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鹏飞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分子
  • 9篇荧光
  • 8篇电荷
  • 8篇电荷转移
  • 8篇分子内
  • 6篇分子内电荷转...
  • 5篇化合物
  • 5篇和光
  • 4篇电荷转移化合...
  • 4篇荧光探针
  • 4篇探针
  • 4篇光谱
  • 4篇发光行为
  • 4篇分子内电荷转...
  • 4篇分子识别
  • 4篇氨基
  • 3篇光物理
  • 3篇N
  • 2篇氧鎓盐
  • 2篇荧光猝灭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3篇汪鹏飞
  • 22篇吴世康
  • 5篇李华平
  • 3篇沈燕清
  • 2篇姜永才
  • 2篇陈懿
  • 1篇解宏智
  • 1篇仲惟兵
  • 1篇杜文全
  • 1篇黄鹏程
  • 1篇岳志军

传媒

  • 6篇感光科学与光...
  • 5篇化学学报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烯酮类化合物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研究
1993年
近年来,有关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工作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合成了一系列具强电子给体(Me_2N-)的烯酮类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为一些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荧光,激光染料的设计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烯酮光物理光化学电荷转移
铁芳烃配合物光引发剂的敏化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对铁芳烃配合物的敏化光解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敏化剂双二甲基氨基苄叉酮类化合物在敏化过程中不仅存在有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过程,而且还可能有分解产物与敏化剂间的成盐反应,另外还发现经电子转移反应的产物中存在着能引发烯类单体聚合的活性自由基,可以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本文对可能的光化学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
汪鹏飞沈燕清吴世康
关键词:络合物光引发剂敏化作用
利用荧光探针研究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的结构被引量:8
1996年
利用荧光探针研究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的结构沈燕清,汪鹏飞,吴世康,黄鹏程,沈峰(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1)关键词两亲水溶性共聚物,荧光探针,憎水微区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水溶性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构...
沈燕清汪鹏飞吴世康黄鹏程沈峰
关键词:荧光探针
具有不同限制结构的N,N-二甲基氨基烯酮类化合物的非辐射衰减过程的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研究了具有不同限制结构的N,N-二甲氨基烯酮类化合物的非辐射衰变过程,通过研究过类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量子产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受阻结构的各化合物,在不同极性和不同粘度的介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非辐射机制,在非极性溶剂中,其非辐射机制主要是由nπ-ππ相互作用引起的分子内转换;而在高粘度极性溶剂中,分子内旋转损耗是主要的非辐射衰减机制。
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荧光量子产率
一种新型黄酮冠醚及其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被引量:6
1998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黄酮冠醚(FC)的合成,并研究了这种冠醚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高氯酸盐发生配位作用时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求出了该冠醚与几种离子配位的稳定常数.
李华平汪鹏飞
关键词:配位冠醚荧光碱金属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化合物同小牛胸腺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0
1999年
研究了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被ctDNA猝灭的荧光光谱.ctDNA分子对该化学敏感器中芘的激发单体,激基缔合物都有猝灭作用.对激发单体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1)>芘丁酸>化合物(3);对激基缔合物的猝灭速度顺序为:化合物(2)化合物(3).由得到的荧光猝灭数据,可按公式(2)求得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与ct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发现化合物(2)与ctDNA分子间有着最强的相互作用能力.按ctDNA和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分子结构、构型以及分子内原子-原子的间距等提出了ctDNA分子与该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作用模型。
李华平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小牛胸腺DNA分子结构分子识别荧光猝灭分子间相互作用
核苷磷酸盐对含双芘侧链荧光敏感器化合物的荧光猝灭与分子识别被引量:2
1999年
合成了一种在水溶液中对核苷磷酸盐ATP,ADP,AMP阴离子具有识别能力的荧光化学敏感器分子——化合物1.通过检测化合物1在水溶液中芘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强度随核苷磷酸盐、腺嘌呤等的加入而引起的变化,求出不同校苷磷酸盐及腺嘌呤对芘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的猝灭常数,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荧光发射强度随不同核苷磷酸盐引入而发生的变化计算出化合物1对不同核苷磷酸盐进行配位的配位稳定常数.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1对ATP有着良好的识别和选择功能.此外,还利用分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对化合物1及其与核苷磷酸盐形成配合物后的分子构象及几何尺寸作了计算,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李华平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分子识别荧光AMPATPADP
双[对-N,N-二甲基氨基苄叉]酮类化合物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本工作研究了几种中心部分被束缚的双[对一N,N-二甲基氨基苄叉]酮类化合物的光物理行为.发现中心五元环的化合物比中心六元环的化合物有着高得多的荧光量子产率.在改变介质粘度、研究粘度对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时发现中心六元环化合物最易受粘度变化的影响.对上述这些有趣的现象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讨论.
汪鹏飞杜文全吴世康
关键词:酮类化合物光谱光物理行为
烯酮类化合物发光行为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本工作合成了几种带桥键结构的烯酮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那些分子内的双键因桥键化而成环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荧光量子产率、相反,那些未桥键化或桥键化而双键未处于环内者则仅有较弱的荧光强度.工作中还观察到该类化合物的“负溶致动力学效应”以及其荧光强度强烈地依赖于所用溶剂极性等现象.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分子内电荷转移发光行为
取代氧鎓盐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和光谱行为的研究
1996年
合成了一组带不同取代基的2,4,6-三芳基氧鎓盐化合物,对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取代基的性质(推或拉电子)和位置(X轴或Y轴)对化合物的发光有很大影响.本工作还利用荧光去偏振方法研究了氧鎓盐化合物分子内的能量转移以及通过加入三氟醋酸使叔胺季铵盐化方法,为这类化合物提供了在非水溶剂中作为荧光指示剂应用的可能性.
陈懿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荧光光谱电荷转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