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莉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平面重组
  • 2篇砧骨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慢性
  • 2篇颈部
  • 2篇耳炎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性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正常成人
  • 1篇中国汉族
  • 1篇双源CT血管...
  • 1篇锁骨
  • 1篇锁骨上区
  • 1篇体重

机构

  • 6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韩丹
  • 6篇吴莉
  • 2篇贾科峰
  • 2篇何波
  • 1篇吴岩
  • 1篇江杰
  • 1篇雷静
  • 1篇段慧
  • 1篇吕绍茂
  • 1篇李坤成
  • 1篇王元玲
  • 1篇宋光义
  • 1篇柴华
  • 1篇徐艺铭
  • 1篇陈楠
  • 1篇赵晨雨
  • 1篇李树清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PR、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对慢性中耳炎锤、砧骨破坏评估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优化出颞骨高分辨率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锤、砧骨破坏部位显示的最佳重建及重建组合方法。方法对63例(66耳)COM患者进行颞骨HRCT扫描,分析锤、砧骨七部位(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轴位、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与CT仿真内镜显示(VE)混合重建图像,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分别将上述观察方法与手术标本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在对锤、砧骨七部位的显示中,轴位图像不能对其准确显示(P<0.001);MPR重组图像及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能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锤、砧骨破坏消失情况(P均>0.05),MPR重组图像较轴位图像更能反应锤砧骨各部位破坏情况(P均<0.05);MPR重组图像与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结合观察锤、砧骨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锤砧骨破坏程度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P<0.005);COM类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P<0.005);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生部位不同(上鼓室、中鼓室),对锤、砧骨破坏的部位及程度不同(破坏P<0.05,消失P<0.05)。结论MPR重组、SSD+VE混合重建均能较准确对锤砧骨评估,两种方法结合可降低对锤砧骨破坏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吴莉韩丹宋光义
关键词:多平面重组
胃窦后壁巨大息肉脱垂入空肠一例
2012年
患者男,45岁。反复腹痛18年,加重15天伴黄疸3天。无腹胀、腹泻等症状,近1周内体重减轻(约3kg)。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赵晨雨吴莉韩丹
关键词:空肠胃窦反复腹痛体重减轻
颞骨HR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锤、砧骨破坏评估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颞骨高分辨率CT(HRCT)轴位图像与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锤、砧骨破坏部位的显示。资料与方法对63例(66耳)COM患者进行颞骨HRCT扫描,分析锤、砧骨7个部位(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轴位、MPR图像,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分别将上述观察方法与手术标本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在对锤、砧骨7个部位的显示中,轴位图像不能对其准确显示(P=0.000<0.001),对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消失的显示率分别为86.96%、83.33%、60%、17.86%、74.19%、87.50%、70%,破坏的显示率分别为71.43%、84.62%、60%、0%、50%、63.16%、41.67%;MPR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锤、砧骨破坏、消失情况(P>0.05),对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破坏的显示率分别为85.71%、96.15%、100%、100%、87.5%、100%、100%,消失的显示率均为100%。MPR图像较轴位图像更能反映锤、砧骨各部位破坏情况(P均<0.05)。结论 MPR图像能较准确对锤、砧骨进行评估。
吴莉贾科峰雷静何波柴华徐艺铭韩丹
关键词:高分辨率CT多平面重组中耳炎
中国汉族正常成人颞叶体积的高分辨率MRI测量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正常成人颞叶MRI形态特征,为建立中国标准脑提供颞叶形态学测量数据.方法 采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形式,选取18~70岁健康志愿者300名,按照年龄18~30、31~40、41~50、51~60、61~70岁进行分组,分别定义为A、B、C、D、E组,每组男、女各30名.所有受试者均行3D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采集颞叶体积,并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标准化后的左、右侧颞叶体积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男性左、右侧颞叶体积分别为(97 126±15 703)、(97 015±15 545)mm^3,女性左、右侧颞叶体积分别为(95 123±14 564)、(96 423±13 407)mm^3,左、右侧颞叶体积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6、0.127,P值分别为0.249、0.722).5组左侧颞叶体积分别为(93 873±13 351)、(95 566±11 964)、(101 890±14 511)、(93 972±14 050)、(95 636±19 864)mm^3,右侧颞叶体积分别为(93 409±10 984)、(98 158±16 392)、(102 079±15 112)、(95 448±11 123)、(94 658±16 928)mm^3,5组间左、右侧颞叶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40、3.514,P值分别为0.021、0.008).进一步两两间比较,C组左、右侧颞叶体积高于A、D组(p值均〈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分辨率MRI能提供较为精确的颞叶图像和测量数据,为建立中国标准脑提供了科学数据.
贾科峰陈楠吴莉段慧韩丹李坤成
关键词:颞叶器官测量
颈部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3
2007年
吕绍茂韩丹吴莉
关键词:颈部CASTLEMAN病结核菌素实验进行性增大表面光滑锁骨上区无痛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的改变特点。方法 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共振检查在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分析该组患者在双源CT血管造影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点、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等,并与45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1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96个,其中最好发的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干,分别占52.0%及20.4%;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和软斑块为主,分别占52.0%(102/196)和27.0%(53/196);中到重度血管狭窄约占54例患者中的86.3%。与对照组比较,斑块检出率、斑块分布、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和软斑块为主,其动脉狭窄常为中到重度。
何波王元玲李树清吴莉江杰吴岩韩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