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明
- 作品数:72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酶联免疫法研究注射用重组人胸腺肽α1的猕猴药动学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猕猴单次sc重组人胸腺肽α1(rh-Tα1)的药动学。方法:6只猕猴单次scrh-Tα1350μg/kg,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ELISA)法测定动物的血药浓度,实验数据用3P97药代软件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rh-Tα1在猕猴体内的消除符合一房室模型,6只动物的达峰时间(tmax)均为1.5h,平均消除半衰期(t1/2ke)为(2.9±0.8)h;峰浓度(Cmax)均值为(297.0±43.3)ng/mL;平均清除率(CL)为(0.373±0.116)m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均值为(1165±333)ng·h/mL。结论:血清样品经5倍稀释后用ELISA方法能较准确测定猕猴血清中rh-Tα1的量。6只猕猴scrh-Tα1后达峰时间一致且较短,主要药动学参数显示一定个体差异,但无明显性别差异。
- 蔡永明陈拯民孙超渊刘昌孝
- 关键词:ELISA药动学
-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单次给药健康人体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
- 目的 研究注射用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在食蟹猴体内单次、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比较单次与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和剂量递增设计,18只食蟹猴分别单次s.c....
- 胡晓丞张慧霞吴雅丽宋紫辉项宗尚范明源王海荣蔡永明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及其伴随的免疫原性试验,观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毒性反应,确定未观察到临床不良反应的剂量水平(NOAEL),为临床不良反应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健康Beagle犬40条,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低、中和高(0.5、1.0、2.0 IU/kg)剂量组、溶媒对照组及原研对照组(来得时,2.0 IU/kg),每组8只动物,雌雄各半。连续sc给药30天,停药恢复16天。试验期间进行一般体征观察、进食量、体质量、肛温、全血血糖及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液学常规与凝血指标、血清生化、尿液常规等指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大体剖检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不同时期动物血清抗药的结合抗体;采用体外生物活性HPLC法检测产生抗药抗体的阳性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在给药期的第8和10天,原研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各有1只雌性动物在给药后5~6 h出现抽搐和流涎等由低血糖所致的异常症状,其中高剂量组的该异常动物于次日死亡;给药期第11天的心电图检查发现高剂量组的T波倒置比例略高于溶媒对照组(5/7 vs 1/8),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余存活动物的体质量、肛温、进食量、尿常规、血液学、血清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等均未见毒理学意义的异常改变。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仅有高剂量组1只雄性动物于给药期第12天产生抗药抗体,抗体滴度为1:16,阳性率为14.3%,产生结合抗体的血清样品经检测为非中和活性抗体。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Beagle犬sc重复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NOAEL为1.0 IU/kg,该剂量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倍。该药在高剂量下可能对个别Beagle犬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 宋紫辉项宗尚吴雅丽胡晓丞蔡永明张宗鹏
-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BEAGLE犬免疫原性长期毒性
- 一种检测小分子多肽类药物组织分布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小分子多肽类药物组织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液氮冻存等关键技术制备实验动物不同脏器/组织的匀浆提取液;根据被测药物的性质和特点,以免疫学分析测定技术即放射免疫分析(RIA)法...
- 蔡永明张宗鹏申文晋宋紫辉李春雨王海荣项宗尚张春云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集成干扰素α的免疫原性试验
- 目的 在金黄地鼠和猕猴分别连续皮下注射重组人集成干扰素α (recombinant human consemus interferonα,简称rhCIFN)60天和30天的长期毒性试验中,观察给药后动物血清中抗rhCIF...
- 蔡永明陈拯民姜凌孙超渊徐冰
- 关键词:免疫原性
-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生物类似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Beagle犬重复毒性及免疫原性试验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考察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Insulin NPH)的毒副反应、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1)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分别sc生理盐水、溶媒和Insulin NPH(2092~2488 IU/kg),监测给药后小鼠一般状态、体质量、脏器异常。(2)Beagle犬重复毒性试验:sc溶媒、原研对照药(Humulin NPH,1.5 IU/kg),低、中和高剂量(0.5、1.0和1.5IU/kg)的Insulin NPH,每天1次,连续30 d,停药恢复14 d;在给药期和恢复期内观察动物的一般体征和注射部位的局部刺激性,进行体质量、肛温、血糖及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液学、血清生化、尿液常规等指标,并进行脏器质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原性试验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不同给药期Beagle犬血清中抗药结合抗体。(3)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分别sc低和高剂量(4和12 IU/kg)的Insulin NPH、生理盐水和溶媒,另设卵清白蛋白为阳性对照,使用以上剂量进行5次致敏试验后,iv 3倍致敏剂量进行激发试验,观察豚鼠过敏症状。结果小鼠sc 165倍临床常用剂量的Insulin NPH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Beagle犬重复毒性试验中1.0 IU/kg是Insulin NPH的无毒反应剂量(NOAEL),该剂量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倍,免疫原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未发现抗药结合抗体;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未见明显过敏症状。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Insulin NPH明显毒性反应。
- 项宗尚宋紫辉张慧霞李春雨王海荣蔡永明张宗鹏
- 关键词:免疫原性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临床前生物相似性评价研究
- 2016年
- 目的通过Beagle犬长期给药毒性试验及免疫原性试验,评价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Insulin R)与原研药(Humulin R)的生物相似性。方法进行Beagle犬sc Insulin R 30 d停药14 d长期给药毒性试验,Insulin R剂量为0.5、1.0、1.5 IU/kg,Humulin R剂量为1.5 IU/kg,检测指标包括一般状况、进食量、体温、心电图、血液学、凝血、血清生化、电解质及尿液等,于给药期结束及停药期结束分两次剖杀动物,测定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ELISA法检测Beagle犬血清的免疫原性。结果 Beagle犬重复sc Insulin R 30 d毒性试验中,中、高剂量组部分动物出现食欲降低、食量减少,高剂量1只雄性动物出现流涎、站立不稳、心率加速、抽搐等低血糖症状,中、高剂量组动物心率增加;原研药组与Insulin R高剂量组毒性反应相当;Beagle犬给予Insulin R 30 d未检测到抗药抗体。结论 Beagle犬sc Insulin R 30 d时的最大无毒反应剂量为0.5 IU/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0.5倍,且未产生抗药抗体,与Humulin R具有较好的临床前生物相似性。
- 王海荣范明源项宗尚宋紫辉胡晓丞张春云蔡永明张宗鹏
- 关键词:胰岛素安全性评价免疫原性BEAGLE犬
- 恒河猴肌注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nrh TNFα)在恒河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方法 采用 EL ISA法测定恒河猴 im nrh TNFα后的血药浓度 .结果 恒河猴按 40 μg·kg- 1 剂量 im nrh TNFα后 ,血液中的平均达峰时间为 1.7h;峰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 ,范围为 5 75~ 112 0 ng· L- 1 ,平均峰浓度为 833ng· L- 1 ;药物在血液中的消除符合一房室模型 ,半衰期 T1 / 2 为 1.4~ 2 .4(平均 1.9) h.结论 nrh TNFα im后 ,能被恒河猴吸入血 ,在血液中的消除符合一房室模型 ,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与啮齿类动物小鼠的相类似 。
- 陈拯民蔡永明曾勇高连用顾以保李全胜刘昌孝张英起赵宁王增禄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药代动力学猕猴属
- 以药代动力学为主线的新药成药性的临床前评价研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 刘昌孝司端运魏广力蔡永明徐为人李全胜汤立达张靖曾勇高晶等
- 该项目属于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主要是建立以药代动力学为主线的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生物技术药物等的新药临床前成药性研究评价体系。涵盖成药性研究的早期药代特性和安全性有关的代谢组学和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毒代动力学、毒理学评价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给药系统药物
-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健康人体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是以中性粒细胞表面的mac-1分子(CD11b/CD18)和激活的凝血酶分子为双靶点的新型多功能融合蛋白,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本文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TNH...
- 申文晋宋紫辉胡晓丞吴雅丽张春云范明源蔡永明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CD11B/C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