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瑞烽
-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个人知识及其教学意蕴
- 长期以来,人们对知识及其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哲学认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立场来进行,而缺乏教育学立场的考察。这导致知识被外在化,成为游离于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物体、事实,而不真正具有对个体的内在价值。“个人知识”是理解教育领域...
- 叶瑞烽
- 关键词:个人知识教学意蕴认知心理学知识教育
- 文献传递
- 教学中的师源性弱势群体及其转化
- 2008年
- 师源性弱势群体在课堂教学中以他人或者自我规约的方式演绎其在课堂中的生存方式。教师角色制度化、对教学的意识与监控的空区以及非正式教学评价偏见是师源性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转化师源性弱势群体,需要在理解的教学文化中积极转变教师的制度性角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机智并创造共同体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 叶瑞烽邢颖
- 教师幸福的阐释及创造被引量:3
- 2007年
- 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师是学生幸福的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文章从教育学视角关照教师幸福,首先在主客统一层面对幸福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幸福的涵义及创造作进一步解读和论证。
- 杨钦芬叶瑞烽
- 关键词:教师幸福教育爱
-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被引量:5
- 2008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课堂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倡导“重建课堂”活动,我国也将课堂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师生、生生之问的课堂交流,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原有的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的课堂已不多见,
- 叶瑞烽
- 关键词:课堂交流新课程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
- 教学中的师源性弱势群体及其转化
- 2008年
- 分析师源性弱势群体在课堂教学中以他人或者自我规约的方式演绎其在课堂中的生存状态。阐明教师角色制度化、对教学的意识与监控的空区以及非正式教学评价偏见是师源性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转化师源性弱势群体,需要在理解的教学文化中积极转变教师的制度性角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机智并创造共同体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 叶瑞烽邢颖
- 课堂交流:走向生命的关照
- 2007年
- 课堂交流是生命意义生成的存在。生成与表达生命的意义,丰富与扩张学生的生命世界是课堂交流的应然要求。但当前的课堂受控制主义的教学行为观和工具主义的教学效用观的影响,课堂交流本应生成的意义在课堂运行中悄然失落。课堂交流的中轴应实现从"工具性"向"生命性"的转向,实现对生命的关照。
- 叶瑞烽
- 关键词:课堂交流生命
- 教学中的师源性弱势群体及其转化
- 2008年
- 一、师源性弱势群体及其生存困境
课堂教学中弱势学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的生理因素,也有后天的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因素。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行为的失当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弱势状态。这类学生被称为师源性的弱势群体,即由于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而引起的在学习行为的表达、学习资源的占有上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在认知、社会交际以及主体自我内心发展三个层次上表现出抑制状态的学生群体。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 叶瑞烽邢颖
- 关键词:弱势群体课堂教学弱势学生学校教育社会交际生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