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龙

作品数:55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大豆
  • 16篇花叶
  • 16篇花叶病
  • 14篇花叶病毒
  • 11篇大豆花叶
  • 11篇大豆花叶病
  • 11篇大豆花叶病毒
  • 10篇基因
  • 7篇性状
  • 7篇栽培
  • 7篇种质
  • 7篇抗花叶病
  • 6篇栽培技术
  • 6篇植酸
  • 6篇施肥
  • 6篇胼胝质
  • 5篇育种
  • 5篇侵染
  • 4篇选育
  • 4篇植酸磷

机构

  • 52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承德市农业科...
  • 3篇教育部
  • 2篇承德市农牧局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西澳大学

作者

  • 55篇李文龙
  • 40篇张彩英
  • 39篇李喜焕
  • 18篇常文锁
  • 18篇孔佑宾
  • 15篇杜汇
  • 11篇王冬梅
  • 8篇侯春燕
  • 6篇王瑞霞
  • 5篇吴思思
  • 5篇肖东强
  • 4篇赵永山
  • 4篇刘刚
  • 3篇刘渊
  • 3篇赵晓雷
  • 3篇崔艳伟
  • 3篇姚贵滨
  • 3篇郑文永
  • 2篇胡颖
  • 2篇孙星

传媒

  • 7篇中国农业科技...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大豆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2017年中...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大豆科技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第三届泛环渤...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细胞活动 ...
  • 1篇2006年中...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籽粒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被引量:4
2021年
生育酚(维生素E)具有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增强血液循环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大豆较其他植物含有更为丰富的生育酚,但目前大规模筛选优异种质的工作开展较少且研究不够深入。鉴于此,利用299份大豆品种资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籽粒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明确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并筛选生育酚含量高的特异种质。结果表明,供试大豆品种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δ-、γ-、α-生育酚及总生育酚平均含量分别为44.15、143.05、66.81及254.01μg/g,变异系数在15.37%~38.04%之间,α-生育酚变异系数最高;3种成分占总含量比值分别为17.47%、56.57%和25.96%,变异系数为11.78%~32.21%,α-生育酚比值变异系数最高;同时发现,总含量与3种组分含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δ-生育酚与γ-及α-生育酚的相关系数也达极显著水平;基于各供试品种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将其分为3类,并筛选出13份高生育酚含量特异种质,其中包括黑河44、合丰50、合农75和绥农28等,为今后通过常规及分子育种方法实现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遗传改良奠定了材料基础。
秦宁李俊茹李文龙杜汇李喜焕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生育酚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异种质
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农大豆2号适宜密度与施肥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农大豆2号在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的适宜密度和施肥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3种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分析农大豆2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土壤地力条件不同,施肥量和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农大豆2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影响不同。在低土壤地力条件下,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高密高肥处理(密度25.5万株/hm^2,复合肥375 kg/hm^2)的产量较高;中等地力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在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中密中肥处理(密度18.0万株/hm^2,复合肥225 kg/hm^2)的产量较高;较高地力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单株粒重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中密高肥处理(18.0万株/hm^2,复合肥375 kg/hm^2)的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农大豆2号在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高产栽培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依据。
李文龙李喜焕常文锁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施肥量
大豆MYB转录因子GmPHR1转化及功能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在克隆获得MYB转录因子GmPHR1基础上,构建基因超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技术将其转入冀豆12,获得GmPHR1高效表达转基因新材料,并分析基因在耐低磷和低磷敏感品种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超表达载体pBI121-GmPHR1,获得了经PCR验证为阳性的T4转基因新材料;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其中4个株系的GmPHR1表达量达到野生型对照的2倍以上,说明GmPHR1能够在转基因新材料中高效表达;进一步分析低磷胁迫下不同耐低磷特性品种的基因表达量,发现GmPHR1在耐低磷品种中呈现快速诱导、持续表达与高表达量的模式,而在低磷敏感品种中则表现缓慢诱导、迅速下降和低表达量的模式。
吴冰李喜焕刘翠王运杰李文龙常文锁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MYB转录因子农杆菌转化
河北省夏播早熟区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为探讨河北省夏播早熟区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在保定和青县采用裂区设计方案,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的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施用纯N 75.0 kg/hm2、P2O590.0 kg/hm2、K2O 60.0 kg/hm2肥料水平的大豆产量较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质量及产量在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保定试点22.5万株/hm2密度水平的大豆产量最高,平均为3 350.00 kg/hm2,青县试点21.0万株/hm2密度水平的大豆产量最高,平均为3 108.94 kg/hm2;不同试点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保定平均脂肪含量较高,为19.41%,青县平均蛋白质含量较高,为45.47%,但同一试点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河北省夏播早熟区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如下:施肥量为纯N 75.0 kg/hm2、P2O590.0 kg/hm2、K2O 60.0 kg/hm2,密度为22.5万株/hm2。
李文龙李喜焕王瑞霞靳秋生常文锁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肥料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17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土壤磷多以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植酸盐形式存在,而紫色酸性磷酸酶具有分解利用植酸磷,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功能。为进一步发掘该类基因,本研究利用磷高效大豆‘中黄15’与磷低效种质‘牛毛黄’,克隆并分析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7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发现:GmPAP17具有996bp开放阅读框,编码331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具有较高的酸性磷酸酶与植酸酶活性;植酸磷处理条件下,GmPAP17在磷高效大豆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效种质,且以胁迫处理后30~42d差异最大,说明该基因与大豆开花结荚期磷素高效利用相关;进一步分析超表达转GmPAP17拟南芥发现,3个转基因株系在植酸磷胁迫下的植株生物重与磷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证实GmPAP17具有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酸磷利用效率的功能。
颜硕孔佑宾李喜焕杜汇李文龙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植酸磷磷素利用效率
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表达分析及转基因大豆新种质创制
2016年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重要酶类。研究F3H在不同大豆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并应用转基因途径创制新种质是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重要途径。以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中豆27和低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楚秀为试材,采用q PCR技术,分析F3H在大豆不同发育时期、组织部位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获得转F3H阳性植株。结果表明:F3H在2个大豆品种R1~R7期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中豆27的F3H表达量在R1期最高,而后开始下降,R2~R5期维持较低水平,R6期略有上升,R7期又出现下降;楚秀F3H表达量在R1~R4期较低,R5期出现表达高峰,R6期开始下降。F3H在2个大豆品种R5~R8期籽粒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表达量均从R5期开始下降,且R6~R8期维持较低水平。基于此,构建F3H RNAi反义载体,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入不同大豆品种,获得了5个转基因新材料。
崔艳伟李文龙常文锁李喜焕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含量基因表达RNAI
大豆抗花叶病毒基因GmNN1及其功能标记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抗花叶病毒基因GmNN1及其感病的等位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本发明分析了GmNN1在不同大豆抗、感品种间的表达差异,阐明了GmNN1参与大豆抗SMV...
张彩英李喜焕李文龙赵晴郭帅
河北省夏播极早熟区施肥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在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与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该区大豆高产优质的适宜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12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为2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和密度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均>45%,达到了优质标准。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大豆高产优质的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 120.0 kg/hm2,种植密度为25.0万株/hm2。
李文龙李喜焕王瑞霞靳秋生常文锁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施肥量种植密度
大豆细胞色素P450家族GmCYP78A71固氮功能解析被引量:1
2023年
大豆可与根瘤菌互作进行共生固氮,有效缓解其对土壤氮素的依赖。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一种血红素单加氧酶,参与植物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和黄酮类等多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为探究其在大豆结瘤固氮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该家族GmCYP78A71基因的结构,并对其表达模式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深入解析。qRT-PCR和转启动子大豆毛根的根瘤GUS染色表明,GmCYP78A71在根瘤中特异表达,且随着根瘤的发育表达量逐渐增高,在成熟根瘤中达到峰值;与对照相比,超表达复合植株的根瘤个数、鲜重、固氮酶活性等显著提高,而RNAi毛状根的根瘤个数、鲜重、固氮酶活性等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GmCYP78A71对根瘤的生长发育和固氮发挥重要作用。
杨占武杜汇邢馨竹李文龙孔佑宾李喜焕张彩英
关键词:大豆共生固氮根瘤优异种质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6、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6、其编码基因及应用。本发明基于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低磷诱导大豆根系cDNA差减文库,从中选择低磷胁迫诱导表达的酸性磷酸酶候选EST,在此基础上,克隆酸性磷酸酶候选基因序列,采用...
张彩英李喜焕孙星段鹏博孔佑宾杜汇李文龙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