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成

作品数:34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9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文明论
  • 6篇文学
  • 5篇主义
  • 5篇美学
  • 4篇身份
  • 3篇代文
  • 3篇身份政治
  • 3篇文化
  • 3篇文化批评
  • 3篇文明
  • 3篇鉴赏
  • 2篇雕龙
  • 2篇学科
  • 2篇隐匿
  • 2篇原道
  • 2篇人文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审美
  • 2篇审美共通感
  • 2篇启蒙

机构

  • 31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广州市社会科...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31篇罗成
  • 1篇张小军
  • 1篇王一川
  • 1篇申霞艳
  • 1篇郝平
  • 1篇卢晖临
  • 1篇吴铭
  • 1篇唐文明
  • 1篇张均
  • 1篇徐俊忠
  • 1篇李长春
  • 1篇翁贺凯
  • 1篇行龙
  • 1篇李怀印
  • 1篇罗成
  • 1篇马维强
  • 1篇张楠
  • 1篇王敦
  • 1篇陈少明
  • 1篇麻国庆

传媒

  • 4篇探索与争鸣
  • 4篇文化研究
  • 3篇开放时代
  • 3篇文化与诗学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华文文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西比较视...
  • 1篇首届全国文艺...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魂品性·认同幻觉·全球公民--“身份政治”想象的古今之争
作为“文化研究”的核心思维范式,身份政治是近年来兴起的强势学术话语.以往对身份政治的理解多局限于拘泥于现代、后现代哲学视野,阻碍了对身份政治的历史理解与现实参悟.从根本上看,身份政治是一个启蒙问题,它源自苏格拉底-柏拉图...
罗成
关键词:身份政治
文献传递
“社会主义文学”作为“遗产”是否可能?被引量:3
2013年
钱理群先生曾表示,这20年思想界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认真清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这种"失误"表现于文学领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文学遗产缺乏必要的认识与讨论。但显而易见,国内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文学"是否有资格成为"遗产"或在怎样的意义上成为"遗产",存在激烈的分歧。有鉴于此,活跃于广州的吴敏、王敦、张均、郭冰茹、罗成、罗嗣亮等青年学者于2012年10月23日齐聚中山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谈话。
张均吴敏黄灯黄灯申霞艳郭冰茹罗成罗成张楠王敦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学文学遗产社会主义思潮当代文学研究文学领域
“记忆”的文明史理解及诗意认知潜能被引量:2
2018年
一、当"自我"成为问题:文明史视野与现代性危机 近年来,文化记忆、历史记忆、怀旧文化、口述史写作,成了人文学科乃至大众文化的热议对象。记忆为何能够在当代文化现象中获得广泛关注?记忆又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理论加以把握?记忆文化是否只是一种现代性的现象,或仅仅属于当代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在一个怀旧风靡、消费历史的时代,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究竟是冗余还是匮乏?什么是好的记忆?
罗成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明史现代性危机诗意怀旧文化文化消费
“意义”的曲径——朱自清文学鉴赏方法的学理脉络及文明启思
2022年
五四至抗战前,朱自清一直身处新潮与西潮的前沿,其文学鉴赏方法的学理探索始终具有古今中西对话的跨文化意味与同时代底色。在哲学、心理学、美学、语义学、佛学、诗文评等理论或方法的文明互鉴中,以生活真趣、文本语义和诗歌况味为问题线索,朱自清经历了哲学困境、语言新境、历史化境的三重学理探索。未尝离事而言诗,朱自清对“事义”的发现,为再释中华文明传统提供了别样启思。
罗成
关键词:鉴赏精神史文明论
“权”“力”之辩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朱自清文学鉴赏思想的历史缘起
2015年
1921年至1922年间,朱自清发表了《民众文学谈》与《民众文学的讨论》。这两篇文章作为朱自清文学思想的起点,对于理解朱自清的人生史与思考史具有本源性意义。朱自清在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鉴赏权'与'鉴赏力'的命题,这一思考超越了新文化运动中'为人生'与'为艺术'的二元对立式文化假设,同时包容'人生'与'文学'的方式,深刻触及了理想文化秩序的构想与民众文化主体性的自觉等问题。
罗成
关键词:鉴赏力文化主体性
隐匿的社会想象:论审美的现代性与公共性
美国哲学家保罗·盖伊经由追溯现代美学兴起的英国渊源,提出现代美学诞生的关键在于"想象的自由的观念"。这一论述的实质在于,从观念史的英国脉络中伸张审美现代性层面感性个体的自由游戏意涵。其实,18世纪以康德为重要代表的现代美...
罗成
关键词:美学公共性审美共通感
文献传递
“安心”的战争——作为建国史诗的《铜墙铁壁》及其文明论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柳青于1951年出版的《铜墙铁壁》,是一部最早书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尚严肃的史诗品格。在此作品的评价史中,"史诗性"长期遮蔽"史诗",造成作品遗落在新中国文艺经典行列之外。作为建国史诗,《铜墙铁壁》是用文学的方式,既高度关怀建国政治,又创造性地呈现了建国政治中丰富的"历史人心"状态。作品描写主人公石得富在战争中的一系列行动,既展现出人民英雄的心灵史轨迹,又彰显了人民战争的历史正当性源泉,即人民自身的身心安顿。"安心"品质,既奠定了新的中国,又锻造了新的人民。其文明论意义,正是以文学方式探讨了新中国的"性与天道"这一立国根基问题。
罗成
关键词:史诗摹仿安心
由文到艺:跨学科的持守与开拓——王一川教授访谈被引量:1
2011年
王老师,您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又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文艺学博士,还是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请您谈谈您当年是怎样选择进入这一学科研究领域的?
王一川罗成
关键词:跨学科恢复高考长江学者美学学科中国文艺
“借镜西方”与“本来面目”--朱自清文学鉴赏观念的理论取径及其思想意涵被引量:2
2017年
以往研究主要肯定了朱自清在现代解诗学、文学批评、文学研究学科化等方面的意义,多强调瑞恰慈、燕卜逊的语义学批评对朱自清鉴赏实践的方法论启示。但是,后五四时代的特定历史脉络表明,朱自清并非"为鉴赏而鉴赏""为知识而鉴赏",而是出于新旧文化政治冲突的焦虑而关注鉴赏教育。朱自清与顾随、朱光潜之间的两次文学事件,隐现出了朱自清在文学鉴赏的理论构建取径上的独特性:重分析轻趣味,重语义轻心理,最终兼重历史分析与审美分析。面对西方理论的接受选择,传统鉴赏诗学在朱自清的自我理解中以扬弃的方式起到了奠基性作用。为现代中国大众的人生而文学,是朱自清文学鉴赏观念的真正思想意涵。
罗成
关键词:文学鉴赏为人生
“枪杆子”与“笔杆子”——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的构建逻辑及文明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领导权"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标识性概念。在欧洲革命运动中形成的领导权,有列宁和葛兰西两种模式,分别主张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市民社会阵地战。区别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早期中国的历史难题是"军绅政权"及其离心结构。对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1927年到1942年间进行了构建革命领导权的历史探索。革命领导权包括军事领导权与文化领导权,以自我革命与相互嵌入为核心逻辑,强调"枪杆子"与"笔杆子"在自我改造基础上的再结合:"枪杆子"接受文化教育,"笔杆子"深入战斗生活,在文武结合的同时更与实践经验结合,真正成为革命政党指挥下的"两支军队"。"文武双全"领导权的文明意义在于,既满足了20世纪早期中国对于解放政治的历史诉求,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解,更隐现了中华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罗成
关键词: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文明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