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银
- 作品数:56 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再次手术置换主动脉瓣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再次心脏手术置换主动脉瓣的原因、疗效及术后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再次心脏手术置换主动脉瓣的患者86例,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再次心脏手术置换主动脉瓣的原因主要包括主动脉瓣风湿性病变加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人工瓣膜障碍。存活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肌酐≥100 mol/L。结论 再次心脏手术置换主动脉瓣受多因素的广泛影响,心脏手术前肌酐水平升高会增加手术风险,再次心脏手术置换主动脉瓣疗效肯定。
- 鲍家银翁国星陈海宇郑富臻
- 关键词:再次心脏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心脏瓣膜病肌酐
-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86例报告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5月186例先天性继发孔ASD行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全麻,右侧第7肋间腋中线1.0 cm小孔置入胸腔镜,右侧锁骨中线微切口2.0 cm,第4肋间进胸,作为操作孔。术中经食道超声(TEE)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8例成功封堵,7例中转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修补术(2例上腔型、3例下腔型、2例中央型由于房间隔缺损过大,封堵器影响二尖瓣结构),1例次日心脏彩超发现封堵器脱落立即送手术室行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无死亡,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经治疗均转为窦性心律;胸腔积液5例,经引流等治疗痊愈。术后3~7 d出院。178例随访0.5~8年,(3.2±1.9)年,彩超示封堵器无残余漏、移位,心功能Ⅰ级70例,Ⅱ级83例,Ⅲ级25例。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采用微切口入路,符合美容要求,无须体外循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确切,若封堵不成功,可同期直接改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
- 鲍家银翁国星郑富臻陈海宇谢琦陈智群王欢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胸腔镜
- 心脏异物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0岁,农民,以"锁骨骨折术后3个月,反复胸背部疼痛3 d"为主诉于2010年11月入院。入院前3月余,因"右锁骨骨折"于当地医院行"右锁骨骨折复位术"置入"克氏针"2枚。入院前3 d,持重物后突发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范围约巴掌大小,伴有头晕、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就诊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右心室内强回声异物,右肺下叶炎症。予抗感染、镇痛、补液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转诊我院。
- 郑富臻鲍家银陈智群翁国星
- 关键词:心脏心脏外科手术背痛超声检查病例报告
- 电视胸腔镜下钳闭与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钳闭与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方法,以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1995年11月至2009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外科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患者312例,其中胸腔镜下钳闭(VATS组)252例,男78例,女174例;年龄7 d^31岁(9.16±8.91岁);均在全胸腔镜下钛夹钳闭未闭动脉导管。导管介入封堵(PCO组)治疗60例,男17例,女43例;年龄4~57岁(25.55±14.10岁);采用Amplatzer方法封堵。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ATS组患者均成功钳闭动脉导管,无残余分流;PCO组3例(5%)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PCO组均短于VATS组(70.20±31.20 min vs.112.50±16.30 min,t=6.344,P=0.002;4.70±2.20 d vs.6.50±2.80 d,t=3.241,P=0.022),但平均住院费用PCO组显著高于VATS组(23 222.00±4 333.40元/例vs.8 904.50±2 634.60元/例,t=25.360,P=0.000)。结论与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比较,VATS下动脉导管钳闭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手术效果满意,费用仅为导管介入封堵手术的1/3。
- 翁国星陈智群王欢鲍家银肖荣冬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电视胸腔镜手术
- 离体肺保护的实验研究
- 姚祖武韩涛鲍家银李梅珍
- 目的:应用兔离体肺再灌注模型研究低钾保护液(LPD)与Euro-Collins液(EC)对肺保护的作用。方法:18只实验用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LPD液及EC液进行肺灌洗保存。每组9只再分为3小组(各含6个肺),分别保存...
- 关键词:
- 关键词:离体肺
- 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外膜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临时起搏器 14 3例患者 ,男 78例 ,女 6 5例 ,年龄 2个月至 81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4 6例 ,先天性心脏病 87例 ,冠心病 10例。全部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安装起搏器。结果 启用心脏起搏器后 ,多数病人药量减少 ,血压回升 ,尿量增加。本组死亡率 13.3% ,康复出院率 86 .7%。停用起搏器复查心电图 ,87例转为窦性心律 ,2 1例Ⅰ°或Ⅱ°AVB ,7例Ⅲ°AVB ,房颤2 5例 ,其它心律 3例。窦性心律者有 18例伴完全或不完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80例术后Ⅲ°AVB中有 5 7例转为窦性心律 ,16例Ⅰ°或Ⅱ°AVB ,7例仍为Ⅲ°AVB ,其中 3例改装永久起搏器。未发现重大与起搏器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在心脏外科中 ,临时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术中出现Ⅲ°AVB有效的措施 ;术中或术后并发药物难以治疗的心律紊乱及心功能不全 ,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但心内畸形不能矫正及急性心力衰竭不能控制时 ,心脏起搏器有时是不能奏效的。对不能恢复的Ⅲ°AVB应及时改用永久起搏器 。
- 鲍家银高兰韩涛陈同姚祖武
- 关键词:心脏手术临时起搏器心脏疾病并发症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纯食管超声(TEE)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患儿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18)个月,平均7.5个月,体重(5.5~11.4)kg,平均8.2kg。术前经胸超声检查及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明确房间隔缺损均为中央型,直径(9.6±1.4)mm,所选择封堵伞的型号为大于房缺最大径2~4mm的封堵伞。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其跨瓣压差(78.6±9.4)mmHg,肺动脉瓣瓣环直径(11.1±1.6)mm,所选择球囊直径为肺动脉瓣环直径1.2~1.4倍,反复扩张2~3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经胸剑突小切口,单纯食管超声引导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封堵及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3个月门诊经胸超声随访。结果全组29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及肺动脉瓣球囊扩张均成功,术中及术后随访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即刻测压(18.3±9.3)mmHg,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术后即刻超声提示房间隔水平未见分流。术后3个月随访,房间隔封堵器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19.9±5.8)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9例病例随访3~33个月,所有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房间隔水平无分流,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平均为(17.4±6.9)mmHg,均在40mrnHg以内,封堵器位置良好,其中微小量反流7例,少中量反流1例,余21例患儿未见肺动脉瓣反流。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剑突微创小切口镶嵌治疗婴幼儿心脏复合畸形近期安全有效,可达到传统体外循环手术的治疗效果,避免体外循环带来的创伤,但对其远期疗效的评估仍需进行长期随访。
- 窦志谢琦翁国星陈智群王欢鲍家银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婴儿
- 精简迷宫术配合瓣膜替换术治疗瓣膜病伴慢性心房纤颤5例
- 1996年
- 本文报告用精简迷宫手术配合瓣膜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5例体会。5例病人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3例术后一度又出现房颤,2例给少量强心利尿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投予胺碘酮后转为窦性心律。随访2~6个月4例窦性心律,1例房颤复发。瓣膜替换术配合迷宫术治疗房颤是有效的。术后药物辅助治疗是必要的。手术操作仍较复杂,预防出血和加强心肌保护是重点。
- 陈同谢维泉韩涛王欢陈瑜鲍家银
- 关键词:迷宫手术心房纤颤瓣膜病变二尖瓣替换术
- 电视胸腔镜心血管外科手术150例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总结、分析 15 0例电视胸腔镜心血管外科手术的临床结果。 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对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心包积液、原发性长 Q- T综合征、雷诺病、心包囊肿等进行治疗。 结果 动脉导管未闭均成功在胸腔镜下钳闭 ;房缺、室缺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进行补片修补 ,冠状动脉瘘胸腔镜下修补 ;心包积液进行心包活检与开窗引流 ;长 Q- T综合征进行胸腔镜下左 T2 、T3胸交感神经节切除 ,均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 翁国星陈智群丁杭姚祖武鲍家银
- 关键词:外科手术内窥镜电视心血管外科手术
-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手术效果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HD合并房颤患者资料,均行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术及术后随访,结合手术及随访情况分析疗效。结果:转窦率术后即刻为98.75%,出院时为96.25%,术后1个月为96.25%,12个月为95.00%,24个月为93.13%,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出院时为(51.34±5.13)mm,治疗后12个月为(52.60±6.27)mm,治疗后24个月为(52.9±37.4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出院时为(58.13±6.40)%,治疗后12个月为(63.75±6.98)%,治疗后24个月为(65.35±5.9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时间(184.53±12.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5.84±10.66)min,射频消融时间(26.35±4.69)min。ICU住院天数(2.12±0.36)d,总住院时间(15.35±2.35)d。并发症发生率1.22%。结论:给予R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安全性高,推荐应用。
- 黄杰郑富臻鲍家银陈海宇
- 关键词:心内直视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手术疗效左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