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平 作品数:131 被引量:46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腔内隔绝术治疗肺动脉夹层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 被引量:2 2008年 患者男,5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一直未予特殊治疗。平时重体力活动亦不受限.20年前曾有过4次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经保守治疗痊愈。5年来患者劳累后可出现气促症状.2年来劳累后有胸痛症状。近半年来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症状。入院后查体:血压160/60mmHg,口唇无紫绀,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稍粗.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滚动样杂音, 张步升 张郁林 伯平 王冲 冯建国 朱蓓莉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腔内隔绝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胸痛症状 心脏杂音 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总结不同保留瓣下结构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102例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患者,实施了保留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均置换的机械瓣膜),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年龄22 ~ 67岁,平均(46±10.1)岁,术前诊断二尖瓣狭窄为主22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5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24例,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38例,合并心房颤动35例,合并左心房血栓3例.术前射血分数(EF) 33%~ 65%,平均(52±8.2)%.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76例、Ⅳ级19例.同期选择行保留后叶及瓣下结构以及不保留瓣膜和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各102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全瓣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保留后叶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1.96%),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例死于肺部感染;不保留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4.90%),3例死于左心室后壁破裂,2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保留全瓣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保留后叶组和不保留组有改善,其中LVEF和LVE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近期效果优良,适合各种类型的二尖瓣病变,主要是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病变.该方法操作上较为复杂,适合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保留后叶适合二尖瓣狭窄为主,瓣环偏小的患者. 李继勇 张健群 伯平 张富恩 赵爽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手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06年 穆军升 张健群 伯平 顾承雄 黄方炯 孟旭 李温斌 张宏家 王盛宇关键词: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手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心脏瓣膜病变 左室舒张末径大于85mm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 被引量:6 2003年 曹向戎 张健群 李继勇 陈宝田 孟旭 伯平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围术期处理 抗心力衰竭药物 主动脉瓣下狭窄老年患者一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心慌憋气伴胸疼1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 mm Hg。双下肢有轻度水肿。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左心室增大,心胸比率0.56,两膈面光滑膈角可辨。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下探及半环形膜性结构,范围约42 mm×6 mm,前室间隔基底段增厚,最厚处18 mm,凸出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下狭窄,最窄处内径8 mm;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穆军升 许士俊 张健群 伯平关键词:主动脉瓣下狭窄 反流 创份陛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近中期结果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时机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接受外科手术的19例有明确致伤因素的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43.1±12.9)岁(范围:17~68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所致胸部钝性伤17例,高处坠落撞击伤2例。超声心动图提示重度三尖瓣反流伴右心系统容量高负荷,手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Ⅱ级5例,Ⅲ级12例,Ⅳ级2例。创伤至外科治疗间隔时间为12(90)个月(范围:0.1~228个月)。三尖瓣前叶腱索断裂9例,前叶乳头肌断裂3例,前、后叶腱索及乳头肌断裂4例,瓣叶及瓣环撕裂2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瓣环扩大、右心房室扩大。手术技术遵循瓣膜修复优先的原则,按手术方式分为瓣膜修复组和瓣膜置换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瓣膜修复组与瓣膜置换组从创伤至外科治疗间隔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及随访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实施瓣膜修复术8例,瓣膜置换术11例,其中采用机械瓣6例,生物瓣5例。三尖瓣成形组及三尖瓣置换组从创伤至外科治疗间隔时间分别为8.5(10.0)个月(范围:0.1~13.0个月)及72.0(108.0)个月(范围:2.0~228.0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P=0.013)。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于爆发性肝炎所致的肝功能衰竭,其余均顺利出院。18例存活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94±50)个月(范围:8~192个月),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3例,因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次行瓣膜置换1例。结论创伤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手术治疗的近、中期效果较好,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提高瓣膜修复率。 张富恩 李继勇 伯平 张健群 任瞳 曹向戎关键词: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损伤 心脏外科手术 11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000年 黄方炯 吴强 张健群 杨禁非 尤斌 伯平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术式 疗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比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分别运用单抗(阿司匹林)与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对远期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1月至2005年12月,在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固定手术组行OPCABG并顺利出院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为150个月,随访期内心脏相关死亡54例(16.4%)。两组前降支通畅率分别为65.8%、66.4%(P>0.05)。结论:对于OPCABG的患者,无论给与双抗或单抗,其远期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短期内前降支通畅率变化趋势,双抗组优于单抗组。 杨昭 李温斌 白瑞凯 宋士秋 周子凡 顾成雄 黄方炯 张健群 伯平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抗凝治疗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被引量:2 2009年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是小儿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按是否合并室间隔缺损,分为室间隔完整型(TGA/IVS)和室间隔缺损型(TGA/VSD)。本院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治疗TGA/IVS患儿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张步升 张郁林 崔光浩 王冲 伯平 程沛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术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心室瘘一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主因'心悸、胸闷1个月余'入院。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发作时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晕厥,无双下肢水肿。查体:体温36.5℃,心率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90 mm Hg。发育正常,皮肤黏膜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前区无明显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其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许士俊 穆军升 张健群 伯平关键词:血管造影