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然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胃癌
  • 2篇蛋白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纹状体
  • 2篇活性
  • 2篇癌组织
  • 2篇PAI-1
  • 1篇电泳
  • 1篇凋亡
  • 1篇血性
  • 1篇早期凋亡
  • 1篇质谱
  • 1篇质谱分析
  • 1篇人血小板
  • 1篇沙土鼠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保护作用
  • 1篇双向电泳
  • 1篇千金藤立定

机构

  • 7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徐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王然
  • 4篇张光毅
  • 3篇周宏平
  • 3篇唐采白
  • 3篇唐放鸣
  • 2篇孙亚锋
  • 1篇金淑静
  • 1篇侯筱宇
  • 1篇黄建
  • 1篇耿德勤
  • 1篇金国章
  • 1篇柳红
  • 1篇王慧
  • 1篇陈幽婷
  • 1篇刘静
  • 1篇丁允闽
  • 1篇程慧敏
  • 1篇王少卿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江苏省生物化...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刘静徐芹王慧朱倩王然侯筱宇
关键词:脑缺血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双向电泳质谱分析
脑缺血病人血小板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其与[Ca^(2+)]i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及与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的关系。方法用32P同位素掺入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58例脑缺血病人,及35名健康对照者血小板MLCK和Ca2+、Mg2+-ATP酶活性。用荧光钙指示剂Fura-2负载血小板扫描的方法,测定脑缺血病人血小板[Ca2+]i浓度。结果TIA组和脑梗死组MLCK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1),而Ca2+Mg2+-AT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TIA组和脑梗死组血小板静息[Ca2+]i;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静息[Ca2+]i与血小板MLCK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小板Ca2+、Mg2+-ATP酶活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MLCK和Ca2+、Mg2+-ATP酶活性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MLCK活性的变化可能是脑缺血病人血小板活化的分子基础。
唐放鸣耿德勤王然张光毅
关键词:钙离子肌球蛋白
缺血引起沙土鼠纹状体DARPP-32磷酸化状态的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前脑缺血模型 ,以放射自显影 (反向磷酸化 ,back phosphorylation)及免疫印迹 (Westernblotting)法体外测定缺血时纹状体DARPP 32磷酸化水平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短暂性缺血纹状体DARPP 32的免疫学活性和蛋白含量无明显改变。在缺血 10min内 ,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体外DARPP 32的 [32 P]的掺入量在缺血 5min时升高 ,在缺血 2、7、10min时均降低 ,而反向磷酸化的测定结果表明体内DARPP 32磷酸化水平增高 ,说明缺血可诱导DARPP 32磷酸化水平变化。
孙亚锋唐放鸣王然张光毅金国章
关键词:蒙古沙土鼠DARPP-32纹状体
PAI-1、P53和nm23表达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PAI 1、P5 3和nm 2 3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酶标法检测 33例胃癌新鲜组织中的PAI 1活性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组织中的P5 3、nm 2 3的表达 ;各指标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I 1活性、P5 3、nm2 3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的关系 ;PAI 1比活性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瘤旁组织 ( 0 .65± 0 .2 0Au/mgvs 0 .31± 0 .17Au/mg ,P <0 .0 5 ) ,在P5 3阳性组中高于P5 3阴性组 ( 0 .67± 0 .16Au/mgvs 0 .41± 0 .10Au/mg ,P <0 .0 5 ) ,nm 2 3低表达组高于正常表达组 ( 0 .71± 0 .2 1Au/mgvs 0 .47± 0 .15Au/mg ,P <0 .0 5 )。 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PAI 1比活性能反映胃癌的恶性程度 ,检测胃癌组织中的PAI 1、P5 3和nm 2 3的变化对胃癌的诊断、了解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为病人预后的评价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唐采白周宏平王少卿程慧敏王然柳红
关键词:PAI-1P53NM23胃癌肿瘤浸润
左旋千金藤立定对大鼠纹状体缺血性损伤的拮抗作用(英文)
1999年
目的:研究左旋千金藤立定(SPD)对大鼠纹状体缺血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用四动脉结扎形成大鼠前脑缺血模型,焦油紫染色从组织形态观察纹状体中神经元的变化;以纹状体脑片孵育的缺糖缺氧为离体缺血模型,用同位素^(32)P掺入法和比色法测定CCDPK和LDH活性的变化及SPD对它们的影响。结果:缺血30min复灌6h和12h,对照组大鼠纹状体大部分神经元丧失,细胞形态异常;而SPD给药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未见明显减少,形态基本正常。SPD减轻缺血时纹状体脑片CCDPK活性的降低及LDH的漏出。缺血30min复灌6h和12h,对照组大鼠纹状体大部分神经元丧失,细胞形态异常;而SPD给药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未见明显减少,形态基本正常。SPD减轻缺血时纹状体脑片CCDPK活性的降低及LDH的漏出。结论:SPD对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有拮抗作用,并可拮抗缺血对纹状体神经元CCDPK活性的抑制及LDH的漏出。
唐放鸣丁允闽陈幽婷孙亚锋王然张光毅金国章
关键词:千金藤立定纹状体
胃癌组织中的PAI-1活性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PAI - 1试剂盒检测 33例胃癌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以及 4例良性对照组织中PAI- 1比活性 ,采用Lauren分型法比较PAI- 1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差异。结果 肿瘤组织中的PAI- 1比活性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和对照组织 (P <0 .0 5 ) ,其中以弥漫型胃癌的差异显著 (P <0 .0 5 ) ;合并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AI- 1比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按TNM肿瘤分期 ,Ⅰ~Ⅳ期PAI- 1比活性逐渐上升 (P <0 .0 5 )。PAI- 1比活性高于 0 .75AU/mg易于出现远处转移 (P <0 .0 5 )。结论 PAI- 1比活性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上升 ,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
唐采白周宏平王然张光毅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胃癌PAI-1
胃癌组织的细胞早期凋亡与Bcl-2蛋白、PAI-1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不同胃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4 1例胃癌新鲜组织 1.0cm3大小 ,分离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指数 (EAI) ;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邻近胃癌组织中Bcl- 2蛋白的表达 ;- 80℃冰箱冻存后成批匀浆 ,检测上清液的PAI- 1比活性。结果 EAI在弥漫型胃癌与肠型胃癌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显著 [(18.2± 3.5 ) %vs (11.4± 3.7) % ,P <0 .0 0 1;(14 .2± 3.9) %vs (2 0 .7± 3.5 ) % ,P <0 .0 0 1) ]。肠型胃癌 84 % (11 13)Bcl- 2阳性 ,弥漫型胃癌中只有 36 % (12 2 8)阳性 ,差异显著 (P <0 .0 5 )。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 5 9% (17 2 9)Bcl- 2阳性 ,无淋巴结转移的 33% (4 12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弥漫型胃癌的PAI- 1比活性高于肠型胃癌组织 [(0 .76± 0 .12 )vs (0 .5 4± 0 .12 )Au ml,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0 .71± 0 .18)vs (0 .5 2± 0 .18)Au ml,P <0 .0 5 ) ]。结论 EAI与Bcl- 2是肿瘤组织中细胞早期凋亡的指标 ,两者在不同组织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重要意义 ;其与侵袭转移指标PAI- 1无直接的相关性。
周宏平唐采白金淑静黄建王然
关键词:胃癌组织细胞早期凋亡BCL-2蛋白PAI-1活性癌基因蛋白胃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