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岩

作品数:37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CT
  • 7篇图像
  • 7篇淋巴
  • 6篇图像质量
  • 5篇动脉
  • 5篇肿瘤
  • 5篇淋巴结
  • 5篇颈部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3篇胸部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双能量
  • 3篇体层摄影
  • 3篇能谱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成像
  • 2篇低剂量
  • 2篇多层螺旋CT

机构

  • 20篇昆明医科大学
  • 10篇昆明医学院第...
  • 4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文山州人民医...
  • 1篇大理学院附属...

作者

  • 33篇吴岩
  • 17篇韩丹
  • 13篇杨亚英
  • 7篇赵卫
  • 7篇陆琳
  • 5篇何波
  • 5篇李青青
  • 4篇王元玲
  • 3篇江杰
  • 3篇张正华
  • 2篇包颜明
  • 2篇段慧
  • 2篇胡继红
  • 2篇王筱莉
  • 2篇谢晓洁
  • 2篇邓亚敏
  • 2篇杨斌
  • 1篇马存文
  • 1篇王国强
  • 1篇贾科锋

传媒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昆明医学院学...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的最佳虚拟单能量
2024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旨在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评估LCA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动脉期原始图像重组成混合能量图像以及基于能谱的间隔10 keV的40~70 keV的单能量图像。对5组图像LCA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以及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40~70 keV组单能量图像LCA的CT值、噪声、CNR、SNR随着能级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组及40~70 keV单能量图像组两两比较,各组间CT值、SNR、CNR、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keV组图像LCA的CT值、CNR、SNR均高于其他组,噪声低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组。两名影像科医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良好(0.40≤Kappa值<0.75),各组间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0 keV组图像主观评分最高,40~70 keV组单能量图像质量均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结论:40 keV为显示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显示血管清晰、边缘锐利,能更清晰显示LCA及其解剖变异,利于外科医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进行。
陈海静李青青赵卫胡继红吴岩杨亚英
关键词:图像质量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CT影像对比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对比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CT表现,提高两者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986-1997年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前列腺增生及22例前列腺癌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形状。密度、膀胱壁增厚的P值<0.01,钙化P值>0.05。此外前列腺癌尚可出现邻近器官的侵犯及转移征象,但对Ⅰ、Ⅱ期前列腺癌及纤维腺癌样型前列腺增生,两者仅凭CT影像较难鉴别。结论:CT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
杨亚英包颜明杨俊涛吴岩王筱莉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CT
大量骨质溶解症1例报道
1998年
大量骨质溶解症是一种罕见的骨的破坏性疾病,我院确诊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5岁.右腰部疼痛半月.体检:双髋关节活动正常,骨盆挤压分离征(-).X线检查:右髋臼上方骨密度不均,有低、高密度改变.SPECT:右髋臼上方的髋骨体可见58cm×45...
杨亚英包颜明陈连友吴岩
关键词:大量骨质溶解症骨质溶解CT
新双源CT冠脉造影不同扫描模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128层双源CT冠状动脉CTA 3种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冠状动脉CTA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行flash模式扫描,B组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C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对3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扫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可评价冠状动脉1 644节段,可评价率均达到99%.A组扫描时间最短(0.39±0.03)s,较B、C组分别缩短了91.91%、9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有效剂量A组(0.76±0.06)mSv、B组(2.51±0.61)mSv、C组(6.60±1.3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 3种扫描模式均可得到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flash模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极低,适合心率≤65次/min且心律齐患者.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及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适用范围广,前者辐射剂量较低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方法.
吴岩陆琳张正华韩丹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
双能量能谱成像鉴别颈部坏死性鳞癌转移淋巴结及坏死性淋巴结结核
目的 分析颈部坏死性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淋巴结结核能谱曲线特征,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两种颈部坏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双能量动脉期增强扫描的25例患者共81枚颈部坏死性肿大淋巴...
杨亚英郑凌琳李青青吴岩张隐迪彭闰梅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坏死
能谱扫描模式在胸部CT中静脉期成像模拟动脉期的可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光谱CT增强静脉期图像采用低keV后处理技术,获得低keV图像,代替常规动脉期成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双层探测器光谱CT常规胸部双期增强扫描诊断为肺恶性肿瘤和肺动脉栓塞的130例患者。对常规120 kVp动脉期与光谱重建获得的40/55 keV静脉期虚拟单能量成像(VMI)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客观评价内容包括降主动脉、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上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的CT值、SD、SNR和CNR。主观评分采用5分法,同时也对照诊断血管受累的效能。结果实验组中静脉期VMI_(40keV)组CT值、SNR及CN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对3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4、0.72、0.68)。VMI_(40keV)组图像主观评分为3.76,与120 kVp组图像评分(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栓塞及肺肿瘤患者血管侵犯的动脉期与VMI_(40keV)静脉期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扫静脉期的辐射剂量比扫双期减少了37.97%(约3.66 mSv)。结论对于血管受累病变,双层探测器光谱CT VMI_(40keV)胸部增强静脉期图像主客观指标及诊断效能均可达到常规动脉期图像同等效果,可用于挽救动脉期图像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并适应一些不能耐受高流率注射的患者,具一定推广价值。
栗瑞鸿尹辰琳张惟元吴岩韩丹
关键词:胸部
正常成人AC-PC径、颅腔和颞叶体积的MRI测量及临床应用
韩丹李坤成何波陈楠贾科峰谢晓洁康绍磊王元玲吴岩王国强
主要技术内容:采取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方式,在活体上行MRI测量,确定了正常国人成人(18-70岁)男、女性及不同年龄段矢状位AC-PC间径、颅腔体积、颞叶体积的正常值。发现AC-PC间径值在年龄段上不存在差异,但在性别上...
关键词:
26例肺真菌病的CT表现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提高对肺真菌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6例有完整临床、CT、实验室、病理检查资料的肺真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型13例,其中12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肿块型7例,分别为曲菌感染6例,隐球菌感染1例;曲菌球4例,为曲菌及毛霉菌感染各2例;胸膜炎型及粟粒型各1例,为白色念珠菌及组织胞浆菌感染.本病CT表现易出现空洞、结节、渗出、纤维化、钙化等多种病灶并存,其中曲菌球及白色念珠菌性肺炎有一定的CT特征.曲菌球可见菌体随体位移动、空气新月征及晕征,白色念珠菌性肺炎为广泛的磨玻璃影、肺纹理增粗及支气管气相.部分病例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结论曲菌球性肺炎和白色念珠菌性肺炎CT表现有一定特征,肺真菌病CT表现与肺癌、肺结核等肺疾患相似,确诊需要结合病史治疗、实验室和病理检查.
吴岩韩丹杨亚英
关键词:肺真菌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气管内错构瘤一例
2003年
何波韩丹吴岩
关键词:CT诊断手术治疗病例报告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具有SPS双能量扫描图像质量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采用具有选择性能谱纯化技术(SPS)的双能量(DE)CT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人,分别对应SPS-DECT组和未用SPS的DECT组,扫描前将两组的CTDIVOI设置为14.87 mGy,SPS-DECT组扫描参数:管电压分别为100kV,Sn140kV,管电流分别为157mAs和100mAs;DECT组的2个球管电压分别为140kV和80kV,球管电流分别为50mAs和213mAs,其余参数均相同。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双官法评分,利用Kappa检验比较观察者间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并对两组淋巴结钙化显示情况进行分析。以病理证实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扫描对病变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共显示110枚肿大淋巴结,两组平均CT值、噪声和信噪比无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但SPS-DECT组的CNR明显高于DECT组(P=0.015,t=2.581)。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SPS-DECT组对淋巴结内微小钙化的检出无漏检情况,而DECT对微小钙化显示存在漏检情况。SPS-DECT与DECT组对病变诊断准确率均为95.65%(22/23)。结论:在相同曝光剂量条件下,SPS-DECT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具有潜在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李青青杨斌吴岩赵卫王元玲杨亚英
关键词:颈部肿大淋巴结图像质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