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水泥弥散分布及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采取3种不同的穿刺方法,术后骨水泥的弥散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6个月以上;按不同方法分为单侧组(18例)、双侧同平面组(28例)及双侧交叉平面组(20例),记录术前、术后1d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CT图像计算术后骨水泥弥散容积及弥散的平衡性,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1d及终末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双侧入路组的术后1d的VAS评分均优于单侧入路组(P<0.05),远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骨水泥弥散容积、骨水泥弥散的平衡度均优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单侧及双侧穿刺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双侧穿刺入路能更有效地缓解术后早期的疼痛,能使骨水泥弥散分布更加均匀充分。
- 翁科捷钟志刚张育锋邱雪立刘成刘昌易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 宫颈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13.42±3.42)h、体温恢复时间(2.14±0.39)d、术后排便时间(3.12±0.14)d、住院时间(8.63±1.39)d,均短于对照组的(16.82±5.48)h、(3.56±0.74)d、(4.15±0.63)d、(10.52±2.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而使用改良式手术,能够保证患者预后效果。
- 赵阿敏刘成
- 关键词:宫颈癌早期手术
- 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1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例采取传统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8例实施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VAS评分、HSS评分以及患肢与健肢长度的差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有优势(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刘成赵阿敏张育锋沈晖扬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 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80例宫颈癌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予以顺铂常规化疗,观察组予以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数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参照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及QO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相当,P>0.05。结论:伊立替康及顺铂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佳,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 赵阿敏刘成
-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伊立替康顺铂
- 刮除术结合辅助措施治疗骨巨细胞瘤61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比较囊内刮除术结合不同局部辅助措施治疗骨巨细胞瘤(GCT)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汕头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初发骨巨细胞瘤共83例,选择其中行肿瘤刮除灭活治疗的患者61例,应用K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对这61例GCT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术后8-131个月,平均50个月。61患者复发12例,复发率为19.7%,其中38例行瘤腔化学药剂浸泡辅助灭活,复发9例,复发率为23.7%,另外23例在用化学药剂浸泡前先用高速磨钻打磨瘤壁,复发3例,复发率为13.1%。结论囊内刮除灭活术仍是大部分GCT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GCT病灶刮除灭活辅以高速磨钻打磨瘤壁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 蔡史健钟志刚陈树鑫刘成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刮除术
- 病灶扩大刮除联合软骨下植骨、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病灶扩大刮除联合软骨下植骨、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C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周围G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病灶扩大刮除术)和观察组(病灶扩大刮除术联合软骨下植骨、骨水泥填充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的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应用可行性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Enneking肢体功能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GCT患者,采取病灶扩大刮除术联合软骨下植骨、骨水泥填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刘成陈树鑫沈晖扬
- 关键词:骨水泥填充
-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单发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椎管容积的变化,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以及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60 min,平均(210±32 min);术中出血650~2200 mL,平均(900±370)mL,术中未发生胸膜、大血管及内脏损伤,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研究病例获12~32个月,平均(18±5.5)个月随访,至末次随访时,骨折内植入物均骨性愈合,未发现断钉断棒,钛网移位等并发症。脊柱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椎管占位率为0,有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张育锋钟志刚沈晖扬翁科捷刘成邱雪立林本丹
- 关键词:胸腰椎减压术后路脊柱融合术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小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刘成陈树鑫沈晖扬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 三柱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翻角、后倾角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三柱固定治疗对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3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三柱钢板内固定。X线片观察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内翻角和后倾角,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动态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功能,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内翻角和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患者HSS评分时点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结论:对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三柱固定临床效果好,可改善膝关节功能,且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 翁科捷张育锋邱雪立陈树鑫沈晖扬刘成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
-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水平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08例,依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对照组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协会足部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行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应激水平的差异,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高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1.07%和71.9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个月跟骨宽度、高度、Bohle角均明显升高,Gissane角显著下降(P<0.05)。术后1 d,两组的疼痛应激指标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炎症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提高明显(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5%和21.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跟骨外侧L型入路相比,跗骨窦微创入路可明显减少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其跟骨Bohle角、Gissane角的恢复,降低患者应激水平,并发症较少。
- 翁科捷张育锋邱雪立陈树鑫沈晖扬刘成
- 关键词:跟骨骨折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