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志元

作品数:61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水利工程
  • 20篇天文地球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值模拟
  • 8篇台风
  • 7篇风暴潮
  • 6篇透射
  • 6篇透射系数
  • 6篇泥沙
  • 6篇波浪
  • 5篇孤立波
  • 4篇海岸
  • 4篇冲刷
  • 3篇淹没度
  • 3篇植物
  • 3篇沙质岸
  • 3篇枢纽
  • 3篇台风浪
  • 3篇推移质
  • 3篇泥沙运动
  • 3篇潜堤
  • 3篇消浪

机构

  • 61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南...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湖南省水沙科...
  • 2篇中交天津航道...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省交通规...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中交天津港航...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南省水运建...

作者

  • 61篇伍志元
  • 53篇蒋昌波
  • 42篇陈杰
  • 35篇邓斌
  • 15篇隆院男
  • 10篇刘静
  • 7篇杨武
  • 5篇刘易庄
  • 4篇李昂
  • 4篇高凯
  • 4篇何飞
  • 3篇肖政
  • 3篇张帅
  • 2篇赵兵兵
  • 1篇王华
  • 1篇袁盛良
  • 1篇王刚
  • 1篇曹永港
  • 1篇黄琼
  • 1篇姚宇

传媒

  • 7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海洋学研究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交通科学与工...
  • 3篇中国水运(下...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泥沙研究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海岸工程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1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应对风暴潮和台风浪的海岸工程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应对风暴潮和台风浪的海岸工程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板、横板、抗冲击板,抗冲击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缓冲单元进行连接,缓冲单元用于对抗冲击板朝固定板方向摆动进行缓冲,横板、抗冲击板、固定板之...
伍志元张帅李昂高凯蒋昌波陈杰邓斌隆院男
一种适用于液态流场的示踪粒子投放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液态流场的示踪粒子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箱,投放箱为桶型结构;阀门组合器,阀门组合器连接在投放箱靠近液态流场的一端,阀门组合器包括多个阀门组;包括:阀门控制齿轮组,阀门控制齿轮组设置在投放箱远离液态流场的...
陈杰姚震蒋昌波邓斌伍志元隆院男刘易庄
生态工法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河湖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蒋昌波肖政刘虎英聂小保孙士权向泰尚常留红陈杰姚宇邓斌隆院男蒋明锋陆浩王华刘易庄伍志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现代河湖治理在理念、技术等方面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满足消波、护岸等传统工程需求同时,河湖治理工程需充分考虑生态效应,把传统混凝土结构改造成为适合动植物生长、景观效果良好、利...
关键词: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
波流耦合模式及其在理想潮汐通道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波浪和水流是近岸地区最重要的2种动力要素,为探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利用MCT耦合器,将第3代海浪模型SWAN和区域海洋模型ROMS进行耦合,建立了SWAN-ROMS波流双向实时耦合模型。针对理想潮汐通道的典型算例进行波流耦合计算分析,分别对采用SWAN模型单独计算和采用SWAN与ROMS耦合计算的方案进行了数值试验,通过对照两者的结果,分析波流相互作用条件下对波浪和潮流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立的波流耦合模式能够较好模拟潮汐通道中的波、流相互作用关系,潮流的存在对波浪影响较为明显,周期性的潮流运动使得稳定的波浪场也产生了周期性变化,潮流与波浪向同一方向传播时,会导致波高减小,而相对运动则会导致波高增加。
伍志元蒋昌波蒋昌波曹永港
关键词:潮汐通道海洋模式海浪模式
一种电网工程信息感知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网工程信息感知传输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前侧电性连接有网络传输装置,所述摄像头的右侧电性连接有供电装置,所述摄像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U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块、橡胶柱...
伍志元李廉洁奉川凯曾毅
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2023年
海岸线是描述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之一,其在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着不同强度的动态演变。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通过RS、GIS技术结合实地勘察,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时空演变,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45年来南澳岛海岸线变迁显著,长度增长了11.06 km,分形维数呈升高趋势;2)研究期内,岸线类型由基岩为主的自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化,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岸线结构呈单一至多元发展的态势;3)南澳岛海岸线演变有明显的镇区差异,后宅镇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其演变较为显著,云澳、深澳两镇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其演变较为缓慢;4)台风(自然灾害)以及人口数量是南澳岛海岸线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甯子豪蒋昌波隆院男隆院男马远
关键词:海岸线遥感
非恒定流作用下的推移质泥沙输移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非恒定流条件下的推移质运动研究无论是在泥沙运动理论还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波流水槽实验,对不同速度偏度的非恒定流作用下的推移质运动开展研究.主要通过泥沙粒径、速度偏度等因素对输沙率影响分析,探讨了非恒定流作用下的均匀沙与非均匀沙的运动情况,阐述了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对输沙率影响的差异性,建立非均匀沙输移粗细质量比公式.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推导,从受力机理上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相对于恒定流,非恒定流作用下的泥沙颗粒更易起动和输移.
段自豪陈杰陈杰邓斌蒋昌波伍志元邓斌
关键词:非恒定流均匀沙非均匀沙
东江航道潜能分析与开发研究:I.枢纽调节下东江中游非恒定流传播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圣维南方程,建立了东江中游河源至惠阳段约128km河段的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结合水库调度方案对东江中游航道的非恒定流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河道通航潜能开发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情况较好,所建模型合理可靠。结合东江中游木京枢纽、观音阁枢纽以及规划的下矶角枢纽的调度方案,运用验证后模型模拟枢纽联合调度下的水流下泄过程,分析了该河段的非恒定流传播特性。针对枢纽调节的四种方案,分析了不同运行调度措施下东江中游坝址附近水位流量变化。
何海胜杨志明蒋昌波赵静肖政陈杰袁机灵伍志元
关键词:一维非恒定流圣维南方程数值模拟
波浪作用下直立结构物附近强湍动掺气流体运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20年
波浪破碎卷入气体易对建筑物受力产生压力振荡,了解波浪作用下建筑物附近掺气水流的运动特性是精确计算建筑物受力的前提.基于OpenFOAM开源程序包和修正速度入口造波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采用S-A IDDES湍流模型进行湍流封闭,并采用修正的VOF方法捕捉自由液面,数值模拟了规则波在1:10的光滑斜坡上与直立结构物的相互作用过程,重点分析了结构物附近的水动力和掺气水流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能精确地捕捉波浪作用下直立结构物附近的自由液面的变化以及气泡输运过程,较好地描述气体卷入所形成的气腔形态以及多气腔之间的融合、分裂等过程;波浪与直立结构物相互作用产生强湍动掺气水流,其运动过程十分复杂;掺气流体输运过程中水气界面周围一直伴随着涡的存在,其中,气泡的分裂与周围正负涡量剪切作用密切相关,且其输运轨迹主要受周围流场的影响;研究揭示了结构物附近湍动能与掺气特性的关系,发现波浪作用下直立结构物附近湍动能的分布与掺气水流特征参数(气泡数量、空隙率)整体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邓斌王孟飞黄宗伟伍志元伍志元
关键词:波浪数值模拟掺气气泡
潜堤对海啸波作用下岸滩剖面变化影响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潜堤能否有效减少海啸岸滩冲刷问题开展研究。选取孤立波作为入射波,考虑不同潜堤位置和堤顶水深情况,同时选取没有修建潜堤时海啸岸滩变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对波高、流速、地形变化以及孤立波的上爬、回落等全过程进行测量和记录。研究结果表明,潜堤的修建并不能有效减少海啸对岸滩的冲刷,仅能改变淤积沙坝的高度和位置,且会造成潜堤离岸侧局部略有淤积,向岸侧会出现明显的局部冲刷坑。潜堤位于水跃发生区域时,对减小岸滩淤积沙坝高度效果最为明显。保持堤顶水深不变,减小潜堤的离岸距离,对减少最大局部冲刷深度效果更为明显。
陈杰肖桂振蒋昌波伍志元杨武刘静
关键词:海啸潜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