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贞
- 作品数:51 被引量:2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欧共体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编码基因的核酸疫苗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 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将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了一批BALB/c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此重组质粒能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稳定表达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Sj22.6 抗体。
- 苏川马磊王荣芝邵莉君吴海玮沈蕾范乐明陈淑贞张兆松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编码基因
- 日本血吸虫22.6kDa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 kDa 抗原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并探讨Sj22.6/Sj26 GST 融合蛋白作为复合疫苗的可能性。方法:用亲和层析法制备Sj22.6/Sj26 GST融合蛋白。将这两种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Sj22.6 重组蛋白和Sj22.6/Sj26 GST 融合蛋白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32.1% (P< 0.005) 和34.9% (P< 0.02)的成虫减虫率, 28.4% (P< 0.02)和45.1% (P< 0.005)的总减卵率。结论:rSj22.6 与Sj22.6/Sj26
- 苏川马磊王荣芝胡雪梅陈淑贞邵莉君吴海玮沈蕾张兆松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
- 重组质粒pGEX-6P-1/Sj-FABPc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000年
- 目的构建基因工程菌株,获得重组蛋白Sj-FABPc(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方法用PCR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扩增Sj-FABPc基因片段,再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经酶切后将目的片段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6P-1/Sj-FABPc,转化于大肠杆菌BL_(21),IPTG诱导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PreScission^(TM) Protease酶对融合蛋白进行分离,获得纯化的14kDa Sj-FABPc。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获得pGEX-6P-1/Sj-FABPc菌株,分离纯化出14kDa Sj-FABPc,表达量为10.52mg/L。Western blot显示,表达蛋白能被日本血吸虫免疫兔血清识别。结论重组蛋白Sj-FABPc可高效表达并有良好的抗原性。
- 赵巍苏川吴海玮胡雪梅沈蕾王荣芝马磊陈淑贞张兆松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克隆重组抗原
-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
- 2000年
- 目的为探索血吸虫病疫苗的新路径,对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特性鉴定。方法分析本室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获得的一cDNA片段(Sj338/24)的开读框序列,在其上下游分别设计引物A和B,并以该cDNA片段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及检索。再经酶切后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并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结果该目的基因PCR产物全长共487bp,其开读框由459bp组成,编码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Sj338克隆基因与人及褐鼠的线粒体外膜蛋白的部分编码基因较高度同源。重组质料pPEX-6P-1/Sj338能高效融合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43kD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Sj338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Sj338可能为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基因,重组蛋白有望成为新的疫苗侯选分子。
- 胡雪梅吴海玮张兆松苏川赵巍沈蕾王荣芝马磊周吉礼陈淑贞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基因克隆重组抗原线粒体相关蛋白
-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基因的高效表达和特性鉴定被引量:8
- 1996年
- 为了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原分子,我们对已构建的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库的免疫筛选中所获得的阳性克隆λSj514的。DNA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亚克隆入高表达载体pGEX-1λt,得到高效表达克隆pGSj24。经诱导表达生产出约20kDa的分离表达产物,该特异性蛋白可被日本血吸虫免疫血清、感染兔血清和病人血清特异地识别,而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刺激动物产生较强的抗体反应。
- 张桂筠张兆松陈淑贞沈一平吴海玮苏川王荣芝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克隆
- 日本血吸虫32kDa重组抗原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用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病人血清筛选以βgill构建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表达库,获得一阳性克隆Sjgt4,将其插入片段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TrcHisB并进行表达,获37kDa融合蛋白,它可溶于8M尿素,并可被日本血吸虫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抗体所识别。以此37kDa融合蛋白免疫家免所得的抗血清,可特异地识别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的67kDa分子。
- 苏川张兆松M.C.Huggins吴海玮陈淑贞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融合蛋白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重组抗原Sj 22.6kDa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 张桂筠张兆松陈淑贞沈一平吴海玮苏川王荣芝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中国大陆株核苷酸
- 用抗牛丝虫抗体检测人体丝虫循环抗原
- 1991年
- 近年不少学者探索检测病人循环抗原诊断丝虫病.本实验应用抗牛丝虫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淋巴丝虫病人的循环抗原,评价其实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一、血清 34份马来丝虫微丝蚴阳性血清采自安徽潜山县,46份班氏丝虫微丝蚴阳性血清及5份微丝蚴阴性而有鞘膜积液、乳糜尿或象皮肿的晚期病人血清采自安徽阜阳县。
- 孙莉沈一平陈淑贞张耀娟
- 关键词:丝虫病循环抗原
- 琼脂糖凝胶中DNA的回收
- 1996年
- 用冻结压榨法、玻璃粉吸附洗脱法和透析袋电洗脱法,分别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副肌球蛋白编码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 BamH Ⅰ及 EcoR Ⅰ双酶切的线状质粒载体 pTrcHis A,以及碱裂解法制备的质粒载体,均取得较为满意的回收率。冻结压榨法适于回收少量的 DNA,透析袋电洗脱法适于回收较大量 DNA,玻璃粉吸附洗脱法则应用范围较宽。
- 张桂筠张兆松陈淑贞沈一平
- 关键词: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回收纯化
- 多聚酶链反应特异性引物诊断胰腺癌被引量:3
- 1997年
- 多聚酶链反应特异性引物诊断胰腺癌戴存才刘训良苗毅杜竞辉张兆松陈淑贞吴海玮苏川吴观陵我们采用针对该密码子点突变方式(CGT、GTT、GAT)设计的顺序特异性引物(sequencespecialprimers,SSP),对胰腺肿块细针穿刺物进行多聚酶链反...
- 戴存才刘训良苗毅杜竞辉张兆松陈淑贞吴海玮吴海玮苏川
- 关键词:胰腺肿瘤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