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永才

作品数:30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荧光
  • 8篇表面活性
  • 7篇光谱
  • 6篇荧光探针
  • 6篇探针
  • 5篇衍生物
  • 5篇化合物
  • 5篇活性剂
  • 5篇表面活性剂
  • 4篇吡唑
  • 4篇吡唑啉
  • 4篇吡唑啉衍生物
  • 4篇唑啉
  • 4篇离子
  • 4篇胶束
  • 4篇表面活性剂溶...
  • 3篇电荷
  • 3篇电荷转移
  • 3篇电子光谱
  • 3篇荧光光谱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30篇姜永才
  • 27篇吴世康
  • 9篇张晓宏
  • 5篇李青山
  • 3篇王慧敏
  • 2篇周丽丽
  • 2篇汪鹏飞
  • 2篇岳玲
  • 1篇张锦芳
  • 1篇李述汤
  • 1篇梁艳
  • 1篇沈世龙
  • 1篇徐云华
  • 1篇梅明华
  • 1篇金振声
  • 1篇施文芳
  • 1篇阎吉祥
  • 1篇高志强
  • 1篇李振声
  • 1篇杨建军

传媒

  • 11篇感光科学与光...
  • 6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化学学报
  • 3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Chines...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齐齐哈尔轻工...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溶液预胶束的形成及其聚集数的测定被引量:8
1992年
本工作利用不同荧光探针研究了SLS溶液中预胶束的形成,并采用动态和稳态的荧光衰变和猝灭的方法对SLS预胶束的分子聚集数N作了测定.还研究了在大于cpc条件下不同SLS浓度时、芘荧光精细结构中I_1/I_3的比值.提出在预胶束形成后,随SLS浓度变化,预胶束的结构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姜永才叶建平吴世康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一种新型红光敏感光交联体系
2002年
研究了Oxonol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和荧光光谱 ,观察到反常的溶致变色行为 .研究了由Oxonol和双 (三氯甲基 )三腈化合物所组成体系在不同环境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生酸反应和其褪色效应 ,发现这一体系可在红光照射下灵敏地引发某些预聚物而发生光交联反应 .对Oxonol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发射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 ,并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
周学东姜永才张晓宏吴世康
关键词:光诱导电子转移
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吡唑啉衍生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被引量:10
2000年
在合成两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吡唑啉衍生物PD1和PD2的基础上 ,研究了不同取代基效应对其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PD2较N ,N 二甲氨基取代的化合物PD1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 .而在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掺杂染料 ,当其器件结构为ITO/TPD/TPBI:2 %PD/TP BI/Mg :Ag时 ,PD1掺杂染料却有着较PD2更高的电致发光效率 .当器件的电流密度为 42 0mA/cm2 时 ,掺杂染料为PD1的器件在 487nm处发射蓝光 ,其发光亮度为 1 2 2 4cd/m2 .
张晓宏姜永才吴世康高志强李振声李述汤
关键词:吡唑啉衍生物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取代基
含酰胺基单体乳化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1994年
合成了含酰胺基单体乳化剂4─(11─甲基丙烯酰胺十一烷酰胺)苯磺酸钠[SMAUBS]和乳化剂4─(十一烷酰胺)苯磺酸钠[SUABS]研究了乳化剂的表面活性。测定了SMAUBS、SUAB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
李青山姜永才
关键词:酰胺基表面活性乳化剂
CdS-CdSt_2同阳离子共沉淀粉晶的荧光光谱研究
1997年
本文在非水溶剂中制备了CdS,CdSt2及CdS-CdSt2同阳离子共沉淀粉晶.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CdSt2在CdS-CdSt2同阳离子共沉淀粉晶的形成过程中对CdS粒子进行表面修饰。
杨建军姜永才崔元臣张治军金振声
关键词:荧光光谱硫化镉
光诱导聚合蒙脱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用两种光聚合法研究了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用小角X光衍射技术对产物内蒙脱土的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蒙脱土经改性后能很好地使聚合单体及预聚物插入黏土层内并在光照下“就地”聚合生成光聚合复合材料 .
王慧敏梅明华姜永才李青山张晓宏吴世康
关键词:光聚合蒙脱土插层复合纳米复合材料
取代基对吡唑衍生物发光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对两种带有不同取代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光谱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吡唑啉环3-位处所联基团推一拉电子能力的改变对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猝灭等有巨大影响.这是由吡唑啉化合物本身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
姜永才吴世康
关键词:取代基荧光猝灭发光性质吡唑啉衍生物
高效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特性的光谱分析
2004年
采用了纳秒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泵浦有机分子材料粉末,OMA系统探测散射光谱的方法,研究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采集了双氰基为电子受体基团,二甲氨基为电子给体基团,分别以苯基多烯和吡嗪基团为共轭体系构成生色团有机分子材料的散射光谱。比较了线型和Λ型结构以及不同共轭桥对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的影响。观察到D π A线型结构具有较高的倍频转化效率,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大;双共轭桥Λ型结构具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效率,三阶非线性极化率较高。苯基多烯为共轭桥比二氮环庚烷具有更高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
王莉何飞陈亚娟阎吉祥李家泽吴世康姜永才张晓红
关键词:分子内电荷转移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分子生色团ND:YAG激光器OMA
油溶性荧光探针在水相体系中对金属离子的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连有套索冠醚的油溶性探针化合物(FL-C)在水溶液中能与β-CD相络合形成1∶1主-客体配合物.由于套索冠醚仍处于β-CD的外侧,因此它具有能络合水溶液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能力,导致探针分子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成功地使油溶性探针化合物在水相中得到应用.
姜永才汪鹏飞吴世康
关键词:套索冠醚荧光探针金属离子配合物
带不同取代基氧鎓盐化合物电子光谱的研究
1992年
本工作对几种不同取代氧鎓盐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和荧光猝灭进行研究,发现在液氮温度下,激发的氧鎓盐分子能和作为猝灭剂的电子给体分子在光谱的长波方向发出激基复合物的荧光。在基态条件下,氧鎓盐能和电子给体生成稳定的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在冻结的条件下,由于激发的络合物不容易解离或减少了某些无辐射衰减的途径,有可能明显地观察到激发的CTC的发光。
姜永才张锦芳吴世康
关键词:光敏剂电子光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