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婵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教育
  • 3篇职业教育
  • 3篇中等教育
  • 1篇典范
  • 1篇动机
  • 1篇徐特立
  • 1篇演进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动机
  • 1篇通识
  • 1篇通识教育
  • 1篇普通中等教育
  • 1篇千秋
  • 1篇主义
  • 1篇自由教育
  • 1篇领袖
  • 1篇逻辑
  • 1篇教育观
  • 1篇教育家
  • 1篇教育目标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吴婵
  • 1篇张斌贤
  • 1篇郭法奇
  • 1篇杨帆
  • 1篇郑坚

传媒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中国教师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学报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关系之探——以“斯内登与杜威之辩”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初期,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关系问题,成为美国教育变革中极具争议性的焦点议题之一。支持独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大卫·斯内登与支持综合教育计划的杜威,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两轮笔墨较量。斯内登站在"为了效率而职业、为了职业而教育"的立场上,将教育作为提升社会效率的途径,建议职业教育自成体系,与公立中学并存不悖;杜威则站在"通过职业而进行教育"的立场,建议将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纳入公立中学体系之内。二人的论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与社会现实关系的不同理解造成的,教育思想的差异决定了教育立场及实践方式的不同。二人的论争对20世纪美国公共学校变革,尤其是公共学校职能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普通中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吴婵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教育效率
学校演进的逻辑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0
2017年
学校的出现是人类教育发展到有文字阶段后用以完成高一级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发明。学校产生以后的演进逻辑是:早期学校的分隔家庭功能与去个性化取向;古代学校的多类型发展与鲜明的等级化倾向;近代学校的等级制打破与学校阶梯制的建立。在现代阶段,教育家们通过对学校的实验和改造,使学校发生重大变化。差异化、个性化、多层次、多类型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及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郭法奇郑坚吴婵
关键词:演进
斯内登与杜威关于职业教育1归属性的争论--以二人的教育观比较为视角
20世纪初期,职业教育的归属问题成为美国教育变革过程中极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之一,支持建立独立职业学校的大卫·斯内登与支持综合教育计划的杜威,更是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几番笔墨较量。本文以二人教育观的比较为视角,试图在...
吴婵
高山景行,垂范千秋——记中国革命教育家徐特立
2012年
本栏目前两期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实践先驱及其改革。也探讨了流传至今的熠熠名作中蕴含的深厚思想。本期秉承以往的“微视角”,推出新主题——国家领袖与教育事业。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反映出国家的民主化水平,“科教兴国”不是“中国特色”的标签。现代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标准,其根本不在于先进的炮弹、坦克,不在于持续增长的GDP,而在于人的素养与智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依靠各种类型的教育完成。国家如何挑起这个重担?国家领袖作为精英,在向普通民众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仅仅是一场政治作秀,还是真正的热忱与抱负?本期选择了中国老一辈革命领袖徐特立和美国著名总统杰斐逊,说说伟人背后或众所周知或略有耳闻的“教育小事业”。
吴婵
关键词:革命教育家徐特立革命领袖
未来学校的典范:城乡学校教育实验
2016年
城乡学校是美国教育家卡洛琳·普拉特在批判传统儿童教育的基础上创办的一所新型实验学校。它以儿童的自由游戏和自主学习为纲领,一方面强调儿童在游戏和实地考察中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另一方面注重儿童在实践工作中对具体经验的学习。学校设计了独特的教育记录与管理方法,试图为当时的美国公立学校提供借鉴经验。城乡学校区别于进步时代的其他教育实验,它试图跳出"进步教育方法"的窠臼,在关注儿童个体的同时强调整体性。实验取得了诸多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普拉特称其为"未来学校的典范"。
吴婵
关键词:教育实验
夏山的故事
2012年
"对于是否上课,学生们拥有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上课,也可以选择不上课,如果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上课……"对于习惯了当今教育体制的人们而言,可能不会相信世界上竟然存在着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学校。而这样的学校并非是天方夜谭,它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的创办者尼尔(A.S.Neill)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从最开始就认为:"应该让学校来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学校,因为自由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理想。"1921年夏山学校创立于英国萨福克郡(Suffolk)的一个小镇莱斯顿镇(Leiston),是一所私立的寄宿制学校。学校规模不大,最初只有几十个学生,时至今日也只接纳百余名学生。
吴婵
关键词:故事教育体制
关于美国综合中学形成原因的探析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中学面临着来自大学、社会与职业教育等多方面的压力,包括杜威、斯内登在内的各界人士都参与其中,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美国中等教育的去向进行了思考与建议,甚至发生了许多争论。几番周折后,美国终于创建...
吴婵
关键词: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通识教育
文献传递
进步主义教育的标兵:帕克学校被引量:2
2016年
帕克学校是早期进步主义实验学校的代表之一。它以帕克的教育思想为原型,注重儿童的整体性和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帕克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强调社会动机的培养、自我表达的兴趣和创造性努力;在课程中强调以核心科目为中心的主题研究。同时,帕克学校的教育实验反映了进步时代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另一种形式,即学校并不仅是被动接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并作出滞后性反馈,而是试图通过培养具备自主性、责任感、公共意识的社会公民,主动承担起社会改良与进步的责任。
吴婵
关键词:库克社会动机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报告被引量:16
2015年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20世纪美国中等教育史上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该报告由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成立的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完成,主要讨论中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功能,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衔接,学制调整与学段划分等20世纪前期美国中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涉及中学的组织与管理、课程规划、非全日制学习形式等问题。报告提出的"中等教育七大原则"不仅直接影响了20世纪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进程,对世界中等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张斌贤杨帆吴婵
关键词:教育目标
波士顿英语中学与美国公立中学的开端被引量:1
2017年
建立于1821年的波士顿英语中学,是美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公立中学,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公立中学的开端。商业中产阶级对教育现状的不满,上层领导者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性的措施,以及教育体系内部竞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拉丁文法学校的衰落及波士顿教育传统的"崩溃"。波士顿英语中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揭示了"美国现代意义上公立中学"的部分内涵,与同时期欧洲国家相比,具有开创意义。
吴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