激发子刺激后,洛夫林10悬浮细胞出现1个NO峰,而郑州5389悬浮细胞胞质NO变化不明显。药物学实验初步证明,NO的产生与胞外钙离子内流密切相关。由此推测,在小麦悬浮细胞应答激发子刺激诱发的过敏性反应中,NO可能在钙的下游发挥作用。
乔妹孙嘉炜陈琰韩胜芳侯春燕刘刚王冬梅
关键词:CA2+激发子NO悬浮细胞
胞间连丝结构组成及修饰与有机物的再分配
王冬梅刘娜刘刚侯春燕韩胜芳张洁张迎迎魏凤菊王中合
该课题通过综合利用细胞生物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理论与技术,确证了F-肌动蛋白参与正常胞间连丝的组成,为F-肌动蛋白调控胞间连丝通透性机制的广泛认同提供了结构依据;揭示了在植物盛衰组织界面因固有的胞间连丝中断而形成...
关键词:
关键词:胞间连丝修饰有机物
胞间连丝组分的研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免疫金标记
<正>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是植物体内连接两个相邻细胞的一种跨细胞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通道。近年来关于大分子胞间转运机理的研究,一直是胞间连丝研究领域的热点。迄今所见涉及大分子转移...
刘娜刘刚侯春燕韩胜芳王冬梅
文献传递
新形势下《基础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被引量:9
2009年
目前,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十分迅速,生化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地积累和丰富。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提倡宽口径、厚基础,生物化学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课程内容增多和课时压缩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近几年对生化教学的一些体会,从调整教学内容、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扩展学生学习途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及措施。
刘刚于秀梅陈琰张洁窦世娟侯春燕韩胜芳王冬梅
关键词:生物化学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