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忠 作品数:27 被引量:16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一例 2014年 十二指肠间质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性肿瘤,占小肠间质瘤的10%~2000,临床报道较少;而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的病例则更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患者,现报道如下。 徐爱忠 昝建宝 宋康颉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 胰管 吻合口漏 个案报告 胆汁回输在低体重患者胆道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胆汁回输在低体重患者胆道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低体重胆道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胆汁回输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于术前、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营养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下降、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禁食期每日输液量。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上升(P<0.05);胆汁回输组患者术后TBIL、ALT下降幅度和血清ALB、PRE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术后体重与术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较胆汁回输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回输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禁食期每日输液量低于对照组。结论低体重患者胆道术后行胆汁回输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何承龙 昝建宝 宋康颉 徐爱忠关键词:胆汁回输 低体重 胆道手术 内脏蛋白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共42例随机化分为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组(A组)和肠内营养组(B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7天晨同一时间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CRP、Ig A、Ig M、Ig G、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的免疫指标都比术前第1天降低,术后第7天回升。血清CRP较术前第1天明显上升,术后第7天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组Ig G、CD4+、CD4+/CD8+均比肠内营养组显著升高(P<0.05);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血清CRP水平比肠内营养组显著偏低(P<0.05)。两组感染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有效的改善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减少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赵波 昝建宝 徐爱忠 何承龙关键词:谷氨酰胺 肠道营养 T淋巴细胞亚群 C反应蛋白质 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入组,20例进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0例进行开腹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析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病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方面,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徐爱忠 汪东树 许国梁 王磊 高玲玲 程雪红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道镜 不同CO_(2)气腹压对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CO_(2)气腹压下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同气腹压对炎性反应和感染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前瞻性研究原则,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气腹压8~12 mmHg,即1.064~1.596 kPa)和对照组26例(气腹压13~15 mmHg,即1.729~1.995 kPa),两组均行腹腔镜探查+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1 h和术后第1、4天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变化。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t=-3.006、-2.514、-7.012,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7,P=0.119);两组术前1 h炎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1、4天比较,对照组的WBC、CRP及PCT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将气腹压控制在8~12 mmHg,既不影响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手术的完成,又能减少机体对感染毒素的吸收,同时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章琪 徐爱忠 汪东树 王永胜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 气腹压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顽固性便秘外科治疗——结肠旷置术式探讨 顽固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症状十分顽固,病因未明,治疗困难.内科保守治疗往往不能根本解决患者大便排出困难的难题,针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者需要服用超量和依赖泻药的病人,建议最好还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主要手术方式有... 彭洪云 徐爱忠 方路关键词:顽固性便秘 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 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5天治疗组ALT、AS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相比,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肝功能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王永胜 张从雨 汪东树 徐爱忠家兔顽固性便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顽固性便秘家兔模型。方法:在实验组家兔直肠前壁固定一模具,1个月形成直肠前突后取出,再饲养2个月。对照组家兔正常饲养。所有家兔饲养3个月后记录大便粒数和重量,测定胃肠传输时间,测量结直肠总长度,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月后成功建立了顽固性便秘的家兔模型,实验组家兔大便粒数(270·33±22·79)粒及大便重量(94·18±11·03)g明显减少,结直肠总长度(130·00±6·71)cm变长,胃肠传输时间(292·47±48·75)min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钡剂灌肠显示实验组家兔形成明显直肠前突,结肠部分冗长、盘曲。结论:本实验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强,符合便秘的发病过程。 徐爱忠 彭洪云 方路 潘长海 李凯 芦春花 罗荣华关键词:顽固性便秘 直肠前突 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71例。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术前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经空肠营养管进行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前留置普通胃管,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质量下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禁食期每日补液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穿孔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较术前均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0±0.8) d vs (3.6±0.7) d]、术后住院时间[(5.2±2.3) d vs(7.3±2.6) d]、住院总费用[(12 905±2 723)元 vs (15 251±2 742)元]及禁食期补液量[(2 063±241) ml vs (2 224±264) ml]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2% vs 3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早期应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加速术后的康复。 何承龙 昝建宝 宋康颉 徐爱忠 苗祥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 加速康复外科 外科营养 血清白蛋白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早期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梗阻型AB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开腹手术组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组,每组20例;依据Ranson标准及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34例)及重型组(26例)。对比各组患者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半年内胰腺炎复发率及胰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轻型组患者比较:非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长于开腹手术组、EST治疗组(P均<0.05),而开腹手术组和EST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型组患者比较:非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长于开腹手术组、EST治疗组(P均<0.05),且开腹手术组均长于EST治疗组(P均<0.05)。非手术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为15.0%,开腹手术组为5.0%,EST治疗组为5.0%,3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复发率均低于非手术治疗组(P均<0.05);EST治疗组并发症发病率、胰腺炎复发率均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均高于开腹手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梗阻型ABP患者非手术治疗后,须早期行开腹手术或EST解决胆道梗阻。同时,对于早期胆道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实际疾病及机体应激状态、年龄等综合因素做出科学选择,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赵波 昝建宝 何承龙 徐爱忠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