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向宁 作品数:259 被引量:984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累及上腔静脉T4期肺癌的外科治疗 :探讨累及上腔静脉T4期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上腔静脉成形或置换的材料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预防.探寻在非体外循环条件下更为简洁安全的个体化手术方式. 方法:本科2006-2011年7月间共行16例需大... 张霓 付向宁 艾波 徐沁孜 付圣灵 孙威关键词:疗效评价 3cm单孔胸腔镜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月,实施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5例,在腋中线第5肋间做3 cm切口置入胸腔镜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标本取出后送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性质,以及支气管残端、段切缘有无残留。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9.4±32.6)min;术中出血量(160.2±48.1)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2.9±0.9)d;术后住院时间(10.6±0.8)d。结论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病例及研究支持。 张瑞杰 蔡奕欣 张霓 付圣灵 祖育昆 付向宁关键词:单孔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 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切除肺多发磨玻璃影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总结双肺多发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患者同期行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同期行双侧单孔胸腔镜肺GGO切除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69(57.9±6.7)岁。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120.9±67.7)mL,平均手术时间(140.0±74.8)min,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4.8±3.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4.3)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心房颤动3例,肺持续漏气>3 d 5例,经治疗后均好转,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共切除GGO病灶76个,总恶性率为81.6%,其中纯GGO 40个,恶性28个(70.0%),平均直径(9.6±3.8)mm;混合GGO36个,恶性34个(94.4%),平均直径(15.6±6.6)mm。平均随访时间38.4个月,未发现术后转移及复发。结论双肺多发GGO患者的病灶为恶性可能性大,在肺功能允许时可考虑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多病灶切除,根据病灶位置、大小及术中快速病理结果可灵活采取亚肺叶或肺叶切除方法。双侧同期手术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短期预后良好。 屈日荣 郝志鹏 彭澍 平伟 喻钧 张霓 付向宁关键词:单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所致胸腔胃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裂孔疝(congenital hiatus hernia,CHH)所致胸腔胃的鉴别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CHH所致胸腔胃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术前依据胸部CT及钡餐影像学检查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并完全型右胸腔胃,后经开胸探查确诊为CHH并完全型右胸腔胃,行胸腔胃还纳并膈食管裂孔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CHH所致胸腔胃易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手术探查可明确诊断。CHH所致胸腔胃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蔡奕欣 廖永德 付向宁 汤应雄 孙威关键词:胸腔胃 误诊 食管疾病 全腔镜Ivor Lewis胸内吻合+大网膜袖套式包埋吻合口治疗食管癌 目的:全腔镜Ivor Lewis手术治疗中段及中下段食管癌,相对于颈部吻合的Mckeown术式具有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吻合口瘘发生于胸内时较颈部更为危险.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大网膜包埋吻合口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但在腔镜... 付向宁 徐沁孜 张瑞杰 高轶 付圣灵 蔡奕欣 廖永德普通型与重/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CT影像对比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的CT影像,探讨COVID-19影像学转归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并治愈出院的6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普通型组和重/危重型组,比较恢复期首次CT影像特点,统计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性别、就诊症状、合并症、氧疗方式、CT至发病时间、CT特征、病灶分布、肺叶评分和累计CT评分。结果普通型组纳入37例,重/危重型组纳入26例。与普通型组相比,重/危重型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43±16)岁比(52±16)岁;t=2.10,P=0.040],平均住院时间更长[(15±6)d比(19±7)d;t=2.70,P=0.009],呼吸困难(5.41%比53.85%;χ^2=18.90,P<0.001)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0比57.69%;χ^2=25.62,P<0.001)更高,经鼻导管吸氧比例更低(81.08%比19.23%;χ^2=23.66,P<0.001)。重/危重型组患者纳入CT影像距发病时间平均为(23±6)d,明显长于普通型组的(18±7)d(t=3.40,P<0.001)。普通型组磨玻璃样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重/危重型组(67.57%比15.38%;χ^2=16.74,P<0.001),而重/危重型组铺路石样表现明显高于普通型组(46.15%比21.62%;χ^2=4.24,P=0.039);普通型组肺野外周带病灶比例明显高于重/危重型组(78.38%比34.61%;χ^2=13.43,P<0.001),重/危重型组弥散性分布病灶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型组(65.38%比10.81%;χ^2=20.47,P<0.001);重/危重型组中位CT评分为11(8,17)分,明显高于普通型组的7(4,9)分(Z=3.81,P<0.001)。结论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出院患者恢复期CT影像存在差异,重/危重型组双肺病灶浸润程度明显重于普通型组,需要更长时间随访以观察重/危重型患者胸部CT最终吸收情况。 邹文彬 刘常宇 蔡奕欣 曾志林 张霓 付向宁关键词:CT影像特征 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终末期患者行右侧单肺移植术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肺功能明显改善,顺利出院。术后生存3年,死于对侧肺过度膨胀,移植肺感染。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终末期行肺移植术能明显改善肺功能,但单肺移植术后易出现对侧自体肺过度膨胀,尽可能选择双肺移植。 孙威 徐澄澄 徐沁孜 付向宁 汤应雄关键词:肺淋巴管平滑肌瘤 肺移植 7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出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日至2月22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治愈出院的76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组42例,重症组3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间的差异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7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3±15.1)岁。男性39例,女性37例,其中男性较女性发生重症肺炎的比例更高[61.5%(24/39)vs.27.0%(10/37),P=0.003]。重症组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高(P<0.05)。重症组患者的发热比例(100.0%)高于轻症组(73.8%)(P<0.01)。重症组CT提示双肺弥漫感染的比例(95.2%)高于轻症组(73.5%)(P<0.05)。重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平均值[(6.19±3.22)×10^9/L]较轻症患者[(4.90±1.57)×10^9/L]高(P<0.05)。重症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铁蛋白、D-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IL-2R、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均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IL-2R预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2.4%。结论男性、合并基础疾病、发热、CT提示双肺感染是COVID-19发展为重症的高危因素,而hsCRP、铁蛋白、D-D二聚体、LDH、IL-2R等指标有助于预测COVID-19病情的进展,其中IL-2R预测效果最佳。 杨坚坚 王雪 陶玉 田义涛 张霓 付向宁 王永勇关键词:细胞因子 预后 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胸外科手术合并COPD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估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能否改善胸外科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进行肺部切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1月18日—2015年8月12日,10个中心的192例接受全身麻醉下择期肺叶切除术或右肺双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的COPD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异丙托溴铵组(96例)或安慰剂组(96例),比较两组用药对术前肺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其中男168例、女22例,年龄(62.90±6.50)岁。结果两组基线和人口学特征基本均衡。异丙托溴铵组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变的校正均值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90±29.07)mL vs.(15.00±29.35)mL,P<0.05]。异丙托溴铵组术后肺炎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vs.14.1%,P<0.05)。本试验也未观察到任何异丙托溴铵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提示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胸外科合并COPD进行肺部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前肺功能并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刘伦旭 王天佑 张逊 付向宁 赵珩 郦志军 闫玉生 范峰关键词:围手术期 异丙托溴铵 术前肺功能 术后肺部并发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GFBP3在34例肺鳞癌和25例肺腺癌(共21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5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GFBP3在良性肺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而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称为IGFBP3质表达和核表达),后二者阳性率为44%(26/59)和29%(17/59)。IGFBP3使表达在肺癌和良性肺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P=0.0029;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IGFBP3核表达显著低于中或高分化肺癌,P=0.0292。IGFBP3质表达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07。IGFBP3质表达阳性者预后差,而IGFBP3核表达阳性者预后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在NSCLC组织中,IGFBP3质表达可能与调节IGF作用有关,而核表达则可能与抑制肿瘤生长有关,IGFBP3质或核表达具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廖永德 万燕青 周晟 赵金平 付向宁 Doris Mayer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