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樊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肺叶切除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肺叶切除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叶切除术后连续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2d,仍有大量呼吸道分泌物且咳嗽排痰不畅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是否切开气管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31例)和非预防性气管切开组(20例)。观察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组术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预防性气管切开组[25.8%(8/31)比40.0%(8/20)、19.4%(6/31)比35.0%(7,20)、38.7%(12/31)比5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叶切除术后连续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2d,仍有大量呼吸道分泌物且咳嗽排痰不畅的患者,预防性气管切开可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
- 李樊付向宁
- 关键词:心性预防性气管切开肺叶切除肺部感染
- 微流控分析芯片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人们对于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移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循环肿瘤细胞(CTCs)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其应用价值日益体现,可用于肿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尤其是对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其富集技术及检测方法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微流控分析芯片技术运用于CTCs的富集及检测,具有高丰度、高富集度、高活性及不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等优点使得人们聚焦于此技术,本文对微流控分析芯片在CTCs检测中的运用做简要综述。
- 李樊朱珉付向宁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肿瘤
- pN2/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五年生存期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N2淋巴结转移状态对pN2/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pN2/Ⅲ期NSCLC患者206例,分析N2淋巴结转移状态并计算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MLNR),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与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206例pN2/Ⅲ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9.6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多站N2淋巴结转移、N2淋巴结转移数〉2枚、N2跳跃性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率(MLNR,≥33%)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HR=1.81,95%CI1.18,2.79,P〈0.01),MLNR≥33%(HR=1.54,95%CI1.02,2.33,P〈0.05)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站数和转移数目以及MLNR与pN2/Ⅲ期NSCLC患者术后0S显著相关,可能是影响pN2/Ⅲ期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李旸凯陈滔李樊赵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 改良模块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病人93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侧进胸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围术期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完成胸腔镜胸腺全切或胸腺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剑突下组胸腺全切手术时间为(60.32±1.53)分钟,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时间为(114.52±11.63)分钟,术后带管时间为(3.20±0.91)天,术后住院时间为(4.00±0.16)天,侧进胸组分别为(66.62±1.45)分钟、(138.76±6.35)分钟、(4.00±1.22)天和(4.70±0.1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3.8±0.8)分、48小时VAS评分为(3.0±0.7)分、72小时VAS评分为(2.6±0.9)分,侧进胸组分别为(5.7±0.9)分、(4.7±0.8)分和(3.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天感觉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模块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具备明显的围术期优势,尤其适合伴有重症肌无力的MasaokaⅠ、Ⅱ期胸腺瘤病人。
- 杨子恒李樊赵波
- 关键词:胸腺肿瘤胸腔镜手术要点
-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效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且长期大量吸烟的上段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2013年1月伴有COPD及长期大量吸烟的上段食管癌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的病例,并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和非预防性气管切开组。统计并分析两组术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于上段食管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尤其是伴有长期大量吸烟及COPD的患者来说,预防性气管切开可以起到预防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的作用,其可以做为上段食管癌重症患者的一种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方式。
- 李樊付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