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皓文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有限元
  • 2篇吸能
  • 1篇行人
  • 1篇行人保护
  • 1篇有限元仿真
  • 1篇数字仿真
  • 1篇碰撞
  • 1篇汽车
  • 1篇汽车正面碰撞
  • 1篇耐撞性
  • 1篇耐撞性分析
  • 1篇仿真
  • 1篇车型

机构

  • 3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谭皓文
  • 2篇雷刚
  • 1篇杨述松
  • 1篇李灿
  • 1篇樊伟
  • 1篇江晶晶

传媒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行人保护的某款车型儿童头型实验仿真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跌落仿真实验,验证了头型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取出已经验证了的整车有限元模型前端部分,按照GB/T24450—2009规定,通过Hypermesh建立头型碰撞实验仿真模型,并采用LS-DYNA求解。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原方案,缩小了整车的HIC1700区域,为此类车型在行人保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雷刚谭皓文
关键词:有限元行人保护
汽车耐撞性的数字仿真及其优化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也愈加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汽车耐撞性设计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深入对汽车耐撞性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汽车行业整体的碰撞安全性能。  本文针...
谭皓文
关键词:耐撞性分析有限元仿真
文献传递
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吸能盒设计及优化被引量:10
2013年
对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可替代整车碰撞模型的子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在所建立的子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双层波纹管样式的吸能盒结构,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对其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整车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吸能盒结构吸收的能量比原结构提高了14.2%,纵梁碰撞力比原结构减小了15.3%。
雷刚谭皓文樊伟李灿杨述松江晶晶
关键词:有限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