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PIF1解螺旋酶的相互作用蛋白
- 催化DNA双链解开的酶是解螺旋酶,在几乎所有的核酸代谢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重组、修复)中都有重要作用。DNA解螺旋酶的一级结构中存在一些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被称作解螺旋酶模序(helicasemotif)。 ...
- 王攀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技术相互作用蛋白生理功能
- 文献传递
- Pif1解旋酶家族功能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解旋酶是一种所有生物体都广泛存在的酶,对于几乎所有的核酸代谢都是必需的。Pif1解旋酶家族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是5'-3'方向依赖ATP的解旋酶。Pif1解旋酶影响端粒、核糖体和线粒体的DNA复制以及冈崎片段的成熟,其影响机制很多是利用其解螺旋活性破坏核蛋白复合体的稳定性。不同的生物Pif1解旋酶功能不同,但其对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已知,酿酒酵母(ScPif1和ScRrm3)、裂殖酵母(SpPfh1)、布氏锥虫(TbPIF1、2、5、8)、小鼠(mPif1)和人类(hPif1)均属于Pifl解旋酶家族,现对上述Pifl解旋酶进行综述。
- 王攀顾永清
- 关键词:DNA复制
- CHD4蛋白截短体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 2014年
- 目的构建CHD4/Mi-2β基因的截短体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对GST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CHD4/Mi-2β的染色质调节区(CHD4-C)、解螺旋酶模序(CHD4-H)及DNA结合区(CHD4-D)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T构建带GST标签的重组质粒,阳性克隆行DNA序列测定。IPTG诱导GST-CHD4-C、GST-CHD4-D和GST-CHD4-H原核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珠纯化融合蛋白,并对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构建了3个CHD4/Mi-2β基因的截短体重组质粒;IPTG诱导显示,GST-CHD4-C、GST-CHD4-D和GST-CHD4-H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在细胞裂解液上清中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0、110、90ku。谷胱甘肽琼脂糖珠纯化融合蛋白,纯化产物的纯度最高可达94.5%。Western blot证实各融合蛋白与抗GST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分子质量与估计值相符,提示为GST融合表达的CHD4/Mi-2β截短体蛋白。结论成功纯化了较高纯度的GST-CHD4-C、GST-CHD4-D和GST-CHD4-H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HD4蛋白在染色质重塑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 徐涛张金莉曾妍王攀郎慧芳万传君顾永清
- 关键词:融合蛋白蛋白表达纯化
- 人PIF1全长基因及其截短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人PIF1基因5端、3端及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pCR2.1-TOPO-PIF1原始质粒中,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PIF1,PIF1N及PIF1C,将目的基因和目的载体pcDNA3.1(-)分别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定向连接,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对生长出的克隆行特异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鉴定为阳性的克隆送样测序。结果凝胶成像结果显示重组基因pcDNA3.1(-)-PIF1,pcDNA3.1(-)-PIF1N及pcDNA3.1(-)-PIF1C酶切后条带大小分别为1 926,540,1 428bp。结论成功构建hPIF1基因5端、3端及全长基因表达载体,分别为pcDNA3.1(-)-PIF1N,pcDNA3.1(-)-PIF1C及pcDNA3.1(-)-PIF1。
- 王攀赵德根徐涛顾永清
- 关键词:质粒构建
-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蛋白
- 2013年
-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筛选与人类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PIF1蛋白PINT功能域(1~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926氨基酸)为诱饵,与HeLa细胞cDNA文库杂交,筛选能与人PIF1蛋白不同功能域相互作用的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及β-galactosidase实验等确定阳性克隆。结果 PIF1蛋白PINT功能域杂交共获得17个阳性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有3个阳性基因,它们分别是CCNDBP1、OTUD5、CAP1。而PIF1蛋白解螺旋酶模序未获得阳性克隆。结论 PIF1蛋白的PINT功能域对调控PIF1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王攀王建校李珊珊刘晓丹王豫周平坤顾永清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蛋白质相互作用
- SIK2 cDNA及其截短体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及表达
- 2014年
- 目的构建SIK2cDNA及其截短体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方法分别设计SIK2及其截短体引物,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SIK2、SIK2-△1(280-926)、SIK2-△2(400-926)、SIK2-△3(1-400)、SIK2-△4(700-926)五个cDNA片段,并将扩增的cDNA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GST标签的重组质粒。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SIK2、SIK2A1、SIK2-A2、SIK2-A3和SIK2A4五个截短体的原核表达,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SIK2全长及其截短体cDNA的重组质粒,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及Westernblot鉴定显示,SIK2全长及其截短体重组质粒均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诱导表达了SIK2重组蛋白及其截短体,为进一步研究SIK2各结构域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 王建校李珊珊刘旭王攀刘晓丹王豫赵珊珊周平坤顾永清
- 关键词:GST重组质粒
- miR-132的生物学功能被引量:6
- 2013年
- microRNA是生物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选择性地作用于mRNA的3'非翻译区(UTR),对基因的表达起重要的调控作用。miR-132是发现较早的microRNA之一,我们对其在癌症、感染、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调节等众多生命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王攀戚丽华刘雪林宋宏彬张传福张怀渝
- 关键词: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