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昌波

作品数:351 被引量:956H指数:17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102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水利工程
  • 64篇天文地球
  • 3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建筑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0篇波浪
  • 37篇数值模拟
  • 37篇值模拟
  • 29篇泥沙
  • 24篇珊瑚礁
  • 24篇孤立波
  • 19篇水动力
  • 17篇消浪
  • 16篇植物
  • 16篇水流
  • 14篇潜堤
  • 14篇污染
  • 14篇海岸
  • 14篇冲刷
  • 13篇疏浚
  • 13篇水动力特性
  • 10篇珊瑚
  • 9篇台风
  • 9篇消波
  • 7篇洞庭湖

机构

  • 33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4篇湖南省水沙科...
  • 17篇天津大学
  • 1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长沙交通学院
  • 8篇河海大学
  • 7篇中交天津航道...
  • 5篇中交第四航务...
  • 4篇湖南工业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纽约城市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南...
  • 3篇湖南省交通规...
  • 3篇交通部天津水...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3篇湖南省水文水...
  • 3篇中交天津港航...
  • 2篇湖南省交通规...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水...

作者

  • 350篇蒋昌波
  • 122篇陈杰
  • 89篇邓斌
  • 59篇隆院男
  • 53篇伍志元
  • 48篇姚宇
  • 34篇聂小保
  • 29篇何飞
  • 25篇孙士权
  • 20篇万俊力
  • 20篇余关龙
  • 19篇程永舟
  • 19篇刘易庄
  • 18篇谭万春
  • 15篇段自豪
  • 14篇白玉川
  • 14篇杜睿超
  • 13篇吴方同
  • 13篇彭浩
  • 12篇陈宏

传媒

  • 19篇水科学进展
  • 17篇交通科学与工...
  • 14篇水动力学研究...
  • 1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1篇水利水电科技...
  • 9篇海洋通报
  • 9篇泥沙研究
  • 8篇水利学报
  • 8篇海洋工程
  • 8篇热带海洋学报
  • 6篇海洋学报
  • 6篇水资源与水工...
  • 6篇海洋学研究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长沙交通学院...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第十六届中国...
  • 3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23篇2022
  • 27篇2021
  • 25篇2020
  • 28篇2019
  • 28篇2018
  • 32篇2017
  • 21篇2016
  • 23篇2015
  • 27篇2014
  • 27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3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海造陆工程泄水口悬浮物扩散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掌握围海造陆工程泄水口悬浮物扩散规律,对保护海洋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围海造陆工程泄水口为研究对象,基于泥沙对流扩散方程,推求出泄水口悬浮物扩散平面二维分析解表达式。开展现场观测,确定泄水口源强取值,并对泄水口悬浮物扩散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围海造陆工程施工后期,泄水口悬浮物流失非常严重。泄水口附近水域出现的最大悬浮物浓度主要由源强的大小来决定,悬浮物扩散范围主要由流速的大小来控制。
陈杰蒋昌波张绍华胡保安
关键词:围海造陆
高硬水软化中Fe_(3)O_(4)诱导结晶对微晶形成的控制
2021年
为降低高硬水软化过程中微晶产率和改善结晶产物的分离性能,采用Fe_(3)O_(4)作为诱导结晶体系晶种,通过改变晶种投加量,考察了诱导结晶对结晶体系微晶的控制效果,并探讨了微晶产率与结晶体系上清液浊度的关系,以及诱导结晶体系出水混凝除浊效果。结果表明:诱导结晶和均相结晶产物晶型均为方解石,诱导结晶体系中晶种的引入可起到抑制均相结晶、降低微晶产率的效果,但均相结晶仍不可避免,提高Fe_(3)O_(4)投加量有助于微晶产率的降低;结晶体系中上清液浊度与微晶产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当Fe_(3)O_(4)投加量由0 g·L^−1提高到10 g·L^−1时,微晶产率由32.3%降至9.0%,钙去除率由35.6%提高至51.7%,相应上清液浊度由215.9 NTU降至22.7 NTU。Fe_(3)O_(4)投加量为10 g·L^−1的诱导结晶体系,经磁分离和7 mg·L^−1的PAC混凝后,浊度可降至2.2 NTU。延长诱导结晶时间至50 min以上,pH可降至8.5以下。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提升高硬度结晶软化效果和降低沉淀污泥的产量提供参考。
陆洲聂小保余志余志易晋胡明睿隆院男蒋昌波
关键词:FE3O4微晶
规则波作用下簇状沉水植物群消浪特性实验
2020年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探究了规则波与簇状沉水植物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植物群沿程波高衰减规律在多数情况下与Kobayashi指数形式和Dalrymple幂函数形式波高衰减理论模型吻合较好,少数情况下波高衰减集中在植物群后半部分,与上述理论模型并不一致。在植物淹没度等于0.4条件下,植物群沿程波高出现较多壅高现象,且相对壅高值随入射波高的增大而减小;植物群的规则波透射系数变化情况与入射波周期、相对波高、植物淹没度以及植物分布密度等因素相关。当入射波周期等于1.0 s时,透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的增大而减小,周期大于1.0 s时,透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的增大出现较强的波动性。本文提出了规则波透射系数与水动力因素及植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了近岸簇状沉水植物群消浪特性的基本认识,为采用近岸植物消波护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彭浩陈杰蒋昌波蒋昌波隆院男何飞隆院男伍志元
关键词:透射系数淹没度
多孔混凝土植生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深入研究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适生性,根据水灰比、骨料级配和孔隙率的不同拌制出27组多孔混凝土制品。自然养护28d后,在其上植生狗牙根,观察狗牙根的表征生长情况,并记录其覆盖率及株高。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的适生性不仅取决于孔隙率,同时也受粗集料粒径以及水灰比的影响。孔隙率越大,粗集料粒径越大越有利于狗牙根的生长。在低孔隙率(20%、25%)情况下,狗牙根的覆盖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在高孔隙率(30%)情况下,狗牙根的覆盖率随水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少。
蒋昌波刘易庄向泰尚肖政
关键词:多孔混凝土狗牙根孔隙率
液滴自由下落与液面冲击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3年
液滴自由下落与液面冲击过程中涉及到液体的飞溅、融合与跃动等非常复杂的界面变形。该文基于三维非稳态的Navier-Stokes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高分辨率STACS格式的VOF方法及连续表面张力模型(CSF),建立了一个能精确描述自由面流动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剪切流场及圆柱水体坍塌进行了三维模拟,检验其可行性,并进一步对液滴自由下落与液面冲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的捕捉到三维液滴撞击、变形、反弹、形成空腔和水柱跃起的水体运动过程和水动力作用过程,且描述气液界面的精度较高,可应用于三维气液复杂界面流的问题研究。
蒋昌波邓斌汤寒松隆院男
关键词:液滴气液两相流VOF方法高分辨率
考虑根茎叶影响的刚性植物消浪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植物具有消波护岸的能力,是海岸研究的热点。该文为了探究刚性植物消浪机理,综合考虑根、茎、叶的影响,开展了刚性植物消浪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茎、叶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植物消浪特性产生影响。在实验条件下得到了规则波透射系数与表征水动力因素的厄塞尔数及表征植物因素的相对树根高度、相对树干高度、相对树冠高度、相对植物群宽度和分布密度之间的关系式,揭示了植物消浪特性与水动力因素和植物因素的内在联系,为植物护岸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何飞陈杰蒋昌波蒋昌波
关键词:消浪
一种多用途船舶靠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船舶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船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双作用单活塞式油缸,活塞杆的外端固定有电磁铁,各双作用单活塞式油缸中活塞杆的伸缩以及电磁铁得电与否由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同时,在活塞杆前端装有二级...
蒋昌波段自豪陈杰肖政李玉墩赵静管喆
文献传递
潜堤影响下的沙质岸滩剖面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波浪水槽实验,考虑规则波作用,开展潜堤影响下的沙质岸滩剖面变化实验研究。实验采用1/10与1/20的组合坡度。分析在相同实验水深条件下,不同潜堤位置、堤顶水深情况下沙质岸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潜堤对沙质岸滩剖面变化有较明显影响。在堤顸水深相同时,随着潜堤位置后移,堤后最大冲刷坑深度逐渐增大,同时最大淤积点前移;在同一位置,减淤效果随堤顶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当潜堤放置在无潜堤岸滩最大淤积点之前时,防冲减淤效果最好。
蒋昌波肖桂振陈杰伍志元杨武刘静
关键词:潜堤
礁冠宽度对珊瑚礁坪波浪增水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岸礁礁冠宽度变化对礁坪上波浪增水的影响,实验采用概化的岸礁和梯形礁冠模型,在一系列规则波工况下分别测试5种不同宽度的礁冠以及无礁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礁冠宽度越大,波浪破碎造成的能量衰减越剧烈;礁冠的存在使礁坪上的波浪增水增大,且礁冠宽度越大,增水值越大;增水随礁冠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并引入了一对无量纲参数合理地描述了入射波波要素对增水的影响;运用文献中基于能量守恒的理论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礁冠宽度对增水的影响,并给出模型中的礁形参数与实测的礁冠相对宽度间的经验关系式;通过分析同一礁冠水深控制下,相对增水随着礁冠相对宽度的变化趋势,发现只有在礁冠充分宽的情况下礁冠水深才是控制礁坪上增水的主要因素。
姚宇杜睿超蒋昌波袁万成唐政江
关键词:波浪破碎
WRF模式中台风“启德”模拟对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准确模拟台风路径和强度,采用WRF模式比较不同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并基于集合预报方法考虑对台风预报系统误差进行优化。选用4种微物理过程方案和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针对1213号台风'启德'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结果有明显影响,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相对于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更加敏感。基于不同参数化方案扰动成员的集合平均预报方法,对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误差均有明显改善,台风路径误差随时间增幅较小,其结果优于全部12个单方案试验的模拟结果;从台风强度方面来看,基于集合预报方法模拟得到的台风强度变化趋势与实况结果一致,且误差较小,优于大多数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组合构建的集合预报模型,对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模拟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减小了采用不同参数化方案产生的路径不确定性,使其在台风'启德'的路径模拟上与实况更为接近,可为提升台风预报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伍志元蒋昌波蒋昌波曹永港
关键词:台风积云对流参数化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