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前树
- 作品数:26 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外国语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从知识考古学视角看课堂中的“化学平衡”被引量:2
- 2021年
- 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分析当前"课堂中的化学平衡"的历史根源。作为简化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化学平衡"不仅划定了知识的边界,而且内隐了知识的结构;作为演进的理解表现,"高考中的化学平衡"逐步形成了稳定的考查角度和方式。作为实然的教学内容,"课堂中的化学平衡"是多元主体社会协商形成的"共识",具有区域性特征,包含特定的话语,是一种高度依赖于学校情境的工具化、条件化了的知识。
- 刘前树
- 关键词:知识考古学化学课堂化学平衡
- 理解化学,选择化学被引量:1
- 2020年
- 化学学科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和创造物质的基础科学。人们在享受着由它带来便利和文明的时候,有时却不能理解它,甚至诋毁它。从事化学研究、化学产业和化学教育的人有时选择少发声、不发声,使更多人产生迷惑和误解。教育领域内对化学的理解存在各种形式的偏差,基础教育领域更是从学科评价的"指挥棒"-高考着手,正出现化学不断"边缘化"的趋势。让未来的建设者和全社会了解"化学是什么、为什么学化学?化学学什么?化学怎么学?"迫在眉睫。同时,化学也需要让更多人理解它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和"中心咨询者"的价值。
- 赵华刘前树
- 中美高中生网上化学提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从对网上随机选取的200个化学问题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中关两国高中生的提问在知识类型上存在共性,在提问动机、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提问动机上中国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外在动机;中国学生提问的知识水平比美国学生高,但认知水平比美国学生低。这些差异反映两国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反映两国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差异。
- 刘前树李广洲
- 化学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5
- 2007年
- 分析了目前中学化学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化学史的教育功能作了探讨,认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一些可行的做法。
- 刘前树邱道骥
- 关键词:教育功能人文素养
- 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0
- 2007年
- 建构了化学素养的操作定义,提出了化学素养与化学专业素养的区别,设计了针对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调查问卷,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 刘前树李广洲
- 关键词:化学素养
- 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0年
- 理解科学本质是当前科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的科学教育在认识论问题上一直局限于自然辩证法的宏观层面,缺乏在科学学科的中观层面和科学教学的微观层面上对科学本质的系统关注。回顾与分析国外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研究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本质、为什么要传授科学本质、怎样传授科学本质、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如何评价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本土化研究,对深入推动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前树李广洲
- 关键词:科学教育
- 培养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被引量:1
- 2023年
- 南京外国语学校借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这一契机,不断优化项目推进方式,通过创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和新体系,以“基于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培养的MACRO外语大课程建设”和“基于真实任务和融合创新的STEM+课程建设”为重点探索领域,进行关键攻坚,积极探索培养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之路。
- 刘前树
- 关键词:育人方式
- 例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构与边界被引量:1
- 2011年
- 有关碱金属氧化物复杂性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学生头脑中对知识的组织过程:试图将分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置于一定的逻辑结构中,从而提升知识的结构性,获得知识的意义。这启示教师应该着碾于化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构和边界问题。
- 刘前树李广洲
-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知识
- 把牢方向、提升质效、彰显特色,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时代新人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南京外国语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党建带团建,坚持把牢方向、提升质效、彰显特色的理念,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着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时代新人。
- 刘前树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党建带团建时代新人共青团
-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南京市金陵中学职业体验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 2012年
- 学校的一切工作均有育人之责任,各学科教学从目标预设及过程管理无不潜隐及渗透德育因素,知识与能力的积累,视野与精神的拓展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石。而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因而学科课程及隐性课程均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 刘前树夏广平黄皓燕胡玮琳
-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德育因素校园文化隐性课程创业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