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贵宾 作品数:25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海口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R质子加权成像对翼状韧带损伤程度评价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MRI判断翼状韧带损伤程度,并以此作为制定治疗方案依据的可行性。方法(1)患者入组标准:有明确的颅颈交界区外伤史,并且受伤时间在1周以内。无颅底及颈部手术史,无MRI检查禁忌证。共计109例患者入组。(2)影像检查:采用3.0 T超导MR,在翼状韧带ROI内行高分辨率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e, PDWI)。根据MR影像特点将韧带损伤分3度。Ⅰ度损伤MR主要表现为韧带出现局限性条状或斑片状高信号,异常信号未及韧带边缘,Ⅱ度损伤MR表现为韧带内出现斜行或横行高信号,异常信号达韧带边缘,Ⅲ度损伤表现为韧带撕裂大于韧带横径的1/2或完全断裂。(3)治疗:Ⅰ度损伤采用保守治疗,Ⅱ、Ⅲ度损伤采取手术治疗。(4)随访:分别于治疗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随访,同时行影像复查。其间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就诊。保守治疗者,随访期内临床症状渐进性缓解,6个月时MR成像病灶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认为恢复良好,随访期内临床症状渐进性加重,认为病情进展;手术治疗效果主要通过患者临床症状、颈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DR寰枢关节情况判定。临床症状渐进性缓解,6个月时DR成像寰枢椎关节对位良好,认为恢复良好。结果(1)高分辨MR PDWI成像显示78患者韧带无损伤,31例翼状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其中Ⅰ度损伤18例、Ⅱ度损伤9例、Ⅲ度损伤4例。(2)Ⅰ度损伤患者采取保守治疗,随访均恢复良好。6例Ⅱ度损伤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均恢复良好;3例保守治疗者,2例临床症状渐进性加重,于保守治疗3个月时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4例Ⅲ度损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1例术中出现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余3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高分辨PDWI是一种评价翼状韧带损伤程度 陈建强 战跃福 韩贵宾 韩向君 郭子义 王维关键词:颈部外伤 磁共振成像 国人胫骨截面矢量化测量与解剖型假体形态的设计 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目前对于胫骨近端截面形态的研究基本都是单纯测量其横径及若干条纵径的数量关系,而缺乏位置关系。目的:获取国人胫骨截骨面的矢量化数据,从而探讨解剖型胫骨假体形态的设计。方法:选取于海口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6例(44膝)。通过CT三维重建获得相当于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胫骨截骨面的影像,按研究设计方案建立坐标,由影像内侧横径起每10°递增绘制由坐标中点至影像周边的线段,测量各线段的长度获取矢量化数据,根据所得数据提供解剖型胫骨假体外形的设计方案。结果与结论:按设计方案在胫骨截面影像上建立坐标具有可行性及可重复性;坐标中10°~350°各径线长度与内侧横径长度均具有相关性;预先设定内侧横径长度,按比值均数推算各角度径线长度,在坐标中标注其外周各点并给予连接,可得到预制假体的外形。矢量化测量可同时获得胫骨截面数据的数量及相应位置关系,对国人解剖型胫骨假体形态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韩贵宾 张寿 陈建强 邢势 崔可赜 范忠诚关键词:胫骨 三维CT 人工假体 膝关节置换 BM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复合BMG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BMSCs与同种异体肋软骨细胞共培养及复合自体"双相"骨基质明胶(BMG)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贴壁离心法分离兔BMSCs,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取肋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形态学... 张寿 陈波 金旭红 范忠诚 韩贵宾关键词:软骨缺损 BMSCS 软骨细胞 共培养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 目的:总结应用动力髋加压螺钉(DHS)、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的失败病例,探讨失败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回顾2008年01月~2012年12月1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LCP 内... 张寿 孔长庚 陈文远 邢势 金旭红 韩贵宾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内固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 目的:培养高纯度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构建稳定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1.采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B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3代... 张寿 曾智谋 刘亦恒 范忠诚 王琮仁 易颖 韩贵宾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脊髓损伤 麻醉在Lachman试验中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麻醉在Lachman试验(LT)中对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03~2008年收治的可疑ACL急性损伤患者共80例,分别于未麻醉状态下及麻醉状态下由高、低资历两位医师行前抽屉试验(ADT)、轴移试验(PST)和LT,比较其灵敏性、特异性。分析麻醉与LT灵敏度的差异及LT的可重复性。结果 LT的灵敏度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法。PST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试验方法。麻醉后LT的灵敏度显著提高。结论 LT可作为临床排除诊断的主要指标。PST可作为临床纳入诊断的主要指标。LT具有极好的一致性,麻醉后检查更有价值。 韩贵宾 张寿 崔可赜 李文平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2012年2月至6月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7月至12月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四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6 9、0.633 6,P=0.721 9、0.527 8),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5 7、2.840 2,P=0.008 0、0.005 5)。1年后的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4 7、0.464 6,P=0.362 6、0.643 2);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与对照组的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 0,P=0.045 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6%,与对照组的8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77 9,P=0.013 2)。2组患者在12个月后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且无继发神经损伤加重情况。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可有效纠正成角畸形,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对脊柱稳定性有效地进行强化。 陆焱 云雄 梁昌海 韩贵宾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无神经损伤 腰椎骨折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12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所收治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6个月,平均1年9个月。术后小腿无肌肉坏死者8例;出现肌肉坏死者4例,其中3例保肢成功,1例截肢。术后并发症:感染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合理的诊治策略是缩短肢体缺血时间、减轻闭合性腘动脉损伤危害性的关键。 韩贵宾 张寿 崔可赜 符林雄关键词:闭合性 肢体坏死 不同性别间国人胫骨截面形态的矢量化比较 目的:通过矢量化测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性别间国人胫骨截面的形态差异,从而探讨解剖型胫骨假体形态区分性别设计的必要性.
方法:选取患膝关节骨关节炎国人61例(男29例,女32例),74膝(男35膝,女39膝).运用C... 韩贵宾 张寿 孙薇薇 钟海波 陈建强 范忠诚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性别差异 文献传递 健康青少年翼状韧带:3.0T-MR高分辨质子加权成像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健康青少年翼状韧带的磁共振信号及形态特点,为进一步认识韧带损伤影像学特征奠定基础。方法:应用3.0T磁共振对32例青少年志愿者翼状韧带进行高分辨质子加权序列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扫描方向选择冠状位、矢状位、横轴位及斜冠位,观察其形态、厚度、走行及信号特点。结果:高分辨PDWI能够清晰显示翼状韧带的解剖结构及信号特点,斜冠位能够有效显示翼状韧带的全貌,翼状韧带连于枕骨髁的下内侧缘和齿状突的后外侧缘之间,宽度(3.1±0.4)mm,长约(10±1.2)mm,其中23例呈"Ⅴ"形结构,9例呈"一"形结构,两侧基本对称者26例,不对称者6例,21例呈均匀稍低信号影,11例出现局限性线条状或小斑片状高信号。结论:3.0T高分辨PDWI是一种评价翼状韧带影像特征的有效方法;局部高信号并非韧带损伤的绝对指征,正常青少年韧带结构中也存在部分高信号,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陈建强 韩贵宾 韩向君 郭子义 王维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