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建昆

作品数:44 被引量:32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玉米
  • 12篇病菌
  • 11篇毒素
  • 10篇不育
  • 9篇雄性不育
  • 8篇细胞质
  • 8篇小斑病
  • 8篇小斑病菌
  • 8篇斑病
  • 6篇幼苗
  • 6篇水稻
  • 6篇不育细胞质
  • 5篇雄性不育细胞...
  • 5篇歧化酶
  • 5篇微丝
  • 5篇小麦
  • 5篇活性
  • 4篇蛋白
  • 4篇玉米小斑病
  • 4篇玉米小斑病菌

机构

  • 4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1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内蒙古农牧学...
  • 1篇承德民族师范...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42篇魏建昆
  • 18篇马春红
  • 13篇崔四平
  • 10篇闫芝芬
  • 9篇崔洋
  • 8篇王立安
  • 7篇刘克明
  • 5篇李俊明
  • 5篇黄国存
  • 5篇雷宇华
  • 4篇郭秀林
  • 4篇张敬贤
  • 2篇刘俊芳
  • 2篇李俊兰
  • 2篇俞嘉宁
  • 2篇张寒霜
  • 2篇李孟军
  • 2篇赵俊霞
  • 2篇王海波
  • 2篇赵南明

传媒

  • 20篇华北农学报
  • 4篇河北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9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玉米抗病育种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被引量:5
1992年
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上述病害的抗性,主要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不同玉米材料,抗病性有明显差别。F_1的抗病性,倾向抗病亲本或比亲本的平均病级低。实践证明,采用轮回选择法和利用多细胞质杂交种是行之有效的玉米抗病育种途径。
高楷刘克明李俊明魏建昆
关键词:玉米抗病育种
稻瘟病菌致病毒素对野败型不育细胞质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以水稻 同核异 质野败型 雄 性 不育 系 珍汕 97 A 及 其保 持 系 珍汕 97 B 为 材料 ,用 稻 瘟 病菌902 菌株 产生的致 病粗毒素 浸养 处理 二叶 期 黄化 幼 苗,以 探讨 专 化 性致 病 菌株 稻 瘟 病菌 902 致病粗毒 素对野败 型雄性 不育细胞 质呼吸的 专化性 抑制作用 。结果表 明,稻瘟 病菌902 菌株粗 毒素对珍汕 97 A、97 B 呼 吸作用的 影响有差 异,珍汕 97 A 的呼 吸作 用对 毒素 处理 更敏 感,受 抑制 强 于珍汕97 B。并且 ,未处理的 珍汕97 B 匀浆液的 呼吸强 度一直高 于珍汕 97 A,提 示同核异 质的保持 系珍汕97 B 比 不育系 珍汕97 A 细 胞质质量 在呼吸 方面也较 优。
闫芝芬刘克桐马春红魏建昆
关键词:雄性不育稻瘟病菌致病毒素氧化活性
不同优势陆地棉杂种及其双亲幼芽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被引量:7
1997年
<正>利用杂种优势能够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因而研究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对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与作物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证明杂种在许多生理生化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且有些指标与杂种的产量优势关系密切,能够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参考指标。但是,有关植物激素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则报道很少。Tafuri(1966)曾报道玉米杂种一代种子的IAA含量高于其亲本自交系。S.B.Rood(1983)证明玉米杂种幼苗的GA物质含量高于亲本自交系,且杂种对[~3H]GA_1和[~3H]
徐荣旗刘俊芳魏建昆张玉宗陈振玲吕杏者赵连元
关键词:陆地棉杂种内源激素
复方中药“精津元”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被引量:2
2001年
复方中药"精津元"系临床验方,起初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观察发现,服药后对患者恢复体力效果更为明显.中老年服用此药不仅增强体力,同时自觉思维和记忆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此药已发展成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辅助用药或疾病治疗恢复期用药,以及代谢性疾病的维持用药.如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李孟军郭秀林王国华李申魏建昆
关键词:复方中药总黄酮
玉米根冠脱落细胞中微丝分布的荧光显微观察(简报)被引量:15
2003年
在对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进行病理及致病毒素毒理分析时,经常选用根冠脱落细胞作为试材.许多学者认为这些脱落的细胞处于垂死状态,然而,后来的一些研究肯定了Knudson的脱落根冠细胞具有活力的观点[1].
王立安赵俊霞马春红魏建昆
关键词:玉米微丝荧光显微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细胞松弛素B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植物病理反应被引量:21
1991年
魏建昆等证实在中国存在玉米小斑病C小种[1]。本文通过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25)和硅胶层析(Silica gel)将C毒素(HMC-toxin)分为四种亚毒素,毒素Ⅰ和毒素Ⅲ(占全部毒素管数的75%)主要侵染T、C、S、N四种同核异质玉米中的C胞质叶片,使之产生严重萎蔫,为专化性毒素,但少数管号内的毒素对T、S有轻微的伤害,而且毒素Ⅰ内少量对N也有影响,毒素Ⅱ(占10%)只轻微地侵染N细胞质,毒素Ⅳ(占15%)除了对S无影响外,对T、C、N三种细胞质均有一定的危害。由此可见,C毒素是一具有生物活性的混合体,其中以侵染C胞质的毒素为优势毒素,同时存在少量对T、S、N三种细胞质毒力较弱的毒素。对T、C、S、N四种同核体(Homocaryons)玉米人工接种C小种所出现的叶片抗性反应,从本实验获得了一定的解释。
崔洋刘克明魏建昆张为国欧阳光察
关键词:毒素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
同核异质玉米幼胚的离体培养被引量:3
1994年
本研究选用7对同核异质玉米,进行了幼胚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C 细胞质玉米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低于其正常(N)细胞质的保持系。而在同核条件下不同细胞质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影响较大。
葛亚新魏景芳吕孟雨魏建昆
关键词:玉米同核异质幼胚离体培养
麦夫迪和表油菜素内酯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初报
1992年
本文研究了麦夫迪和表油菜素内酯(Br)拌种对小麦抗旱与玉米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夫迪和Br处理可调节细胞生理特性、促进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植物抗逆性及其籽粒产量。
张敬贤李俊明崔四平魏建昆
关键词:表油菜素内酯抗逆性
棉花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新方法探讨被引量:12
1989年
测试了12个具有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根冠细胞对棉花黄萎病毒素的敏感性,以孢子悬浮液苗期接种和毒素醮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根冠细胞死亡率与苗期接种病指和幼苗萎蔫指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与0.816,试验证明,利用离体根冠细胞对毒素的敏感差异鉴定品种抗性,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于大批量鉴定.
戴广辉刘俊芳李延增刘克明魏建昆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法
全文增补中
三氟啦嗪(TFP)、ABA处理对小麦幼苗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诱导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水分胁迫及 ABA处理能诱导丰抗 8号小麦幼苗及其悬浮培养细胞中 44.2 k D蛋白亚基的产生或大量合成。不同浓度的 Ca M抑制剂三氟啦嗪 ( Trifluoperazine)处理 ,对丰抗 8号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时产生的 44.2 k D蛋白亚基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悬浮培养细胞中由ABA+ PEG所诱导的该蛋白含量的升高影响较小 ,但能抑制细胞中由 ABA诱导的 44.2 k D蛋白亚基百分含量的增加。表明由单纯激素 ( ABA)引起的信号传递途径可能与 Ca M有关 ,且较为简单 ,而由水分胁迫或水分胁迫 +
俞嘉宁张林生高俊凤崔四平魏建昆
关键词:小麦干旱诱导蛋白幼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